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循循善诱 开阔视野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hch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使学生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他们祖先走了几千年的历程,并发展得更美。那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应全身心地沉浸在文章中,声情并茂地讲解,循循善诱地启示,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以此形成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力和意志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是基础和关键,只有读得顺、读得懂,才能说得出来,写得出来。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倡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下进行,要做到让大多数学生适应,大面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极为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呢?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注重指导
  中学阶段的学生都对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很有兴趣,他们希望学会阅读。色彩鲜艳的书,教师生动的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印象深刻的东西能最先识记下来,然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社会情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能把握好这点是十分有益的,遵循着“感性——理性”的认知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逐步有较深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依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
  二、营造参与的氛围,积极鼓励
  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更新观念,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阅读氛围,为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搞好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把学生的创新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有效地参与,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创设一个师生平等的情境进行读书、讨论。
  三、明确阅读的目的,高效阅读
  阅读教学要创造性地开展,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学生要在自读中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用自己的语言与他人对话,从而去探究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要有阅读教学的创新意识,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领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以读代讲,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焕发活力。
  四、传授阅读的技巧,科学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文本为载体,以训练、领悟为主要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把所阅读的每一篇文本作为范例。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构建自己的语系,初步掌握读懂文章的方法,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应试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尤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那么,怎样才能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去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反复的讲解,因此,要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即多提出质疑的问题,从而诱发学生
期刊
我们常规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脱节,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阅读和写作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不能“分家”,应是互为本位、相互促进的“一体两翼”。  一、课前微写作:推读 荐读  推荐读类写作重在对荐读文本进行“推介”,目的在于让人亲近进而阅读文本。这种“微写作”训练形式要求推荐者首先要读懂文章,把准主题,明了作品风格
期刊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木兰作为一个巾帼英雄被世人广为流传,人们看好的是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代父从军,男扮女装,驰聘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然而在人们的传诵背后是否是这么回事呢!让我们翻开《木兰诗》来体会其中是欢愉还是心酸?  一、 在封建社会中,体现着“男耕女织”的思想 ,女人的工作是相夫教子,从不过问实事,未出嫁的少女
期刊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师生都未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还处在隔靴搔痒的尴尬状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大部分尚未真正启动。怎样才能作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呢?  生活中的艺术恐怕是语文最完美的表达,半夜的鼠叫,清寂;清晨的鸟鸣,鲜活;日中的喧嚣,繁华;傍晚的夕阳,凄美,正是这些点滴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使生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一窍不通,只是班里出了什么问题,才去试着去解决问题,很少能把工作做到前面,所以当初我带的班并不是很好,后来随着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一、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多样性,表面上看学生热热闹闹,实际上课堂效果并不佳。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所有的知识。这种师生
期刊
购买书籍,建立阅读群 面对打工在外的家长,留守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这一重任就落在学校和教师上,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解决无课外书的问题,于是我校用公用经费给孩子们定《群文课本》,其次,一周固定一节群文阅读课,来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再次,还建立班级阅读QQ群,以便教师在周末引导“留守学生”参加读书活动,以前留守学生离开学校,感到孤独;离开老师,变得孤立无援;离开同伴,面对的是唠叨不停
期刊
十年前的我二十二岁,是一位在大学校园里自由自在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大学生。如今的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老师,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时间在指缝中不知不觉流走,所有求学时代那些美丽的梦想已离我很遥远了,如今的我为人师、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身上的角色多了许多种,我正在努力地扮演好这些角色,做一个好老师、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在这些角色中,我将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做一个幸福的女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