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跨学科整合研究,努力培养知识面丰富、多元能力结构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文以跨学科课程数理经济学为例,从设置跨学科课程、整合程度、分层教学、更新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拓宽培养渠道、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探析跨学科整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策略。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 人才培养策略 数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增加综合性专业与课程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体现。跨学科整合培养人才要求课程设置既要宽口径,又要有一定深度。该课程不仅适用跨学科人才进行选课,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又能满足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校应高度重视推动跨学科交叉整合与发展,试图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着具有广博知识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和课程,并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设置辅修课程,给不满足本专业课程的学生提供自由选课平台,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保证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实现文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整合,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较高级形式,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以确保跨学科整合人才的培养。
2 分度整合、精选内容、融入数学技术
数学与经济学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数学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将各部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相互协调、渗透而发挥最大教学效能。在数理经济学课程体系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整合度不同。即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整合方案(如轻度整合、中度整合、完全整合等)。授课中应精选内容,将经济学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强调数学技巧与经济理论并重,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构建理论与实际应用例子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进而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最佳效能,加强数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升华。
3 分层教学、更新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数理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数学和经济学的整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掌握知识和实际经验积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授课对象,通常对数理经济学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情况,而有所选择地、灵活地讲授数学内容。根据学生掌握的经济学原理的情况,而有所选择地、灵活地讲授经济学内容。考虑到授课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将数学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学系统分析融合在一起,整合学术资源,构建合理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数理经济分析技能。因此对于不同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在课程融入时应考虑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基础和学生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的开放性与适度拓展性,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并在学校开展A、B级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A级班按“基础+提高+综合应用”, B级班按“基础+应用”进行教学,更新学生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
4 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科教育是一个探索的阶段,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发现新的兴趣与能力的殿堂,而不是去发展事先完全确定了的事物。数理经济学初步体现了数学应用价值,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经济学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合理、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刚开始讲授数理经济学课程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选案例模型,应简单直观,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数理经济学课程中实际问题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拓寬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理论基础、数理分析能力、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课中从经济问题入手,讲清楚经济问题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将其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加以推理和计算,即通过数学建模将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教课中应不断利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对经济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让数学揭开经济问题的奥秘。在建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通过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6 开展专题讲座、开通教学网络资源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东方式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有时不太鼓励学生超出课程界限的其他领域,而以消化课程内容为主。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对学生的知识发现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开展讨论式、辩论式、师生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举办一些有关数理经济学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开通网络教学资源,提供课件库、试题库、素材库、在线学习、辅导答疑等,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为便捷、广泛的交流,增强了学生课余学习的效果。
7 增加建模实验课,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数理分析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适当增加建模实验课,将建模思想方法融入数理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定理证明和习题演算,更让学生了解如何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构造模型、解决问题,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教师选择适当的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理论分析训练、建模训练、求解模型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上讲台做演讲等手段,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8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就数理经济学课程而言,不仅应该传授知识,更应该启迪思想,发展实践能力。不少教师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技巧训练,忽略了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只培养了学生的接受模仿能力,而偏废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相互关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单纯的知识传授,将导致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脱离。积极探索将数学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学系统分析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数学与经济学学术资源整合的训练方式,以期培养学生使用严密思维与推理系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高校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数理分析能力的训练,将能够胜任在各金融行业、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经济咨询机构等从事公共管理、经济预测与决策和研究工作。
9 提高师资水平
该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数学建模水平。同时教师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需对相关学科有所涉猎。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教师更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型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在跨学科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但要对所授课程内容非常熟悉,还必须了解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知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于数理经济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的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数理经济学课程对师资要求较高,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还要受过数学建模的基本训练且具备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力,因而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事数理经济学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参加国内外其他高校专家学者开展的有关数理经济学方面的学习培训工作。如果现阶段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师资比较薄弱,可将该课程分成几个模块,由几位任课教师,分别主讲自己专长的章节,从而做到专而精。
10 考试改革
