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gekk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上有一兄一姐,年龄相差比较大,因为我跟弟弟只差两岁,从小经常玩在一起。我的弟弟脾气很好,很少像别的小男孩那样与别人打架,挺文气的,又很听我的话,我十分喜欢这个小弟弟。
  在我五岁时,妈妈去参加工作了,我俩没人看顾,爸爸便把我俩送往乡下的大舅舅家寄养。下了火车,还要走十多里的乡间小路,爸爸一手抱一个,累得满头大汗。我抱着爸爸的脖子,与弟弟相看着,叽叽喳喳,挺开心的。
  弟弟实在太小了,连爸妈也分不清楚,把舅妈也叫成“妈妈”啦。我在大舅舅家,嫌七嫌八,这个不吃,那个不尝,只想吃白米饭,对舅妈说:“楼上大柜子里有稻米啊!也不煮给我们吃!”那时不懂城市乡村的生活差别。舅妈说这个囡囡不好说话,带不了,不伺候了。在农村我只待了十五天,回城时我很想带走弟弟,一起来一起走,但我太小了,誰来照顾他呢?
  我在梅花门念了三年幼儿园,又在东市街小学读了一个多月,因为爸爸从上海调动工作回来,我们搬家了,从城东搬到了城西。这时候,我的弟弟也从乡下回来了,我又可以与他相伴了。我刚上一年级,爸妈又忙于工作,我就把弟弟带到我的铁路小学去上学了。我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女教师,刚一见我弟弟的面,夏老师就惊呼:“啊,你弟弟的眼睛太大了!”老师大惊小怪,我心里很得意。老师默认了我有时带着弟弟上下学。上课的时候,我可爱的弟弟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位置,也不知他在上课时玩些什么。放学了,我背起书包,牵着弟弟的小手,每天穿越铁路一起回家。后来发生了一件让我们胆战心惊的事,弟弟才去上了幼儿园。
  那天上了一节课后,我转过头去找弟弟,准备带他去操场玩。没想到教室后面一排空荡荡的,不见弟弟小小的身影。起先我还以为他在走廊上,校园被我到处找遍了,也没见弟弟的踪影。这下我心里发慌了,急忙跑到隔着一堵墙的初中部找姐姐,告诉她小弟不见了。姐妹两个吓得要命,怕被爸爸责怪。我们向班主任请假从校门出来,沿着平时上下学的小路找弟弟。经过一个池塘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弟弟会不会去玩水,掉到塘里去了?从小我就想象力特别丰富,天马行空,疑神疑鬼的。姐姐被我一说,吓得脸都白了。我们在附近找了一根长竹竿,在池塘里搅来又搅去,边带着哭腔喊着:“弟弟,弟弟!”万一弟弟失足落水,叫我咋办呢?都是我没有看好弟弟啊!折腾了好一会儿,池塘也无动静,没辙了,我们只有冒着被爸爸责骂的风险,急急忙忙赶往爸爸的单位。
  爸爸在维修轨道车,我们姐妹直接往铁轨的方向找去了。见了爸爸,我扑过去,哭丧着脸说:“爸爸,弟弟不见了!”爸爸笑着说:“你们看,车厢里是谁呀?”我和姐姐登上车厢,看见弟弟正坐在床上,若无其事地啃着一只大苹果呢!这件事可把我们吓得不轻,弟弟他还小,才五六岁,也不懂得告诉我他来找爸爸了,或许坐在教室里待四十分钟上一节课,对他而言也是无聊透顶的,所以他自己才溜到爸爸这里。
  经过这场虚惊,爸爸决定送小弟上幼儿园。没想到弟弟耍赖,不爱上幼儿园。每天送他去的路上,他都大声嚎叫,乱踢乱蹬,抱都抱不住,有时还咬大姐的肩头。我最喜欢去接弟弟了,因为送他,他要一路哭闹,我听了心里也很难过。去接的时候,他就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一路上姐弟俩拉着小手一起回家,弟弟还会唱支歌背首儿歌给我听呢!
