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什·阿若拉他知道让时装永恒的秘密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fe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曼尼什·阿若拉,并没有他“女神式的锁甲战袍”作品里的强势和高调,干净舒适的着装,一双遍布铆钉 “凶器” 的鞋和发光涂层的暗绿色毛衫凸显出他的品位。谦逊和蔼的微笑,偶尔来一句不太懂的印度式幽默。他的助手说,在工作室里,从早到晚听到的都是一片和谐的欢声笑语,即使有员工犯了错,他也只会微笑指正,绝不发火。目前,他一手忙着自己的同名品牌Manish Arora,一边担任Paco Ranbanne的设计师,两个品牌的分别度极高,也许你只有从些许作品的臀线设计中才能找到一丝共通点。
  对于他设计的Paco Rabanne,外界评价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仅次于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神人所在,给了经典意想不到的现代包装;也有人如时尚评论教母苏熙·曼奇斯 (Suzy Menkes) 毫不留情地暗讽他仿效了Mugler,复刻经典不到位。但这位印度籍设计师均一笑了之,他说设计是他的工作,但绝不是全部,外界的评价并不能影响他设计的方向。他究竟赋予了这个法国老牌怎样的魔力?或许一切得从Paco Rabanne的历史谈起。
  上个世纪60年代,战后经济开始恢复,人们的思想开始脱离传统的束缚,被解放的女性都急于从压抑的紧身胸衣中解脱出来,Paco Rabanne的迷你裙和皮革做的形如锁子甲的外衣应势而生,备受追捧。而美国的成功登月也让人们对高科技的迷恋登峰造极,Paco Rabanne的金属、塑料等高科技材料悉数登场,又让人们看到了服装的无限可能。
  第一个系列叫做“不可穿”系列, 帕高·拉邦纳 (Paco Rabanne),这位巴黎时装界出了名的“斗牛士”——在他的眼里,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均不重要。他曾说过:“时装设计唯一新鲜前卫的可能性在于发现新材料。”于是,新材料的探寻便随之进入更深层次的境界:纸张、羽毛、瓶子,唱片都变成了创造力的一部分。Paco Rabanne的“不可穿”渐渐风靡为大家争抢地“可穿”流行服,更顺理成章地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通过服装向社会发声的代言人。
  尔后随着帕高年岁已高,力不从心的他可能不太满意第一任接班人的表现,在2006年关闭了女装成衣线,品牌一度只剩下香水撑门面。直到2011年,曼尼什成了这沉寂6年后的时装屋的创意总监,开始了他复兴老品牌的探索之路。曼尼什的设计充满戏剧化和对比度,擅长运用色彩和材料。在曼尼什为Paco Rabanne设计的新系列中,可以看到他对老时装屋标志性设计的诚意致敬:锁甲一般的“战袍”闪烁着霓虹般的金属光泽,用纤腰、阔臀以及犀利的耸肩线条,打造出夸张的沙漏身形,勾勒出如希腊雕塑般的完美曲线。
  第一套是Paco Rabanne标志性设计圆片裙的改良版。夸张的肩膀和腰线、金属质地和圆片设计如同一位穿着盔甲的女战士徐徐走来,但曼妙的身姿却又带有妩媚的现代感,让人有迷失时空的错觉。在新的系列里,仿佛可以看到Paco Rabanne的年代精华,也能看到曼尼什的标志性臀线设计。现在的Paco Rabanne,仿佛是一位拥有上世纪60年代灵魂的歌者,但颂出的却是新时代的歌谣。
  S=surface A=Manish Arora
  S: 您觉得自己和品牌创始人帕高·拉邦纳先生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A:其实很容易看出,帕高先生和我本人的作品在理念上非常相似与重合,那就是从未来主义出发。我的设计注重一种生命力的彰显,喜欢提问题,用尽一切机会去挑战时装的界限。对照我对Paco Rabanne所做的系列,我使用了一些出其不意的创新面料,这些设计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时装,更像是艺术品。我也对服装的工艺情有独钟,也在试图寻求一种创新和与众不同的东西。
  S:Paco Rabanne这个品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立,您本人对那个年代的它有什么印象?
