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展览方式的变化看博物馆职能的转变与发展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不同的时代,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变化和发展与博物馆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息息相关。展览方式的改变为博物馆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而博物馆职能的发展又促使展览方式不断更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词:展览方式;博物馆职能;转变
  最初的博物馆是用作收藏和保存各类艺术品,供人们祭祀和观察,这一时期的博物馆仿佛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她的神圣让大众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的职能有所转变,收藏和研究被列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1956年,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作用在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被提出,博物馆被定义为“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的收藏所”。为顺应时代的需要,博物馆的大门渐渐向大众敞开,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走近人们的生活。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成为与大众沟通的桥梁,它是基于传播学、教育学,集文化、思想及审美于一体,向大众传播知识、信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在不同的时代,博物馆的展览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变化和发展与博物馆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息息相关。展览方式的改变为博物馆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博物馆职能的发展又促使展览方式不断更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 以常设展览为主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博物馆拔地而起,大多数博物馆有着相同的标配模式,主要以历史、社会主义成就、自然科学三个部分为主。这一时期的博物馆展览方式主要以常设展览为主,其主题、内容和展品基本固定,体现了一个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水平,一般在几年或者几十年内都不会随意改动。受当时陈列设计手段并不先进的局限性,展览形式也相对简单,主要是将文物、历史资料和相关图片在固定的空间按照一定的历史脉络进行整合,能够清楚地表述出历史发展的进程和一定的史学观点即可。此时的博物馆职能更多的是围绕藏品开展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收藏和研究的内部职能方面。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为例,建馆初期以“包头历史文物陈列”“唐卡艺术陈列”“内蒙古古代岩画陈列”等几项常设展览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参观人数日渐下降。由于常设展览模式的局限性,必定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在短时间内多次进入博物馆参观,这直接影响了博物馆传播职能的发展。出于对这种局限性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探索出一种新的展览方式—临时展览,并将这种展览方式纳入博物馆展览工作体系中,其重要性日渐凸显。
  2 临时展览与常设展览互为补充的时期
  我国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举办展览,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这里明确地指出博物馆作为一个公众文化机构其传播职能和教育职能的重要性。一座博物馆的观众越多,在博物馆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说明博物馆的传播和教育职能履行得越好,临时展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重复观看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此时举办临时展览可以有效吸引观众,为博物馆增加人气。临时展览比常设展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临时展览有科普教育、馆际之间馆藏文物交流展览、爱国主义教育等几大类。这几类展览可以满足青少年儿童对自然的探索,使当地观众了解外地博物馆的藏品及文化,带领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等。博物馆应根据不同时间特点安排不同类型的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更好地履行其文化传播职能。内蒙古包头博物馆自2010年以来,每年假期或六一儿童节均举办科普类或儿童书画类展览,以吸引更多的儿童观众走进博物馆。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及十一国庆节这样的时间档,就会推出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类展览或者主题成就展,满足各类单位及个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新年及其余档期大多以馆际之间的交流展览为主,这些展览使观众在本地就能欣赏到全国各地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并通过展览加强对各地文化的了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通过临时展览被“请进来”或“走出去”,博物馆的工作从收藏、整理、保管、研究的内部职能扩展到展示、传播、教育的外部职能上。2015年3月20日起实施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这一定义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2010年以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先后举办临时展览数量达150余个,同时配合临时展览的社会教育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参观兴趣,也使观众更加认识和理解展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时展览及配套活动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极大增加了博物馆人气,同时也带动了常设展览观众人数的上升,实现了博物馆围绕“物”和“人”的对话与交流。一个优秀的博物馆展览应该是能够对观众起到教育意义的展览,在吸引观众参观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从而影响观众的观点和思想,最终实现博物馆展览的教育职能。现代博物馆秉承“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使教育的受众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我们必须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展览方式。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为这种多元化展览方式的并行提供了无限可能。
  3 多元化展览方式并行的时期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使用日渐广泛,这种展览方式的出现不但提高了展示的生动性、参与性,同时还让博物馆走出围墙,打破空间限制,为更多、更广泛的群体创造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环境,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
  数字信息技术让受展陈条件限制不能展出的文物与公众在线上见面,“长眠”的文物终于通过这种方式重见天日。线上展览主要包括展览简介、展览文字信息、展厅实景照片,展出文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比较成熟的线上展览还包括展厅360度全景照,以及与展览配套的教育课程和相关视频等内容。线上展览有强大的文物数据库,通过3D扫描技术全方位展示文物细节,观众也能通过自己的操作选择喜欢的展品类型,并根据需要旋转和放大观看展品的细节部分,这种展览方式为观众提供了独立的欣赏空间。   线上展览的互动性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量也大大超过了馆内展览的方式。当我们在线上观看到一个好展览,就可以通过微信、QQ等各类社交平台将信息及时地分享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在短时间内就会吸引大量的观众,这样的传播简单有效。由于线上展览的便捷性,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观看一场十分精美的展览。这种展览方式为博物馆传播职能的履行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路径。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纷纷闭馆,线上展览成为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不约而同的选择。