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阅读是社会生活的需要,阅读是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而提高阅读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不会只考语文,还会考其他比语文难度大得多的科目。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
期刊
但凡接触过文学的人,都不得不叹服鲁迅的伟大以及他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文章或嬉笑怒骂,或讽刺嘲笑,或深情怀念,语言风格犀利,多抒写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透露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与以往的文章不同,《鲁迅自传》却写得犹为“冷静”。50年的传奇经历,浓缩在不足千字的短文中,短小到易使人忽略它对认识鲁迅的重要意义;它行文简约,简约到以致极可能被低估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但这篇不起眼的短文背后却站着
期刊
近年的高考作文,综观各省命题,寓言故事类相对减少,新闻时事类相对增加。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实际上就是让考生写时评,而多数考生对时评的写作要求还不熟悉,以致遇到此类作文便不知所措,写得不伦不类。为此,让考生弄清该类作文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掌握时评类作文的写作知识及写作技巧已是当务之急。下面就时评类作文知识及写作注意事项一一阐释。  一、关于时评  1.时评的内涵。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
期刊
根据相关的调查,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古代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不懂得尊老爱幼,不懂得尊师重道。大部分学生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较严重,集体主义观念削弱,怕苦怕累,不知道反省。平常还有喝酒、抽烟、上网成瘾、谈恋爱、打架斗殴、厌学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如果一味任
期刊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应试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尤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那么,怎样才能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去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反复的讲解,因此,要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即多提出质疑的问题,从而诱发学生
期刊
我们常规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脱节,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阅读和写作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不能“分家”,应是互为本位、相互促进的“一体两翼”。  一、课前微写作:推读 荐读  推荐读类写作重在对荐读文本进行“推介”,目的在于让人亲近进而阅读文本。这种“微写作”训练形式要求推荐者首先要读懂文章,把准主题,明了作品风格
期刊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木兰作为一个巾帼英雄被世人广为流传,人们看好的是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代父从军,男扮女装,驰聘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出淳朴与高洁的情操,然而在人们的传诵背后是否是这么回事呢!让我们翻开《木兰诗》来体会其中是欢愉还是心酸?  一、 在封建社会中,体现着“男耕女织”的思想 ,女人的工作是相夫教子,从不过问实事,未出嫁的少女
期刊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师生都未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还处在隔靴搔痒的尴尬状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大部分尚未真正启动。怎样才能作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呢?  生活中的艺术恐怕是语文最完美的表达,半夜的鼠叫,清寂;清晨的鸟鸣,鲜活;日中的喧嚣,繁华;傍晚的夕阳,凄美,正是这些点滴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使生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一窍不通,只是班里出了什么问题,才去试着去解决问题,很少能把工作做到前面,所以当初我带的班并不是很好,后来随着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一、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