  A:其实我对它仰慕已久,在那时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简·方达(Jane Fonda)都穿它,“内衣外穿”不就是由它带动的么?妇女社会地位的解放开始反映在她们的穿着上,Paco总是跳脱在条框外。帕高先生非常有胆识,他喜欢挑战各种不可能,我想他对服装的态度远远超越时尚本身所能达到的界限。
  S:上一季的Paco Rabanne,哪一件让您印象最深?
  A: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件金属做成的衣服,它完完全全是用金属材料制造的,这是来自创始人帕高先生的设计理念。我们想通过这件衣服留下这个品牌最美好的传统,当然也想注入更现代的理念。
  S:很多人都总结说,Paco Rabanne的精神就是未来主义,您同意吗?
  A: Paco Rabanne的风格其实远比未来主义更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我更愿意说它具有当代感。在当代感之上可以诞生出无数的风格,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不会受时间的束缚。比如说,你现在买的Paco Rabanne就算穿上10年也不会过时,具有当代感的衣服远比未来主义更有价值。它具有超越现代的思考和概念,也能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S:其实在当代感之下,Paco Rabanne是一个复古又经典的老牌,有时会不会感到一些冲突和矛盾?
  A:对我说来说,品牌的精神远远高于服装本身。Paco Rabanne凸显了时装具有艺术美感的一面,它精致的工艺和细节,已经突破了时间的界限。在60年代,它的设计影响了无数的设计师,70年代的经典款型也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永远不落俗套与创新才是这个品牌的价值所在,所以并不会觉得冲突。
  S:您自己寻找材料的过程是怎样的?
  A:帕高先生是学建筑出身,设计中也十分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密切联系,我也喜欢在建筑设计中找寻新的灵感。
  S: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鲜老牌,又要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觉得困难吗?
  A:设计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翻看老时装屋经典款的资料,这种过程太美妙了。在2012年春夏系列中,我重新研究了廓形,在形状上作了一些增加和修改。同时,我也试着为帕高先生的经典金属裙找寻新的面料,使用了一种珍贵金属蟒蛇皮。这样的“翻新”过程让我十分兴奋。
  S:Paco Rabanne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有时代的映射,怎样让过去的品牌在这个年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A:帕高先生曾经说过:“我所跟随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时间的艺术。”让服装找到时代的归属,成为艺术品,那它就会永恒。
  S:上个世纪的60年代,是女人们逐渐思想解放的年代。吸引她们的是Paco Rabanne看似不可能的材料,比如金属和塑料材质。您觉得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说,Paco Rabanne吸引她们的特质是什么?
  A:其实都一样,永远超越常规去思维,了解现代女性所需。
  S: 你会怎样去定义穿Paco Rabanne的女性?
  A:没有年龄限制,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信,独立,无所畏惧地生活。她是女人,不是女孩。她也许很年轻,但她还是别人眼中的女人。她有活色生香的生命。她可以尽情玩乐、享受生命,然后在第二天早上精神充沛地去工作。
其他文献
在上世纪70年代,蒂埃里·穆勒 (Thierry Mugler) 成立时装品牌Mugler,但特立独行的个性和经营不善使得品牌屡次陷入窘境。2001年品牌关闭时装屋,时隔数年,它终于在2008年找到新东家,并再次展开男装设计,这就是老牌新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巴黎,和Mugler一样抹去灰尘、重新迎来又一春的经典老牌还有Vionnet和Paco Rabanne等。这些品牌为重振旗鼓,使出浑身解数。M
期刊
