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5-02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服用雷尼替丁,幽门螺杆菌(HP)阳性则加用阿莫西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愈疡汤。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及HP的转阴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1.5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溃疡愈合的作用,安全有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仍有相当多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或停药后又反复发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发作时有上腹灼痛、钝痛、胀痛或隐痛,服碱性药物后可缓解。典型胃溃疡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2小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上中腹偏右,好发于餐后3~4小时或半夜,进食后可缓解,常伴嗳气、反酸。1.1.2 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或变形为间接征象,仅供诊断参考。1.1.3 内镜检查:可在胃、十二指肠发现圆形、椭圆形、线形、不整形或霜降样溃疡,底部平整,覆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边缘多整齐,无结节状隆起,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活检及细胞组织学检查可排除恶性病变。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1-60岁。
1.3 排除标准
消化性溃疡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妇女、精神病患者等。
1.4 一般资料
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38例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3~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4~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所有病例均经胃镜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愈疡汤,愈疡汤成份组成:党参2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2g,砂仁6g,麦芽30g,内金10g,沉香3g,木香4g,白芍10g,白芨10g,海螵蛸15,蒲公英30g。每天1剂,煎2次服用。连服8周。
对照组予雷尼替丁0.15g每天2次,HP阳性者加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连服3周。雷尼替丁口服8周。
两組疗程均为8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胃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它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2.3 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与胃酸分泌过多及HP对胃粘膜的损害有关。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病的西医诊断明确,短期治疗效果也佳,但由于副作用大,患者难以耐受,同时由于大多数患者的病因复杂,且多伴随有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较差,故靠单一的中医或西医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希望从中得到启迪。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是补气血的基础方,功能培元固本、补脾益气。实验研究证明,四君子汤对于恢复脾虚患者的细胞因子含量正常如转化生长子β1、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稀C4有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辅以麦芽、内金、砂仁、沉香健脾开胃行气,消食导滞使受损脾胃恢复受纳水谷精微之功,以白芨、白芍、海螵蛸生肌止痛、制酸,使胃粘膜得以保护,溃疡而得以愈合,蒲公英有杀灭HP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则收益气健脾温中止痛之功效。
通过上述治疗组和对照组76例,临床疗效对察、比较和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明显低于治疗组(97.37%)。可以认为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结合是治疗急性腰捩伤的理想手段之一。值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中医病证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 杨俊,王亚东,何剑平,等.脾虚蒙古沙土鼠感染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4):21822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服用雷尼替丁,幽门螺杆菌(HP)阳性则加用阿莫西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愈疡汤。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及HP的转阴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1.5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溃疡愈合的作用,安全有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仍有相当多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或停药后又反复发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发作时有上腹灼痛、钝痛、胀痛或隐痛,服碱性药物后可缓解。典型胃溃疡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2小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上中腹偏右,好发于餐后3~4小时或半夜,进食后可缓解,常伴嗳气、反酸。1.1.2 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或变形为间接征象,仅供诊断参考。1.1.3 内镜检查:可在胃、十二指肠发现圆形、椭圆形、线形、不整形或霜降样溃疡,底部平整,覆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边缘多整齐,无结节状隆起,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活检及细胞组织学检查可排除恶性病变。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1-60岁。
1.3 排除标准
消化性溃疡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妇女、精神病患者等。
1.4 一般资料
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38例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3~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4~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所有病例均经胃镜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愈疡汤,愈疡汤成份组成:党参2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2g,砂仁6g,麦芽30g,内金10g,沉香3g,木香4g,白芍10g,白芨10g,海螵蛸15,蒲公英30g。每天1剂,煎2次服用。连服8周。
对照组予雷尼替丁0.15g每天2次,HP阳性者加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连服3周。雷尼替丁口服8周。
两組疗程均为8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胃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它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2.3 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58%。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与胃酸分泌过多及HP对胃粘膜的损害有关。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病的西医诊断明确,短期治疗效果也佳,但由于副作用大,患者难以耐受,同时由于大多数患者的病因复杂,且多伴随有胃肠功能紊乱,体质较差,故靠单一的中医或西医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希望从中得到启迪。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是补气血的基础方,功能培元固本、补脾益气。实验研究证明,四君子汤对于恢复脾虚患者的细胞因子含量正常如转化生长子β1、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稀C4有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辅以麦芽、内金、砂仁、沉香健脾开胃行气,消食导滞使受损脾胃恢复受纳水谷精微之功,以白芨、白芍、海螵蛸生肌止痛、制酸,使胃粘膜得以保护,溃疡而得以愈合,蒲公英有杀灭HP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则收益气健脾温中止痛之功效。
通过上述治疗组和对照组76例,临床疗效对察、比较和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明显低于治疗组(97.37%)。可以认为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结合是治疗急性腰捩伤的理想手段之一。值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中医病证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 杨俊,王亚东,何剑平,等.脾虚蒙古沙土鼠感染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4):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