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港边“串起”医疗器械产业链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是准备迎接硕果的季节。长江畔的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工程机械声轰鸣不断,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太仓生物港内的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体外诊断技术“邂逅”港区气质
  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是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区种下的一棵“大树”。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及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科创板上市重点后备企业。看到太仓港区生物港这一良好的载体集聚了一批体外诊断项目后,他们选择来到了这里。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1亿元。”项目负责人对在长江边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此项目重点瞄准了POCT、化学发光等高敏体外诊断试剂、快速诊断检测设备、高分子检测等领域的研发、服务、制造和销售,并且将在这里同步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
  事实上,海方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成套检测设备项目是这个夏季里港区内数个正在开工开业中的项目之一。除此之外,利维鑫心脏支架、导管及超声刀等8个高端医疗器械项目也已经与港区签约。瑞沛斯、飞康先后取得三类、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生产许可证,思柯拉特CT球管、卓阮再生医学材料、中新棠再生医学材料等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
  这块长江边的热土有着特殊的魅力。
  高科技探测器“感应”生物港活力
  射线光束一照,替代国外进口的探测器闪烁材料就可以快捷准确感知患者的病变状况或旅客携带的相关用品,这样的先进技术正在从港区出发服务于世界。
  在港区投入运行近两年的奕瑞新材料科技(太仓)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众多探测器闪烁材料新产品,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一根像薯条一样大小的产品就可以卖到400元。其中的奕瑞影像X光非晶体探测器以“硬核”技术,出货量实现国内同行第一、全球前三。
  像奕瑞新材料这样的项目,在太仓生物港集聚不少。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正是看到了生物医药产业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发展前景,港区坚持“医械、医疗、医药”三医并举,正在高标准规划建设面积达500亩的太仓生物港。
  这座超级生物港主攻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用耗材等细分行业,按照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基地——资本运作的路径进行拓展,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内就吸引了依科赛、吉泰、联清、康飞、康吉、璟因、卓阮、百德、中新棠等众多高科技项目落户。
  目前,作为省众创空间和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太仓生物港一期、二期已经投用,三期也已经开建。如今,生物港内的产业化项目迅速增多,不少企业在入驻几年内实现从千万元投入到估值超亿元的跃升,竞相从租赁一层楼向租赁一幢楼转变。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加大区内企业培育力度,争取把生物港打造成为“全国有名、全省一流”的高端医械医疗医药产业园。
  医疗器械产业“释放”集群化实力
  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形成,是对区域科技水平、人才实力的最佳证明。这个新时代的高端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有着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门槛,其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也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
  企业带来技术,港区吸引人才。为了引进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的高端人才,港区融入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导入张江创新服务链,支持企业在张江建立研发中心,在太仓建立总部和生产基地。同时实施相关优惠政策,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周太仓分会场等活动招引人才,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
  太仓生物港被认定为江苏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成为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转化医学基地、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北欧医疗太仓发展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温州醫科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已经形成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奕瑞新材料为例,公司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凭借省双创博士、姑苏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领衔。