回想小时候,每个人都曾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 “春风是什么颜色?”彼时天真未泯的我们一定也曾回答:“五颜六色。因为春风一吹,桃花、梨花、小草、大树……连人们的衣服,都变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此时,仍保留着这份童真意趣的鞋履设计师们在用自己的作品证明给人们看:当春风吹来时,每个人的脚下都染上了不同的美丽颜色。  从左往右  桃红小山羊皮露趾高跟凉鞋和圆柱型鞋跟蛇皮高跟凉鞋 BURAK UYAN  皮制系
期刊
博物馆始终被认为是纪念碑式的永久建筑,OMA建筑事务所与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esco Vezzoli)创造了一座只存在24小时的临时博物馆,演绎了一场空间设计与当代艺术的实验。  很多人把参观卢浮宫当作有生之年的梦想之一,什么时候去都不迟。而对于一家只开放24小时的博物馆,一旦你迟到,大门就永远向你关闭了。Prada邀请著名OMA建筑事务所与当代艺术家弗朗西斯科·维佐利(Franc
期刊
凭借对潮流文化的敏锐与热忱,Coterie将眼镜店设计成了时尚人士的装扮室。  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女主持萨利·拉斐尔(Sally Jessy Raphael)曾经调侃:“我去上了大学,拿了硕士学位,还研究了莎士比亚,最终却因为戴一副塑料框眼镜出了名。”作为潮流配饰,眼镜早已成为与时装同等重要的个人形象代言。刚刚登录中国的Coterie旗舰店进驻上海,使更多眼镜爱好者有了新去处。  Coterie
期刊
既然这可怜的创作生涯一直如此漂浮不定,干脆就走个极致吧,建立50个工作室,50个有时限的乌托邦,渐渐习惯于盛放和幻灭不停交替,直至不再因此而伤悲,不再有倦意,我也就可以在“工作室”这件事情上真正超脱了吧。  “工作室”这个词,我在大学毕业之前是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个从港台舶来的词汇吧,读美院那会儿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画室”,后来我工作之后和几个小哥们儿筹划着自己创业,搞个画广告插画的小团体,印名片
期刊
玻璃,牛津词典的定义是:一种坚硬而易碎的物质。可是法国设计师山姆·巴隆不这么认为。  法国设计师山姆·巴隆(Sam Baron)对玻璃等传统材料的运用总是脱离常规视角,国内多数人认识他是源于一组名为“这与那(this and that)”的玻璃器皿——那些玻璃罐子宛若肥皂泡,被缠上细绳的气球形状、瓶身被榔头敲入一个洞却未破碎,设计师借助巧妙的附加细节,为玻璃戴上一副柔韧“面具”。在今年的米兰家居展
期刊
“别告诉我说月亮很亮,拿一片碎玻璃让我看看它折射出的光。”这句话出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笔下。你若想亲近这易碎的光芒,请走进这座火与热交融的玻璃工厂,所有关于玻璃的秘密都将为你一一道来。  新近落成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是由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发起并资助建立的。已有15年博物馆策划经验的德国设计师迪尔曼·图蒙(Tilman Thürmerr)担任主设计师,组建了一个由德、法、瑞士等国的建筑师、设计
期刊
2012年3月21日,中国首个由高档汽车品牌打造、以区域情感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心动上海”一汽-大众奥迪艺术展将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一汽-大众奥迪携手国际著名策展人顾振清以及张洹、史金淞和谭盾等十余位著名艺术家共同发起,将通过多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令上海民众深切感受到“进取”的力量,并领略奥迪与上海近三十年来休戚与共、携手并进的征程。  本次艺术展上,还将有三位奥迪家族成员以艺术
期刊
如今的电影院设计,只走现代或未来主义路线已不足以吸引目光。当世界步入后结构主义时代,无论Pop Art或Fine Art、商业或哲学,当事物的多重属性已无法清楚界定,别具特色的主题影院便应运而生。  钻进兔子洞  影院是承载着人类梦境与想象的地方,是幻想、魔法的代名词。设计过多家影院的室内设计师、建筑师王士维将梦境的设计贯穿始终。UA屯门梦幻影院、UA iSQUARE影院和UA KK Mall电影
期刊
为了更好的定义高端家居理念,构建诚信采购交流平台,由励展华博展览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CCCLA)联合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尚品家居及室内装饰展览会(LuxeHome)”,将于2012年6月13日至15日入主上海世博展览馆。  2.5万平米亚洲旗舰家居装饰体验平台,由15个国家500余家知名品牌联手打造的顶级沙龙,预计超过2万业界高层和专业观众的莅临,将为高端经销商、渠道商、设计师打开稀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