  可惜好景不长。幼儿园上了没多久,爸爸把弟弟送上了火车,载回了爸爸的福建老家。这是我与弟弟的第二次分离,上一次是二三十公里的舅舅家,这次是千里迢迢的闽南,跨省啦,弟弟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很舍不得,但也没办法。
  一转眼,我上三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爸爸告诉我:“你弟弟回来了!”这时我看见两三年不见的弟弟正站在我面前,弟弟长高了,衣着也不好,看起来就像从农村来的傻小子。我跟弟弟好久不见,感觉生疏了许多,对他也不是很热情,跟他说了几句话,没想到他已经忘了金华话,普通话也说得不好,我一见他这样子,就嫌弃地说了他几句,他很无辜的样子,用那双清澈无邪的大眼睛直视着我,看得我不好意思。这段时间我们重新开始适应对方,动不动我还用金华话骂他,他虽然忘了金华话,但他会用闽南话反击我。一口闽南话,除了爸爸,我们是谁也听不懂,但我偏要逗着他说。在吵吵闹闹中,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回来了。
  有一次,我们得到了十几颗生的葵花籽,舍不得吃,把它们种在了房屋后面的空旷地上。每天放下书包,就去看看它们发芽了没有。终于有一天,十几颗葵花籽都长出了幼芽,叶子一片一片的,我们高兴得跳起来,天天给它浇水、拔草,弟弟还用自己的尿给它们施肥呢!可惜有的葵花籽没有顺利成长,中途夭折了,让我们黯然神伤。葵花籽慢慢长大了,有我们俩高了,不知不觉又超过我们,开始开花、结果了。沉甸甸的果实,压得葵花秆弯下了腰,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弟弟和我读高中了。
  1985年,我参加高考,落榜了。1986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又名落孙山。看我闷闷不乐,弟弟握着我的手:“小姐姐,别伤心!”爸爸还鼓励我:“囡囡,明年再考吧!”想起12年寒窗苦读,我不寒而栗,坚决表态:“爸爸,我先参加工作,以后考电大吧。”这一年招工的单位纺织系统的较多,要三班倒,有的单位是集体所有制的,待遇差。嫌七嫌八,就没去报名。仗着父母的宠爱,我在家中闲散了一年,这时弟弟高中毕业了。姐弟两个开始相约找工作,信心十足,准备从学生转换角色,踏上社会。
  1987年的夏天是炎热的,年轻的心儿是火热的。我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收集招工信息,一起参加了电业局的招工考试,都杳无音信。9月来临的时候,我们俩先后通过了招工考试,成为一家工厂的学徒工了。弟弟在染织厂上班的时候,离我的单位很近,我还去看过他,看着弟弟熟练地操纵着庞大的机器,布匹一捆捆地堆在地上,我觉得弟弟好能干。
  感谢亲爱的父母,给我们送来了一个这么可爱的、聪明的弟弟。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一生究竟穿多少双鞋,不得而知。但我想不论你穿多少双,大约有什么时期穿什么鞋的阶段性吧!  我就有阶段性。读小学时,学校举办运动会,我第一次穿上了白色球鞋,因是球鞋,乃至严冬将至,我仍穿着。眼看着脚快冻伤,母亲着急了,将许多布片用浆糊粘贴在门板上,她说那叫“壳叶”,是作鞋底的。许多层“壳叶”晒干之后,剪成鞋底,然后一针针地缝纳,那针脚是密密的,大针不易穿过厚厚的鞋底,母亲就用顶针抵着拉,挺费力
期刊
那年,我十五岁,背着柴米到狗街小镇上住校读初中,由于村里的猪得了瘟疫,我家的猪已全部死光。可猪是我读书的“摇钱树”,怎么办呢?  急中生智的母亲眼看邻居大婶家那窝“满双月”的猪崽快卖完了,只剩下最小的那头像我一样排行末位数的“骸肋巴”猪崽。母亲暗想,那头猪崽虽然便宜,但自己手头无钱,就厚着脸皮试探着登门找大婶商量,央求先从大婶家赊回那头猪崽饲养。大婶看着我家揭不开锅,便把那头猪崽赊给了母亲。  那
期刊
