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用户文化需求多样化,博物馆在传播文化方面倍感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展览急需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设计布展,对传统模式进行革新。文章从数字化展示的概念界定、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数字展示建设的原因和数字化展示的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为博物馆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数字化展示;交互性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是研究和展示日军侵占淮南大通煤矿时期,从维持战争需要出发,不惜以人换煤,大肆掠夺淮南煤炭资源的公共平台。馆内目前有“日军侵占淮南煤矿罪证陈列”和“淮南早期煤矿史料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是公众了解淮南早期煤矿情况、日占时期大通矿区情况以及对矿工压迫政策的社会公共机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将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应用于博物馆展览,以丰富展陈内容,提升观展体验。而目前,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的展示方式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走出一条数字化展示的新道路。
  1 数字化展示的概念界定
  1.1 数字化展示的定义
  数字化是指将具体事物信息抽象化处理后,演变为有规律的二进制代码,形成比特,即数字0和1。以比特这一数字化信息基本单位为基础,实现信息加工、存储、处理、展示和传播。数字化展示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将馆内展览进行数字化处理,参观者可以在数字化管理空间根据个人参展需求自主选择观看内容和方式,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实现博物馆传播文化的目的。
  1.2 数字化展示的特点
  数字化展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展览突破时空界限。如中国淮南漕运博物馆在展示古代漕运盛况时采用环幕电影展示,180度巨幅投影营造真实震撼的视觉效果,艺术沙盘则用来打造空间感觉效果,展厅音乐烘托听觉效果,创造出似实似虚的体验场景。二是展览互动性增强。如南京博物院在数字展厅设置的“文物仿制”环节,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物的理解以及多个文物之间的联系,借助多媒体互动屏幕创造出自己的专属文物。作品完成后,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下载。三是展览体验感提升。如故宫博物馆的数字多宝阁,18块高清屏幕组成展示墙,展出的数字模型均为博物馆内真实陈列的文物,观众可以点击数字文物,用手触摸放大或缩小文物来欣赏细节,增强观展体验。
  2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数字展示建设的必要性
  2.1 以用户为主导的数字化时代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对用户个性化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技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的服务产品为宗旨,满足用户的求异心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时代,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信息传播变为传播—反馈双向循环,更加强调参与感知和权利意识。因此,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在布展时要以参观者的主体需求为考量,努力提升观众的参展感受。
  2.2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现实需求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成立于1968年,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园艺路,是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不仅是日占时期文物的馆藏、陈列和研究场所,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地。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于2018年至2020年不断完善场馆主体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占地面积8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展室面积2400平方米。場馆建设完成后,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大通万人坑教育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3 展览现代化发展趋势
  传统展览模式受空间及文物自身属性限制,参观者只能透过展柜观看,缺少了与文物建立感情的机会,难以引起共鸣,从而造成客流量减少;传统博物馆缺少计算机应答系统,参观者的参观体验和应急疏散管理存在问题;馆藏文物中的书籍、凭证等易损文物保存压力较大,这些都造成了文物保护和大众参观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可持续发展。因此,展览的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
  3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数字化展示的方式:以“日军侵占淮南煤矿罪证陈列”为例
  3.1 多媒体放映
  多媒体放映是指将馆藏的各类文物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利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进行展示,其具有投入资金少、操作简单、制作周期短的特点。第一,在第一展厅“日军入侵”布置日军侵占淮南时期大通煤矿的沙盘模型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制作数字沙盘。第二,可以将尾厅原来的演播厅改造为数字电影播放厅和多媒体互动区。数字放映厅采用环形巨幕,播放日占时期大通煤矿纪实片。多媒体互动区配备计算机、高清数字播放设备,设置“早期淮南煤矿知识知多少”“传统故事大讲堂”“制作专属文物”等模块,直观地传达实物信息,强化参观效果。
  3.2 虚拟现实展示
  3.2.1 VR展示技术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其依托现代科技在特定范围内创造具有真实视觉、听觉、触觉的虚拟体验环境,具有展示直观、趣味性强的优点。可以在第三展厅“以人换煤”设置虚拟现实体验区,让参观者虚拟体验作品《日占时期矿工的劳动生活》,以矿工下矿经历的道道关卡为题材,在背景音乐下,利用声音、灯光、电子影像和互动装置复原大通煤矿主体建筑和场景设施,参观者带上虚拟现实装置,通过控制手中的遥控器便可以漫游在虚拟时空,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日军殖民统治下矿工的悲惨生活,而且可以看到那时的大通煤矿情况。
  3.2.2 AR展示技术
  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其通过高科技仿真技术使影像、声音等虚拟元素叠加到现实世界,被参观者感知并互动,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目前有11处国家级文物,但是分布不集中,可以利用AR技术来展示文物原迹。参观者用手机AR功能扫描这些遗址图片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11处文物遗址的三维全景图;也可以通过手机AR功能扫描展出文物周围的触发物,手机端会呈现它的三维立体图及详细的文字介绍。
  3.2.3 MR展示技术
  MR展示技术是通过穿戴设备扫描周围的环境创造一个3D情景,搭建起音效、场景和环境统一的虚拟世界混合于真实环境的技术,同时可以在混合时空中进行多种互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可以开辟一个战争体验区,参观者佩戴混合现实头盔可以看到向自己冲来的敌人,甚至可以感受到对方发射武器,子弹冲自己飞来,逼真的体验将给参观者带来一种神奇的感觉。
  3.3 人机互动
  人机互动是指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展示场景与声音、光线等结合,让参观者如同身临其境,体验人机互动的展示方式。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可在第六展厅“铭记历史”设置“话谈矿工”互动区装置,参观者用手机小程序扫描二维码进行体验。在手机上自主选择要谈话的人物或者点击手机上的谈话主题,随机发问,会出现相应的人物来回答观众的问题,和观众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参观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还能帮助参观者了解日军侵华的相关历史知识。
  综上所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建设的关键所在。数字化和博物馆展览的结合将是现代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现代博物馆由单一功能变得多元化,社交和社会教育功能也在逐渐强化。所以博物馆展览设计不应墨守成规,要融入数字化展示技术,增强展览的交互性、趣味性以及智能化,满足参观者多样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志斌.科技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力路径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2]白雪.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3]赵阳阳.数字化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构想[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108-109.