数理经济学课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将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实际业务操作等全都纳入研究的范围,旨在解决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问题。考试应重点围绕掌握常用方法和技巧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標。课程结业成绩是含平时作业、上机实践与期末考试的结构式成绩。采用测试学生能力为主的考试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 人才培养策略 数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增加综合性专业与课程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体现。跨学科整合培养人才要求课程设置既要宽口径,又要有一定深度。该课程不仅适用跨学科人才进行选课,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又能满足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校应高度重视推动跨学科交叉整合与发展,试图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着具有广博知识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和课程,并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设置辅修课程,给不满足本专业课程的学生提供自由选课平台,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保证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实现文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整合,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较高级形式,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以确保跨学科整合人才的培养。
2 分度整合、精选内容、融入数学技术
数学与经济学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数学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将各部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相互协调、渗透而发挥最大教学效能。在数理经济学课程体系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整合度不同。即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整合方案(如轻度整合、中度整合、完全整合等)。授课中应精选内容,将经济学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强调数学技巧与经济理论并重,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构建理论与实际应用例子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进而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最佳效能,加强数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升华。
3 分层教学、更新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数理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数学和经济学的整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掌握知识和实际经验积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授课对象,通常对数理经济学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情况,而有所选择地、灵活地讲授数学内容。根据学生掌握的经济学原理的情况,而有所选择地、灵活地讲授经济学内容。考虑到授课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将数学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学系统分析融合在一起,整合学术资源,构建合理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数理经济分析技能。因此对于不同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在课程融入时应考虑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基础和学生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的开放性与适度拓展性,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并在学校开展A、B级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A级班按“基础+提高+综合应用”, B级班按“基础+应用”进行教学,更新学生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
4 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科教育是一个探索的阶段,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发现新的兴趣与能力的殿堂,而不是去发展事先完全确定了的事物。数理经济学初步体现了数学应用价值,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经济学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合理、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刚开始讲授数理经济学课程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选案例模型,应简单直观,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数理经济学课程中实际问题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拓寬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经济理论基础、数理分析能力、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课中从经济问题入手,讲清楚经济问题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将其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加以推理和计算,即通过数学建模将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教课中应不断利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对经济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让数学揭开经济问题的奥秘。在建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通过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6 开展专题讲座、开通教学网络资源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东方式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有时不太鼓励学生超出课程界限的其他领域,而以消化课程内容为主。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对学生的知识发现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开展讨论式、辩论式、师生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举办一些有关数理经济学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开通网络教学资源,提供课件库、试题库、素材库、在线学习、辅导答疑等,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为便捷、广泛的交流,增强了学生课余学习的效果。
7 增加建模实验课,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数理分析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适当增加建模实验课,将建模思想方法融入数理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定理证明和习题演算,更让学生了解如何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构造模型、解决问题,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教师选择适当的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理论分析训练、建模训练、求解模型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上讲台做演讲等手段,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8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就数理经济学课程而言,不仅应该传授知识,更应该启迪思想,发展实践能力。不少教师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技巧训练,忽略了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的培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只培养了学生的接受模仿能力,而偏废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相互关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单纯的知识传授,将导致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脱离。积极探索将数学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学系统分析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数学与经济学学术资源整合的训练方式,以期培养学生使用严密思维与推理系统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高校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数理分析能力的训练,将能够胜任在各金融行业、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经济咨询机构等从事公共管理、经济预测与决策和研究工作。
9 提高师资水平
该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数学建模水平。同时教师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需对相关学科有所涉猎。知识渊博、学养深厚的教师更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型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在跨学科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但要对所授课程内容非常熟悉,还必须了解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知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于数理经济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的认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数理经济学课程对师资要求较高,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还要受过数学建模的基本训练且具备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力,因而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事数理经济学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参加国内外其他高校专家学者开展的有关数理经济学方面的学习培训工作。如果现阶段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师资比较薄弱,可将该课程分成几个模块,由几位任课教师,分别主讲自己专长的章节,从而做到专而精。
10 考试改革
数理经济学课程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将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实际业务操作等全都纳入研究的范围,旨在解决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问题。考试应重点围绕掌握常用方法和技巧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標。课程结业成绩是含平时作业、上机实践与期末考试的结构式成绩。采用测试学生能力为主的考试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