我信步来到黄河边,不觉已是夕阳西下,周围的黄土坡与广袤的沙滩以及眼前的河水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一切的色彩都被这浑黄给遮盖了。此时,忽闻一阵悠扬而粗放的黄河船歌。寻声眺望,一眼瞥见浑黄朦胧的河面上,飘着一个羊腰子形的扁舟。舟上一位头戴圆顶斗笠的男人,身板硬朗,正挥舞着一杆长长的船桨,时左时右。随之浪花四泛,噪声塞耳。俄顷,艄公一点木桨,扁舟泊岸。他把“指挥棒”一长杆桨往地里一插,杆梢上拖着一条红红的
期刊
一  母亲是个很会藏东西的人。  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如果客人留下来吃客饭,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支出去。
期刊
“大黑”是一头老母猪。  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十几,村子里就开始杀年猪,三十几户人家,杀年猪的能有十来户。唯独我家猪圈里的大黑猪,年年活蹦乱跳的。我问母亲:“人家都杀猪了,咱们家咋不杀?”母亲说:“咱家养的是老母猪,不能杀。”开始,母亲还耐心地给我解释,后来有些烦了,就向我吼道:“不能杀就是不能杀,滚一边玩去。”见母亲发火了,我也不敢再追问了,蔫蔫地往门外走,一回头,正与母亲的目光相遇,发现母亲的眼
期刊
妻从外剪来几枝绿萝藤蔓,随意插到两只装满清水的瓶中。饱浸清水的绿萝不到半月的时间,水中的骨节处冒出了一条条白色的根须,瓶口外的绿萝蔓则在骨节旁交错排列了一片片心形的叶子,茎络晶莹,卵片肥厚,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单位的一只花盆已闲置多日,静下来时,我把花盆装满了松针土,从妻的绿萝瓶中取来两根藤蔓埋于土中,清水漫灌,放于办公室的角落处。多日,松针土上罩了一层纤细的白毛,绿萝却不见任何动静,几次想把
期刊
昨夜,梦里看到了你!我的大侄女,我一直在梦里躲着你的……  大侄女,你走了居然八个多月的光景。你走了,我试图逃避着你离去的事实,于是我不敢留下有关你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一张照片。我害怕提到你的名字,我害怕听到疾病和死亡两个词。不想今日,思念如丝,紧紧地缠绕我。  你从三年级就跟我读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教到哪里你就随读到哪里。最为艰苦的是在1991年我刚刚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广西博白英桥镇一间村小学教
期刊
1989年,于士力只身前往哈尔滨打工,成了工地上的小木匠。不久,他随着施工队赴前苏联劳务输出。三年后,他回到双井村,用省吃俭用攒下的几万元钱组建了一个装修队,在哈尔滨承揽各种装修活计。  于士力干活实在,不藏心眼,他的队伍施工质量好、收费低。白天,于士力和工人们一样干活;晚上,上夜大学习工民建专业,经过一千个夜晚的刻苦学习,他拿到了文凭,这时,施工队伍也壮大到几百人。2000年,于士力把干装饰工程
期刊
清晨醒了,总要倚床看会儿书,以驱散残留的睡意,今天早晨看不成了,因床头柜的台灯突然熄灭,灯泡闪了。大清早商店肯定关着门,买都没地方买。家中又无备用的。想想,终于摸索到一只老式旧灯泡,安上先凑合吧。  其光亮照样可看书,能见度亦不亚于刚闪灭的节能灯,我却捧书发呆,干脆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就因为旧灯泡这月色一样黄黄的光芒。  都知道,多年来,家家户户用的都如同太上老君装仙丹宝葫芦似的老式灯泡。前些年
期刊
母亲健在的日子里,凝视着她那变幻多姿的手指,我时常安静地端坐一旁,用欣赏的眼光看她做家务。  母亲非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也没读过书,可母亲生性聪颖好学,长了双壮实却灵活的手,做起事情来条理清晰,分寸把捏精准,一招一式里透射出卓尔不群的魅力。自十八岁嫁给父亲后,母亲似乎就没省心省力过,除了接连为我们家族诞下了六儿五女,还得操心费神打理好一大家子人的吃喝拉撒穿。苦涩岁月里,家境捉襟见肘,被残酷现实割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