  [4]王明迪.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5]许派彬.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653.
  [6]黄忻.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浅析[J].科技传播,2017(9):74-75.
  [7]巴哈古丽.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有效运用[J].赤子,2018(4):79.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中地区的唐代墓葬除了帝陵外,主要分为皇室墓和品官墓二元系统,从墓葬的地上以及地下结构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等级表现。唐代墓葬制度是唐代等级制度的反映,前期的“号墓为陵”等特制,其实也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遵循,是制度上张力的体现,而后期墓葬制度的松变,是唐代政治、经济衰变的必然反映。  关键词:唐代墓葬;等级制度;关中;皇室贵族;中上层官吏  1 唐墓的二元系统与等级  关中地区的唐代墓葬除帝陵外
期刊
摘 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创新成了时代发展的推动者,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我国很多博物馆为了满足更多的公众服务需求,开始拓展新的运营理念,以通过创新寻求发展之路,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迎合公众文化的需求。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价值?即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要创新。创新是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强大动力,是解决我国博物馆布局不够均衡、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手段,而实施总分馆制是破解博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主要是以展览的形式向公众传播文化,展览的宣传推广模式关系到展览的社会教育功效。文章以泉州市博物馆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为例,试图探讨其展览的宣传推广模式,以实现泉州市博物馆最大化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展览;闽南文化;宣传;推广  闽南文化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厦门及闽南方言聚集和传播的地区,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人从远古走来,创造了许多
期刊
摘 要:亳州地方戏二夹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稀有濒危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关于“戏曲繁荣发展”工作的指示,传承与保护亳州地方戏二夹弦,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亳州二夹弦目前的发展现状,继而用SWOT分析法对亳州二夹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亳州二夹弦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亳州二夹弦;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SWOT分析  1 研究背景  国家级非
期刊
摘 要: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凸显。文章以博物馆教育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立足地域特色视域,以湘潭市博物馆为例,梳理、总结博物馆教育工作现状,分析指出博物馆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湘潭市博物馆立足地域特色,探索创新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以期对湘潭市博物馆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特色;博物馆教育;湘潭市
期刊
摘 要:文旅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生的一种新业态,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进方向,它的目标和使命是以文化促进旅游业繁荣,以旅游彰显文化的内在精髓。南京城墙作为南京市重点文物遗迹留存,其文化底蕴和遗产价值丰厚。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分析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及活化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促进“资源活化”的路径。  关键词: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资源活化路径  1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研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象征,在文旅融合大发展的趋势下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接踵而至的游客是博物馆基础设施、展览质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的试金石。河源市博物馆作为拥有多样性、独具特色资源的地级市博物馆,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其次是立足科研,策划展览,进行文创开发,接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游客提供更优质服务。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旅游资源
期刊
摘 要:目前文创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积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的重要举措,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注重文创工作规范化、资源数据整理分类化、提取元素开发灵活化,并且着力实践文创延伸和借力社会资源,逐步探索出一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创新性模式。文章从文创元素的提炼、文创开发系统的建立、文创元素的应用与延伸等方面来阐述此项模式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以及对博物馆建设乃至对整个文化创意工作的
期刊
摘 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产业,包括文遗旅游、文创周边、曲艺演出等,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由来已久,但在长期发展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一是政府把握非遗产业发展整体方向职能履行不足,二是过于侧重经济效益的非遗产业“去非遗化”现象。在湖北省恩施市的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当地政府需因地制宜订立单行保护条例,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完善非遗
期刊
摘 要:志愿者参与博物馆活动逐渐成为常态,各大博物馆通过成立各馆的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微博的方式,让志愿者参与到博物馆的新媒体建设中。陕西省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大省,拥有众多博物馆,博物馆志愿者微博的运营状况也位于全国前列。通过研究陕西省的文博志愿者团队微博可以得出博物馆志愿者微博目前存在发展不均衡、互动量少、部分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分享经验,构建全国文博志愿者团队微博矩阵,完善培训与审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