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教师高兴,学生喜欢。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热闹背后问题不少。如何找出应对之策已十分迫切,这不仅关系到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而且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困局呢?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政治课教学 问题 对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注意学科渗透,激励学生走向成功。”但实际上,在一线奋战的政治教师的教学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通过对县城水东镇六所高中12位教师政治课教学的研究,发现当前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偏离新课程理念要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有心,还是有应对之策的。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行为形式化
  很多教师喜欢用提问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但这种教学行为,带有形式化的色彩。
  1.1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好象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水东中学的F老师在讲授《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大组,进行分组回答问题竞赛。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全是书上的原话,比如说文化对人影响来自哪里?文化会不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对不对?优秀文化可不可以塑造人生?学生回答问题十分活跃,但都是照本宣科,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作用,更没有形成文化对人影响的理论性认识。
  1.2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有些学生获得了多次发言的机会,而有些学生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违背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例如电白一中的G老师上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所授课的班中男生多于女生,且男生的表现欲强于女生,积极发言的总是男生,G老师提问多是找男生。有位男生,老师每提出什么问题,都积极响应,G老师一则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二则从节省时间上考虑,多次请该生回答。这样,女生和一部分男生就极易游离在课堂之外,感觉不受关注,也就渐渐没有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2.教学组织随意化
  有的教师在安排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时,没有进行精心的组织。例如东城中学的k老师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的教学中,k老师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的题目是“直接选举好还是间接选举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场面很是热闹。如果只是看表面,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但稍为留意就能发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并不高,老师只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一种形式,一种点缀,专门表演给听课老师看。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学生真正的参与了互动,剩下的都是滥竽充数,在别人激烈的讨论时混水摸鱼。讨论时间也只用三、五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状态,就鸣金收兵。
  3.教学评价单一化
  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我在听课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呈单一化的特征。如对学生发言,基本上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其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只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价,而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仅有常规学生书面习题检测,缺少对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也只是检测学生达标程度,甚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这不符合新课标“多元化评价”的原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新课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要求。
  二、应对策略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政治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精心设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课前精心设问。所设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反映教学基础知识与重难点,往往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宗教信仰自由”时,电白一中的L老师是这样设问的:①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是公民的私事吗?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产党员能信教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效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学生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注重克服教学组织的随意性
  教学组织的随意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大忌,这一现象在当前的政治课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怎样克服教学组织的随意性,提高课堂效率呢?东城中学的p老师的做法是:第一、积极提供学习资源。P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向学生提供社会和生活中的政治资源,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收集整理相关的学习信息。第二、精心构建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政治教学过程中,P老师积极构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有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即,怎么评,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各种教法、学法的改革,不合理的评价则会制约各种改革的进行,评价是各种改革能否实现的“瓶颈”。因此,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优化。如何实现评价方式的优化呢?我校M老师的做法值得效仿:对学生发言,M老师先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然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一方面肯定闪光点,又能指出不足,做到了一分为二;在评价内容上化,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适当的点评;在评价形式上,不仅有学生书面习题检测,还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例如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M老师对思考问题很独特,但个性较孤僻的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你的发言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以后要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对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经过M老师及时、恰当的评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教学实效。
  “不积跬步,无以致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不畏浮云遮望眼”,锲而不舍,不断地总结、反思,我们的教学必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2]《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3]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M]
其他文献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塑造‘灵魂’与开启智慧的活动”[1]。现代教育强调个体潜能发展,潜能即“潜在于人体内部而未被开发利用的综合能量,或者经过专门训练后心智水平可能达到的程度”[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注重探讨潜能的话题。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色就是非常重视个体的潜能。詹
期刊
摘要: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学
【摘要】本文就中学政治课教师的职业技能之一—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结合实例,从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态势语言)和电教语言三方面阐述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 有声语言 无声语言 电教语言    有人把中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用四个“一”来概括: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表达。这种概括既不准确,也不全面,但也基本上形象地表达了中学教师基本功的内涵。严格
【主要摘要】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出现的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其德育功能,确实是已成为政治课教师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德育 功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又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
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弱振幅反射特征的地层中寻找有利富含油气部位已成为新趋势.从乐东区已钻井岩石物理特征出发,通过对含气砂岩进行变孔隙度模拟发现,随着含气砂岩孔隙度不断增加,砂岩顶面叠后地震反射能量逐渐减弱,证实乐东区弱振幅也有可能为有利储层的表征;结合沉积韵律建立不同地层组合模型并提取其时频谱发现,时频特征方向性与地层组合有关,并且乐东区水道弱振幅与正旋回地层时频特征类似,水道内弱振幅为大套
【摘要】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但目前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简单论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和家庭及社会还有学生本人的配合,共同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具体做到: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理解关心学生;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优化班级环境布置;同时通过确定主题,精选节目;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仿佛上了一个台阶,于是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从未见过的事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和直观性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画卷展现在课堂中,为说理性比较强的思想品德课带来了活力,也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采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必须还要加强,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份。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深挖细研,巧设疑问,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其标新立异。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教育 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
【摘要】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主体式体验课模拟实践、导学式认知课指导实践、探究式践行课参与实践、自律式德育课评估实践,不仅优化了教学设计、丰富了课型内涵,而且强化了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加强实践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课型改良 思想政治课  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多年,思想政治课究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让教师头痛的问题。尽管在认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