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现在是信息时代,还用读书吗?不由想起吕纯阳祖师说的一句话:“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即使是神仙还要读书,何况是凡人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有时人们更汲汲于追求富贵,淡忘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其实,人可以为了权利和物质不断去追求,但当一切浮华过后,一定会明白什么才是人生必需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提高生命的质量。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几本书。所以,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方法。经常推荐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如,热点、焦点阅读法、“不求甚解”阅读法、迁移阅读法、广泛阅读法等,多法并用,效果更明显。
  在指导学生阅读积累方面,更注重的一种方法是“激情阅读法”。阅读,需要有一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类型的书刊,如果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就能够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地阅读。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阅读积累就谈不上内化与输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是学生读懂的,反复读而识精义,这种内化的过程,绝非教师所能代替。从教师的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教师把好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实践、运用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完成阅读知识的输出过程,受用终生。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还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迫切希望教师能教给他们好方法,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成绩;另一方面,又对教师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心理,一切问题留到课堂上,等待教师的讲解,自己很少主动读书和有方法地读书。这对学生阅读积累的知识的内化与输出,或多或少地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这也是教师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及阅读目标的达成,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随着教师远程研修的不断推进,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受益,有理由相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迎来一片新天地。
其他文献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何谓师德?我想,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再恰当不过。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走上三尺讲台到现在已10个年头,走的时间越长,越感到现在学生的叛逆,越感到自己的茫
期刊
当初,诸葛亮选择了实力与能力远逊于曹操的刘备,希望帮助刘备建立不朽的功业。姑且不论诸葛亮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只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来探究诸葛亮失败的根源。  诸葛亮自出山以后,先是全心辅佐刘备打江山,后是一心帮助后主刘禅保江山,建立的功业也不可谓不大。而且,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快就在刘氏集团中掌握了调兵谴将的权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他在用人上的一再失误,最终也
期刊
感悟生活,就要深入思考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写作中,要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认识社会生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善于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事物的本质,力求发掘深刻。  苏轼登庐山,正是反复认真地观察,才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且由此深入思考,才感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才有了千古绝句《题西林壁》,这是观察
期刊
杜甫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拥有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前代诗歌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他融合前人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特别是修辞手法,在炼字用词上力求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最终成就了众多的惊世之作。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中,国家动荡,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血与泪的滋养下达到了巅峰状态,《春望》
期刊
一、全面兼顾,突破重点  针对新课标现代文阅读题在形式上为二选一的选考题,在复习备考时,对小说、新闻访谈、人物传记都给学生以指导,力求复习时考点全面兼顾。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不留盲点,不让学生的复习有疏漏;二是文体虽然不同,但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是相通的,而且有的技法还是相同的,可以彼此借鉴。  同时考虑阅读的难易程度、高考得分的统计数据,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人物传记的阅读上,力争有所突破。  二、复习
期刊
不少学生在周记里抱怨文言文学习很难,对文言文实在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文言文,是当前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在文言文的授课时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如果导入生动有趣,就可以消除学生“望古兴叹”的思想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课堂导入精心设置。例如,《琵琶行》这一课,
期刊
所有的学科当中,语文是最好教的,也是最不好教的。最好教是因为它是母语嘛,中国人(汉族)从小学说话就说的是汉语;不好教是因为它的综合性、广博性,可以说语文涵括了政治、历史、地理乃至生物、数学等科目的内容,却不可以说其他科目可以涵括另外多种科目。  教无定法,尤其对于纷繁复杂的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对每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
期刊
在社会、家庭对高质量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时代大背景下,教师应本着凸显时代性、强调针对性、注重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在课改中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着力聚焦课堂,打造生本互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一、课堂改革前的思考  思考之一: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
期刊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与梦想是天使,而教育的现实与困境是魔鬼,这话不无道理。当职业的倦怠在我们心田上潜滋暗长,当功利主义侵入了我们的灵魂时,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一、激发兴趣 改变认识  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只停留在作业和应付考试的层面上。这不是学生的错,也不是语文的错,而是语文老师的错。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发现文学的美,发现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
期刊
古人曾有“凤头”之说,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精美引人。何谓“凤头”? 就是作文的开头要小巧、精致、漂亮、直奔主题、干净利落。但是,许多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写开头,要么多此一举地解释话题,要么拖沓繁冗地复述材料,要么故弄玄虚,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令人费解。而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好的开头,往往能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应该重视作文的开头,在写好作文的开头上狠下功夫。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