增强训练强度与提高训练质量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动训练由“量”的管理到“质”的控制是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鉴于对运动训练基础、规律和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不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其中一些属于对训练质量的认识程度问题,而也有一些是对训练质量的曲解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非但没有给运动训练带来质的飞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运动训练的发展。
  【关键词】 训练 问题 发展
  
  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中出现了一种盲目增加训练强度的倾向,试图通过提高训练强度,解决长期存在的训练质量问题,甚至认为许多落后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在于训练强度不够高的原因。训练强度是训练负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训练量、密度、频率、时间和难度等因素,共同构成对训练负荷的影响,而且与这些负荷因子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训练强度的多边复合关系来看,它的大小既涉及到训练强度本身,例如:每一次练习的快慢,就关系到训练时间、难度、间歇、频率和密度等其他因素。
  训练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提高:①单纯提高每一次练习的强度,其他因素保持不变;②提高练习强度的同时改变其他负荷的要素,例如减小训练量增加练习强度,减少间歇时间和总的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加大训练密度、频率或难度增加训练强度。
  这两种方式分别在整体上或单位时间上加大了训练的强度,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将给运动员机体造成较以前更大的负荷刺激。但是从人体运动的适应机制来看,训练强度本身并不能决定训练质量的优劣,更不是越大越好,上述提高强度的方式,都不能直接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是以充分挖掘个体最大潜能为目标,最大潜能的挖掘时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逐步适应过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负荷强度刺激机体,使其有序和逐渐的得到提高。
  不同年龄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强度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首先,过高的训练强度超出了青少年选手的生理负荷能力,增加了处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运动器官和生理的负荷,不仅造成部分素质的发展过早出现停滞,而且还极易引发过度训练和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其次,过早进行大强度的训练也是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与技术脱节的主要诱因,高强度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力量、耐力和速度为主的训练内容上,协调、灵敏和柔韧等技术密切相关的素质在高强度思想的指导下得到有效的发展。我国体能类项目普遍存在的技术不足问题与此有密切关系。再次,高强度的训练还导致了青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问题。这种训练违背了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破坏了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是造成运动员早衰的主要原因。
  运动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它时时刻刻都与“恢复”相伴而行。对于赛事频繁的项目来说,运动员除了拼训练水平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在较量身体的恢复能力。刺激和恢复一直是日常训练中两个并存的问题,只考虑刺激而忽视恢复的训练不可能取得高质量的训练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训练实践的证明,因此,一味强调训练的强度,甚至以强度作为评价训练质量的标准,就很容易造成机体疲劳的积累,导致训练与恢复的失衡,进而引发过度训练。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员体力的恢复时间与机体疲劳程度密切相关,而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的强度而不是训练的时间,短时间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训练内容给机体带来的疲劳高于长时间的中、低强度训练。因此,以增加单位训练密度和强度来压缩训练时间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对机体刺激强度的降低,在很多情况下其刺激强度反而可能高于时间长、平均强度低的训练。这种集中负荷的训练方式不仅会使一些重要的能力,例如有氧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表面上暂时的训练时间会掩盖机体的疲劳程度,成为引发损伤或过度训练的诱因。
  从体能项目的整体发展来看,近年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训练负荷量下降、强度提高的情况,也就是说,训练强度与训练质量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与此相反体能类项目训练时间出现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基础耐力对体能类项目,尤其是长距离拉力项目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大强度的训练,大强度的训练是各个项目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运动员机体的适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快、更高和更强是所有竞技项目追求的目标,大强度的训练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训练手段的应用都有其科学的依据和支持,训练的量与强度的设计应该符合专项特点和运动员的生理状况,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单独提高量或强度的做法都会破坏这种受生理条件制约的平衡关系另一方面,在比例上不变而同时增加量和强度的做法对机体的影响更大,如果超出了生理极限就容易造成对运动员身体健康状况的损害。因此,尽管大强度的训练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必须在科学训练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计划和实施。
其他文献
【摘 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生成、快乐、高效”等为基本内容的学习方式。自开展课堂改革以来,教师基本上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有的小组则将任务推来推去,有的搭上便车干脆“随大流”,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讨论结束后活动就此结束。从表面看,课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要组织和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要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其次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再次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最后应当培养优秀的集体和优良的班风。  【关键词】 班主任 班集体 组织 培养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
期刊
【摘 要】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成功的导入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为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本文着重从设疑导思、创设情境、直观启示、歌曲导入、图像激趣、故事诱导、游戏导入、视频导入等方面介绍了品德课导入的八种方法。  【关键词】 品德 导入 理念    导课是一堂课的开始,是引
期刊
【摘 要】 在高职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常交往的基本礼仪规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笔者根据近年来教授“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提炼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四结合”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事实证明在《社交礼仪》课程教学中运用该实践教学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期刊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以课本为主源,又不能受课本知识的禁锢,要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提高教学质量。  1 引导学生创造生活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如在教学《我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图文比例、问题探究方面显得更加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参与主动学习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
期刊
【摘 要】 高校团委学生会作为一个先进的学生组织,必须坚持以“从学生中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为同学,为老师,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和精神,树立“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服务意识,才能推动团委学生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在服务中成长,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提高。  【关键词】 学生干部 服务意识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种燃烧自我的信念,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广大同
期刊
不久前的一次教学讲座,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生态课堂。刚听到“生态”一词,我立马想到了时下流行的原生态音乐。所谓原生态音乐,其实就是原汁原味的,来自乡野民间的草根音乐。照此理解,生态课堂是不就是“返朴归真、原汁原味”的课堂?按我的理解,这种“返朴归真”就是回归课本,引领学生自己去感悟,从而有所心得。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阅读文本后有话要说,有内容想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期刊
在高中阶段,函数是在实际中应用最多的内容之一,它是反映现实生活和其它学科规律的基本的数学模型。能在情境中识别函数是很重要的本领,识别函数除了数学概念清晰之外,主要依赖对实际问题的领悟,对其它学科的认识。识别数学模型、发现内在规律是一个基本的数学能力。我们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地质学方面的论文中,会出现大量的数学的公式、概念等等,地质学并不是用数学多的学科。  数学应用进入中学,有几个重要作用。通过应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品德》教学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显思想品德课程特殊的育人功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