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往往会倾向于运用问题导学法来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通过问题导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探索,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针对数学问题多多发问,从而在不断的发问过程中了解数学问题背后的内涵以及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在培养数学思维模式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导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新课标改革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63
引言
问题导学法从深层次来讲就是重点偏向于指导学习的过程,其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根据现实生活场景设计出客观可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和教师在生活中勇于发问,用于设计不同数学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在设计的问题中找出可以突破的点,进而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去解决问题。只有经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导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有关思考,让初中数学教育能够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导学法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设计问题,而在这一步骤中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精心设计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个关键点,积极在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适度的把握和修改,对所涉及的问题方案和情境进行反复的琢磨与深思,考虑问题设计对于面向学生群体的合理性和难易程度,过于复杂难懂的问题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从而容易让学生疲乏甚至产生挫败感,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导学却容易让学生不专注于思考的过程,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目的。
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紧紧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标杆,不能偏离教学的最初目的,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目前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范围之内,尽量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寻求帮助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设计问题的层次性也不能被忽视,要做到紧锣密鼓,步步为营,从浅入深,从表及里,帮助学生能够感受思维转换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既能够突破重点,又能够学有余力去研究难点。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也是十分重要,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越强,学生就越能够深入探究,从而在不断地思考与辨别中找出数学逻辑的联系性和必然性,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去掌握和突破有关的初中数学知识。在教学的呈现形式方面,教师要尽量做到多元化和趣味化展示,既能直接表达出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又能够带领学生开动脑筋开拓新的数学天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导学法出现的一个教学初衷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在问题导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随时的改进与创新,在教授给学生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自己掌握和吃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面对学生在接下来课堂中会提出来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问题具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应当提前对课本上有关的问题进行预习整理,将其中自己难以消化理解的问题进行归纳,最终在课堂结束后进行相应的逐个击破。在分析解决问题的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把握,积极运用自己所建立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去进行分析解释,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来达到建立数学逻辑思维的目的,同时深层次把握课本上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数学知识
问题导学之后,虽然学生和教师完成了相应的教學和学习任务,但是教师还需要后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考核,从而针对考查结果所暴露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工作。
课后练习题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但是课后练习题往往题型过于杂乱,难易度也很难把握,所以教师应当从其中精挑细选,找出适合学生现阶段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充分解决的题目来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而教师所选择的这些练习题应当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帮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开拓数学思维,要涵盖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独立动脑,在不断地训练与思索中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师通过对于学生训练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和策略,帮学生补齐数学知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巩固和补充学生的数学思维框架。
四、强化导学环节
导学环节是应当在问题导学法中突出的环节,通过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设置特定数学情境模式,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幅情境图:现在有一坡面,小明沿着斜坡向上走了10米,结果在垂直方向上他的高度上升了8米,问如果他继续向上行走3米,那么此时他的垂直方向上高度升高了多少?这一问题情境的设定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定义求出三角形的正弦与余弦的值。
五、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环节就在于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从而在这两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在问题导学中不断积极进取,不断探究学习。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数学导学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玉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73-74.
[2]徐世江.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考试周刊,2021(31):63-64.
[3]田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89-290.
[4]杨永奇.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25.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63
引言
问题导学法从深层次来讲就是重点偏向于指导学习的过程,其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根据现实生活场景设计出客观可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和教师在生活中勇于发问,用于设计不同数学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在设计的问题中找出可以突破的点,进而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去解决问题。只有经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导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有关思考,让初中数学教育能够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导学法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设计问题,而在这一步骤中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精心设计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个关键点,积极在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适度的把握和修改,对所涉及的问题方案和情境进行反复的琢磨与深思,考虑问题设计对于面向学生群体的合理性和难易程度,过于复杂难懂的问题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从而容易让学生疲乏甚至产生挫败感,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导学却容易让学生不专注于思考的过程,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目的。
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紧紧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标杆,不能偏离教学的最初目的,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目前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范围之内,尽量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寻求帮助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设计问题的层次性也不能被忽视,要做到紧锣密鼓,步步为营,从浅入深,从表及里,帮助学生能够感受思维转换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既能够突破重点,又能够学有余力去研究难点。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也是十分重要,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越强,学生就越能够深入探究,从而在不断地思考与辨别中找出数学逻辑的联系性和必然性,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去掌握和突破有关的初中数学知识。在教学的呈现形式方面,教师要尽量做到多元化和趣味化展示,既能直接表达出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又能够带领学生开动脑筋开拓新的数学天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导学法出现的一个教学初衷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在问题导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随时的改进与创新,在教授给学生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自己掌握和吃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面对学生在接下来课堂中会提出来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问题具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应当提前对课本上有关的问题进行预习整理,将其中自己难以消化理解的问题进行归纳,最终在课堂结束后进行相应的逐个击破。在分析解决问题的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把握,积极运用自己所建立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去进行分析解释,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来达到建立数学逻辑思维的目的,同时深层次把握课本上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数学知识
问题导学之后,虽然学生和教师完成了相应的教學和学习任务,但是教师还需要后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考核,从而针对考查结果所暴露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工作。
课后练习题是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但是课后练习题往往题型过于杂乱,难易度也很难把握,所以教师应当从其中精挑细选,找出适合学生现阶段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充分解决的题目来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而教师所选择的这些练习题应当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帮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开拓数学思维,要涵盖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独立动脑,在不断地训练与思索中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师通过对于学生训练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和策略,帮学生补齐数学知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巩固和补充学生的数学思维框架。
四、强化导学环节
导学环节是应当在问题导学法中突出的环节,通过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设置特定数学情境模式,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幅情境图:现在有一坡面,小明沿着斜坡向上走了10米,结果在垂直方向上他的高度上升了8米,问如果他继续向上行走3米,那么此时他的垂直方向上高度升高了多少?这一问题情境的设定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定义求出三角形的正弦与余弦的值。
五、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环节就在于问题的设计与解决,从而在这两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在问题导学中不断积极进取,不断探究学习。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数学导学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玉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73-74.
[2]徐世江.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考试周刊,2021(31):63-64.
[3]田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89-290.
[4]杨永奇.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