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的一副对联。
   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重大事件发生时,不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虽然这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暴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
   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是放弃,不是观望,不是无奈,不是等待;是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是冷静观察刻苦思索的过程,是镇定自如沉着应对的意志,是从容不迫永不言败的信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此静气。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
   “静气”不可强求,静气源之于定力,我国的佛道儒,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定后而安,安后而思,思后而得!
   “静气”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后天成长的产物,所以,境界有高有低。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腾讯网
其他文献
挨骂  孔子也曾被骂得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庄子·盗跖》篇中,孔子找到横行天下危害四方的盗跖,想劝说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结果被盗跖一顿臭骂。盗跖说,我用刀剑祸害天下,人们都叫我盗跖;而你呢,你摇唇鼓舌,用言论来盗取功名,人们该叫你盗丘才是。   说实在的,我读完盗跖那气势如虹的辩论后,也哑口无言。  怨恨  嵇康的死,与钟会不无关系。   司马昭本有杀嵇康的心,再加上钟会火上浇油,说
期刊
一个文友,稿子发得全国各地漫天都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上稿消息。我问他有什么秘诀么,他回答说:无他,只是我写的稿子数量更多一些罢了。其实,若论上稿率,我还比不上你呢,但如果你写40篇而我写100篇的话,只要有50%的上稿率,发稿就比你多了。   原来如此。原来数量有时候竟然也是决定成功的因素之一。以前总觉得漫天播种、随机收获是一件靠不住的事情。现在看来,如果没有把握播下的种子能够全部发芽结果
期刊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并且在所有二十篇中都有出现,在开篇第一章和最后一篇最后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论语》中唯一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实际上,孔子当年办学,所创办的学校就是培养“君子”的学校,孔子就是“君子之师”,孔子之学就是“君子之学”。而在近百年的儒学研究中,学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礼学”和“仁学”。本文不避浅陋,提出孔子“君子学”的概念,抛砖引玉,以就教于
期刊
总结与感慨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   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   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   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玩的是心计,   水浒玩的义气,   红楼玩的感情,   西游玩的是感性。      三国在国,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在气,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在情,亲情,爱情,宦情,民情。   西游在趣,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期刊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  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  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它正着推了一会儿,不见
期刊
“好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那么像一个好词了,“好”字背后所隐含的道德衡量标准并不必然指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有时甚至南辕北辙。而在现代政治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民众对个人的权利意识、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才最终可能带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正是公民意识。   在这篇文章中,学者周濂从中国的经典好人雷锋、雷老虎到古希腊人对“德性”的追求,最终把“中国式好人”从公民话语中彻底剥离了出来。那么到底为
期刊
导读:“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家人、为了爱……”曾经以为这些就是答案,也没心没肺的戏说过“活着,因为还没有敢于死去的勇气。”  在安静的角落,沉思:“人,活着为了什么?”   “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家人、为了爱……”曾经以为这些就是答案,也没心没肺的戏说过“活着,因为还没有敢于死去的勇气。”   当我直接面对那些与病魔作战的患者、翻看着面目全非的患病者相片,我的身心都在震撼。直接面对死亡
期刊
读沟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  近代以及前近代   沟口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立场,对日本的中国学进行了总结。在第一编第一章《考察<近代中国>的视点》中,沟口提出,日本的中国研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立场:   一是以津田左右吉为代表的“近代主义中国观”,对中国是批判的、蔑视的。沟口认为,“近代日本自认为比亚非各国先进、优越的意识,来源于没有根据各民族固有的、内在的价值标准把握其文化,也来源于将
期刊
90年前,1926年的春天,三位天朝的年轻女孩,面对着镜头,完成了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时尚节目”的录制。   没想到这段珍贵的视频,竟然被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集团旗下的Movietone保存下来了。同时福克斯集团也是这集节目的制作方。节目“奢侈地”用了电影胶片拍摄,你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BBC在1929年才出现。  -1-   主持人是操着一口流利英文的施小姐,两位“大来宾”分别是说着
期刊
在云南的东南部有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铁路,从昆明一直开到了越南的海防。而河口境内的“人”字铁路正是此条滇越国际铁路的精华所在,在两座绝壁之间以“人”形横空飞架,不用一根支撑墩,令人叹为观止,这实则为法国工程师的智慧与中国工人心血的结晶。两年前笔者曾到过黑龙江一睹中俄国际火车的风采,试问这两条国际铁路谁的历史更悠远?滇越铁路已历经了百年的沧桑。   从新街镇出来,326国道一直与经河相影相随。离去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