国家文物局在部署文物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中,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疫情期间,国家文物局共推出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达400余个,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本次博物馆抗疫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观众对博物馆线上展览的认可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期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分别推出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陪您赏文物”“闭馆不闭展,线上观展览”“包博陪您云观展”“包博之声馆藏珍贵文物赏析”“包博线上讲座”等一系列线上展览及活动。这些线上展览及活动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还以实际行动落实了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同时也从更深层次发掘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我国博物馆正处在新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2020年4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主题为“新冠疫情与博物馆影响,变革和后危机规划”的研讨会,博物馆业界开始思考其“新的文化潜能”,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必将会给博物馆职能带来新的转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不断创新陈列展览的方式,增加展览文化知识的含量,最大限度地将学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进行有机结合,使展览更具有魅力,吸引更多的观众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陆建松.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黄洋,陈红京.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3]宋向光,朱雅娟.策·展—博物馆陈列构建的多元维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4]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文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文旅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生的一种新业态,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进方向,它的目标和使命是以文化促进旅游业繁荣,以旅游彰显文化的内在精髓。南京城墙作为南京市重点文物遗迹留存,其文化底蕴和遗产价值丰厚。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分析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及活化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促进“资源活化”的路径。  关键词: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资源活化路径  1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研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象征,在文旅融合大发展的趋势下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接踵而至的游客是博物馆基础设施、展览质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的试金石。河源市博物馆作为拥有多样性、独具特色资源的地级市博物馆,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其次是立足科研,策划展览,进行文创开发,接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游客提供更优质服务。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旅游资源
期刊
摘 要:目前文创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积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的重要举措,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注重文创工作规范化、资源数据整理分类化、提取元素开发灵活化,并且着力实践文创延伸和借力社会资源,逐步探索出一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创新性模式。文章从文创元素的提炼、文创开发系统的建立、文创元素的应用与延伸等方面来阐述此项模式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以及对博物馆建设乃至对整个文化创意工作的
期刊
摘 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产业,包括文遗旅游、文创周边、曲艺演出等,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由来已久,但在长期发展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一是政府把握非遗产业发展整体方向职能履行不足,二是过于侧重经济效益的非遗产业“去非遗化”现象。在湖北省恩施市的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当地政府需因地制宜订立单行保护条例,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完善非遗
期刊
摘 要:志愿者参与博物馆活动逐渐成为常态,各大博物馆通过成立各馆的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微博的方式,让志愿者参与到博物馆的新媒体建设中。陕西省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大省,拥有众多博物馆,博物馆志愿者微博的运营状况也位于全国前列。通过研究陕西省的文博志愿者团队微博可以得出博物馆志愿者微博目前存在发展不均衡、互动量少、部分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分享经验,构建全国文博志愿者团队微博矩阵,完善培训与审核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用户文化需求多样化,博物馆在传播文化方面倍感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展览急需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设计布展,对传统模式进行革新。文章从数字化展示的概念界定、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数字展示建设的原因和数字化展示的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为博物馆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数字化展示;交互性  大通万
期刊
摘 要:近40年来,在上海博物馆100多次的出国境展览中,涉及大量中国古代珍贵文物出展。文章从甄别海外合作方、完善展品安全评估、合同的制定与陈列设计方式、内部协调、点交和包装、布撤展、温湿度监控、国际转机等方面,试析上海博物馆保障出国境展览中文物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出国境展;文物安全;布撤展  我国的博物馆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国内博物馆通过举办对外文物展览,
期刊
摘 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一幅清代吴大澂的画作,因作品保存环境相对较差,出现了纸张脆化、滋生霉斑、破损严重等现象。2018年年初,北京艺术博物馆找到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字画组,对这件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的修复标准对这幅作品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破损程度,制订、实施了多种修复方案,并采用传统的修复技法,将破损严重的画面修复完全。文章记录了整个修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平凉市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所做出的实践和探索为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基层博物馆建设,提出博物馆应从参与社会文化建構和积极打造主题教育基地两个方面积极作为,使博物馆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化构建;主题教育基地  近十年的免费开放,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基层博物馆,综合实力和专业化水
期刊
摘 要:革命人物纪念馆是我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革命人物的纪念性展览是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已存续的以及每年还将会举办的大量革命人物纪念展中,尤其是同一革命人物的纪念展中,策展办展人员应避免展览对前展的简单重复,避免同质化,“品重柱石—王荷波烈士生平事迹展”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王荷波;革命人物;纪念馆;同质化  在以救亡图存、艰辛探索、改革发展为主流的中国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