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学习场”。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采用,预设情境、展现情境、生成情境、升华情境,正成为新课堂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上,师生在情境中一起体验、探究、思考、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创设;重要性;基本要求
  1什么是情境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等1918年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最早提出“情境”(situation)这个概念,它从认知的角度说明了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情境”这个概念后来被用来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外部条件。创设和利用好这一外部条件,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2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2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2克盐全部吸收了。可以这样说,知识和情景,就如盐和汤的关系,知识需要情景这碗汤,才能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善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与教学互动,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乐学、愿学、善学、会学。
  2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这也就是说,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起来。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才能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使其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3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情境创设要生活化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情境的创设首先应当遵循生活化的原则。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模块的性质中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应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和积极的实践。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情境也是多姿多彩的,其中不乏轻松、活泼、有趣的情境。面对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生活情境,我们为何不选择那些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增添学生求知的乐趣?比如:学习《经济生活》的“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我先指导学生到镇上的农业银行进行相关调查,收集资料,并把银行的许多宣传资料带到课堂上。上课时,我设置了“银行营业厅”的模拟情境。我自任“营业厅主任”,选了五个学生任“营业员”。学生到了“银行”,有的“存款取款”,“有的交水电费”,“有的办理按揭贷款”,“有的咨询相关业务”。通过模拟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这样来自生活的、有时代气息的情境,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很容易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渴望。布鲁纳说过:“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事实上,上述情境只是让真实的生活来到了课堂,学生便有了兴趣。
  第二、情境创设要新奇化
  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中学生都有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他们往往对那些新鲜的、新异的、新奇的情境感兴趣。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对情境材料的选择,我们首先要注重情境内容本身的趣味性,让情境充满幽默风趣和诗情画意;其次还要注意情境的呈现方式,让情境以小品、故事、情景剧、现场模拟等轻松活泼的形式展现,因为,一样的情境材料,如果以新颖、别致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官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兴奋,达到以趣引趣、以趣激趣的效果。众多教师都喜欢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也许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故事、寓言典故以及具有形象、生动、夸张、幽默、辛辣特点的漫画等材料来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初三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2.把鸡也杀了吃掉;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吃蛋原理中的三条消费方案,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唯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情境创设要形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创设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形式单一,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减弱,所以,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如文字图表材料情境、漫画动画演示情境、视频音乐播放情境,教师语言文字描述、生活实例列举,学生诗歌朗诵、小品比赛、小组辩论、知识竞赛、集体讨论、新闻播报等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得到新体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哲学与生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中,创设音乐情境,播放歌曲《国家》,精心设计问题:歌曲《国家》体现了国与家什么关系?学生:国离不开家,家也离不开国。国与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该音乐情境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热烈而微妙的教学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替代的。把音乐与教学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我在讲到《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播放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郭明义15年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坚持20年无偿献血,先后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和困难群众等。他先后获得了“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学生真切感受到,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创设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笑声、掌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的美妙结合,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股制胜的力量,唤起学生追求知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丰富而有个性。实现知识给予、技能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有机统一。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其一是,这个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提出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因为创新需要有创新人才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其二是,创新要有思想观念创新的前导,教育起着思想观念创新的启动、发动、传播的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这
期刊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学起主体作用。教固然重要,学则更是重重之中,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发挥幼儿的学。现就我对幼儿教育的点滴做法提出来与同行交流。  1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营造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教学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融洽的师生关系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
期刊
在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并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悟、积累、习惯等素养。  1“兴趣”是个性化阅读的动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素质,首先要激发其兴趣。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
期刊
【摘要】“和美语文”这一新生教育理念,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的目光,引发了我的思考,使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味,使我的语文课堂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关键词】和美语文;韵味无穷;品味高雅;有感而发  年初在《小学教育》中读到一篇文章《“和美语文”的课堂追求》,文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讲述自己对“和美语文”的理解和领悟。初读之甚是不解,何为“和美语文”?反复品读,渐入佳境,心中不觉萌发一种冲动——
期刊
【摘要】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死亡的形式不尽相同,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死亡思想。国人视死亡为诀别,相见再无期,故格调悲伤;英国人视死亡为新生,来世再相聚,故悲中有慰。中诗悼亡意向多贴近生活,英方则多具想象性和哲理性。  【关键词】:悼亡诗;死亡观;中国诗;英国诗  诗作中总是不乏对生与死的向往,诗人常在怀念逝去的亲人的诗行间加以自己对阴阳两隔两重世界的
期刊
【摘要】任职教育背景下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士官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士官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在此大背景下的英语课程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员,教员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关键词】任职教育 ;士官英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士官学员,为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员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
期刊
【摘要】 了解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深入地挖掘出它们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中年人群的发病率最高,体质状况最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繁重的科研任务、职称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女性体质总水平要高于男性,因为女性的健康意识更强;在不同职业人群体质状况中,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镕基总理也谈到:“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面对世纪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心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全面地打好素质基础。以下我试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激发兴趣,开启创新门扉  语文学习的对象
期刊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要面面顾到,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关系到每一位科任教学工作的成效与否;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在这个班集体内得到落实、贯彻。而一个好的班集体更离不开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多年的第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一个好的班集体,各科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  1优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教室的摆放应力争整齐、美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