  当前,医疗器械产业正在顺应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沿着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和再生医学材料三个维度着力招商引资引智。体外诊断产业链主攻上游原料、中游试剂和下游设备;医学影像产业链重点引进整机及核心部件项目;再生医学材料着力建设研发平台,开发系列植入型医疗器械。”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动能”已然聚集,“链条”已然形成,港区将抢抓机遇,贯彻落实优惠政策,加快载体开发建设,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团队,实现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化发展。
其他文献
活的法则,无非就是简单的快乐。看历史、文学,要看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陶渊明。这两人,确实是触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完美人格的向往,都好像是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有时,我们拥有越多,就越没时间做自己,在物质的重压和驱使下,几乎忘了关照自己的内心。而那种“简朴”的快乐其实离开我们太久了。  《论语·述而第七》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着简单的饭
期刊
烈日炎炎里,各色冷饮轮番登场,而对于苏州人来说,在“秋老虎”的日子喝一碗苏式绿豆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老苏州们说,现在的吃货可幸福多了,绿豆汤料丰富,味道足。不像从前,大家把绿豆装在饭盒里,在厂里的食堂蒸烂,冲点“冰冻水”就是一杯防暑饮品了。  而如今流行在苏州大街小巷的苏式绿豆汤里,绿豆甚至成了“篇幅”不多的主角。一杯杯绿豆汤,何止料多,简直好看到真正“弹眼落睛”。  苏式绿豆汤,  吃的就是一
期刊
雪菜肉丝、雪菜炒年糕、萝卜干炒毛豆、咸菜烧小鲫鱼……想想直流口水。如今,自己动手腌菜的人少之又少,大家图方便,就去菜场买一些来尝鲜。不过,也有老人依旧习惯在家自己腌几缸,将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延续着。  吴门桥街道福星社区有一位无人不晓的“咸菜奶奶”,她一年四季都腌咸菜,且热心送给左邻右舍们吃,大家都夸奶奶腌的菜地道,吃了还想吃。  忆苦思甜 感恩于心  很多人说,一碗面透出了苏州人精致的生活态度。
期刊
“大家好啊,我今朝又来哉。”住在南环新村的曹阿兔是吴门桥街道新时代实践所健身馆的常客了。曹师傅平常喜欢打乒乓,每周要来这里运动好几次。每次来还能认识老伙伴,他感觉挺好。  今年,吴门桥街道将锦南巷66号的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和街道志愿者服务团队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所对辖区居民来说,简直是超赞的福利,约4300平方的空间内,囊括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
期刊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农耕文化的基因里,田园就是诗和远方,我们打造的诗酒田园就是中国文人的终极梦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是当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社区。”义金烧诗酒田园项目的运营者王俊清接受采访时说。  古桥流水,丝竹于耳,戏台听曲,工坊劳作。一席茶,一壶酒,熏香迟暮,花馔青灯。  这样的生活在义金烧诗酒田园的院中可寻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很多人心中追寻的
期刊
“今日气温高,出门需戴帽撑伞注意防暑。”一大早,家住南环新村16幢的老党员张德荣在楼道内的小黑板上写下了当日的天气信息,友情提醒邻居们出行的注意点。这仅仅是吴门桥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苏州人的心愿和追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吴门桥街道广泛动员、细致部署、全力攻坚,确保每个人都深刻理解“为什么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通过创立“333”
期刊
身处闹市的人们,总是会向往宁静洒脱的生活。很多人通过寄托于闲逸潇洒的林泉野径来达到心灵休憩的彼岸。在探寻与自然相处方式的过程中,充满原汁原味自然气息的民宿便成了很好的落脚处。  在苏州一处隐世小村——树山村,有一处空间,它面朝一大片翠冠梨的梨园,背靠鸡笼山,还带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清晨可见山头雾蔼萦绕,夜间有蛙虫鸣叫伴眠。它,就是“这里·树山”民宿。  这里,独享一方宁静   沿着树山村的道路
期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衣物、包袋都是手工制作的,一把剪刀、一台脚踩式缝纫机,“嗒嗒嗒”的声音里藏着很多人的童年时光。如今,布艺更像是一种消失已久的老行当,鲜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东桥中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名为“爱布释手”的布艺社团,学生们在社团里通过穿针引线来缝纫自己的青春梦。这个社团的指导老师是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她曾两次受邀参与苏州美术馆的手工公益课程活动,担任手工布艺老师。她的手工
期刊
在崭新的楼房醒来,遥望熟悉的虎丘塔。吃过早饭,步行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逛一逛。回家做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午饭,一家三代其乐融融享受美食。饭后的下午去山塘街走走,和老朋友聊聊从前的事。这样悠然的生活,正是家住虎丘街道的老苏州们的日常。  虎丘山边与山塘河畔,不只有千年的风雅,也有着最真实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而在金秋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这里的居民正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小康纪事。  从山塘旧房的“倒西太阳”, 
期刊
社区,是烟火味的聚集地,总能藏着几个厨艺高手。他们往往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以及动手烹制的热情。沧浪街道竹辉社区的这位美食达人刘香梅,今年73岁,退休闲暇之余,每到一个节气,她都会动手做几道时令美味,与街坊邻里分享。她觉得,做菜的人用心,吃菜的人开心,这才是美食的意义所在。  ◇ 饮品甜点篇  刘香梅在社区是出了名的巧手达人。日常生活中,她经常把自己的一些美食诀窍传授给街坊邻里,而这些“小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