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括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形式。概括教学法则是人的概括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实践中,概括的能力究竟有何意义,该怎样的运用概括思维,培养概括能力呢?
  一、 概括的意义
  概括是指人们对事物感知获得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将其内部特征或本质属性归结为精要的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从教学实践上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灵活自如。可见,概括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要想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概括,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 教学策略
  1. 初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 抓住段意。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抓住问题。我们读一篇文章,先抓住作者在文章中叙述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以简洁的语言逐一作出回答,最后把答案概括连续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麋鹿》一文,概括课文内容,可提出如下问题:①麋鹿有什么特点吗?②麋鹿为什么会有奇特的外形吗?简要回答这些问题,再把答案综合归纳概括,便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再读课文,从结构入手概括思路。在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我们通常采用如下几种作法:
  (1) 课题入手。有的课文从题目就能看出文章的脉络。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就可以从题目入手,“我”是指“肖邦”;“祖国”是指“波兰”,学生理解了课题,即能理解课文表述了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中心线索。
  (2) 从中心入手。有的课文有语句直接揭示中心,比如《船长》一文结尾句:“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句话直接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高度赞扬了船长伟大的精神。教学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从中心入手,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教学中,可抓住中心句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长忠于职守的?”学生读文,概括出课文重点段落,明白船长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样,再让学生体会船长的人格魅力就不困难了。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从文本中找出逻辑规律,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学生有效地寻找出文本的主体脉络,快乐地斩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
其他文献
一、 抓好阅读,仿写习作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写作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例如,学习《西湖》这篇课文后,就应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层层推进、方位清晰的写法,让学生对南京的知名景点再次进行游览,鼓励学生学习此种写法,仿写南京的景点:玄武湖、中山陵、灵谷寺、栖霞山等等。再如,学习《东方之珠》一课后
期刊
一、 给学生一个灵活的课堂  1. 灵活地渗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记叙文的事理和人物形象是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好例子,比如教《卡罗纳》这篇课文时,通过老师和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帮助,让卡罗纳走出失去母亲的悲伤,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在教《搭石》这篇课文时,通过乡亲们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四个故事情节,使学生明白从小要树立心想他人、无
期刊
我校开展了“学名师,仿名师,赶名师”的活动,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仁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引领中完善自我。下面主要介绍我校从“摹”课到“磨”课,进行校本教研的探索情况。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篇传说故事《嫦娥奔月》。教研员王一娴老师教学设计巧妙,立意高,以欣赏美和领悟美为课标,扎扎实实地以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感悟到了一个美丽善良,一心想着人民的嫦娥。回来后,我们年级组对教研员的课
期刊
一、 课前准备要充实  “准备”应该重在“备”。“备”一方面指我们老师自己的备课,另一方面指学生的准备。无论哪项准备都应力求充实。  1. 教师的备。教师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备全自己。  (1) 备深教材。备教材涉及的面很广,但就紧扣课文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比本领》一文,教师除了备好一二层次,更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
期刊
【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
期刊
一、 倾听鸟语,激趣导入  1. (播放鸣叫语音频)同学们听,猜猜鸟儿在说什么?  2. 是啊,鸟儿也会说话,鸟儿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鸟语》。  【点评】 教学伊始创设情境,猜测激趣让学生亲近鸟语。  3. 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板书“公冶长”,“冶”字是个生字,加上一个点就是——你想像公冶长那样通晓鸟语,去听听鸟语,跟鸟儿说说话吗?  二、
期刊
第一课时的教学有很多共性,根据人类的认知和阅读规律,可以概括为七个板块:“激趣导入→生字识写→生词理解→提炼段意→概括文意→精读某段→拓展延续”。但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这七个版块有的先后衔接,有的下行取舍,并不都会体现在一节课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清,根抓不同的文本内容,来灵活取舍。  —、 激趣导入拉开序幕  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其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
期刊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关注目标,有效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其他两个维度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环节要扎扎实实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在落实
期刊
一、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展变化很大,只要孩子想看书,家长是愿意慷慨解囊的,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首先家长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所处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劳动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更不去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他们认为孩子在家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少看电视就行。在家长和小学生的潜意识中,对于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选中的是优秀作文方面的书籍。这种狭隘的概
期刊
一、 联系视频,导入新课  1. 短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你还记得哪种动物的神奇之处?  2. 这些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为了促进彼此间的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吧!  二、 创设情境,示范引路  1. 创设情境。你身边有哪些动物朋友呢?举起图片说出它的名字吧!(滴滴)同学们,动物王国的孔雀灵灵给我发来了一个电子邮件: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吧!  亲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