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这个早就废除残忍奴隶制的可谓文明的社会里,如果有一天突然被告知自己“正在奴役别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都是:What?!
《连线》杂志的记者Eric Blattberg在一个叫“奴役足迹”(slaveryfootprint.org)网站上做了一次测试,在选择了一系列他日常的生活用品之后,网站计算出一个结果:他正在奴役32个人。虽然这是一个概念转换,但就最终结果而言,事实还真是如此,它就发生在我们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环节里。
奴役足迹的计算方式很细节。你的每一件衬衫、每一部手机、每一口甜点背后可能就有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小孩在为你摘棉花,有一个刚果男孩在替你挖金属原材料,有一个巴西男孩在替你收甘蔗,他们的收入微薄到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因为极度贫困,他们根本就没有拒绝在“血汗工厂”里工作的权利。根据该网站的统计数据,全球大概有2900万人正过着这样被“奴役”的生活。
关于这些,换成一个中国人比较好理解的词就是:血汗工厂。估计好多人已经开始脑补富士康的车间流水线或是王宝强在电影《盲井》里的那张煤黑面孔了。客观来说,富士康怎么也可以算做是有较完善员工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个现代企业了吧?可能管理方式的确存在瑕疵,但冤也是有点冤的。
这也就是公平贸易的由来。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词,或者至少看见过商品外包装上的这个标志。是的,主张慈善环保的NGO和一些善良的消费者被商业残忍的这一面惊呆了,想出的应对就是这个“公平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收购价要比成本价高,收购商还得支付一笔额外的社会保障金用以当地社区发展。
基于公平贸易采购来的商品售价也会相应地贵一些。但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它是值得提倡的,也有不少人出于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公益愿意买这样的商品。英国蓝开郡的嘉斯顿小镇是全球第一个公平贸易镇,镇上90%的商店都会销售公平贸易商品。亚洲第一个公平贸易城市则是以吉祥物熊本熊闻名的日本熊本市,60%的熊本市民愿意为公平贸易埋单。
现在我们在日常消费中也经常可以见到鼓励公平贸易的商品了。提供这种商品的公司在表达自己的责任感,出手消费的我们也一样。就像有人愿意为有机埋单、有人愿意为handmade埋单一样,选择公平贸易的产品也在成为一种消费观念。尽管这种理念和“地球一小时”一样有争议,比如消费者多支付的价格是否最终一定能改善生产者的境遇,以及它的保护补贴和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相悖,但它善意的出发点和举手之劳的便利,的确是我们参与“更好的世界”的一个好办法,而这些争议和讨论也许还能让这类公益项目在设计和执行上更专业更有序。而且就算它们最终难免会成为公司的一种branding手段,应该也会像CSR项目一样,积极的作用更多一些。
这其实就是我们想说的。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基本善意,无论如何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一系列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对吧?
选择公平贸易你会得到……
比较多的消费付出
公平贸易的产品收购成本比较高,产品产量比较少,还都是进口商品,所以价格会比较贵。就算是国产的公平贸易产品,也因为需要国际认证,不得不“出口后再进口”,加上流水税之后价格很难压下来。所以如果打算支持公平贸易,就要有“多花点儿”的心理准备。
帮助他人改善生活的机会
很多公平贸易的产品都会有诸如消费者购买一件产品就会有一美元补贴回到农民手里的政策。所以你的每次消费都能给改善别人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帮助。另外,买得越多市场越大,获得公平贸易机会的农民就会更多,无形中也在帮助这个市场良性发展。
一种消费身份
就和有人为了彰显身份愿意多花点钱买品牌包一样,消费选择这事挺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的。比如有人喜欢买有机食品,营造自己一个讲究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形象。喜欢买公平贸易的产品也挺给自己的道德情操加分。毕竟,咱可是注重环境可持续、讲究伦理和公平的消费者。
内心满足感
积极点儿想,在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同时又能帮助别人,可不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么。《金融时报》也说了,公平贸易能让购买者获得直接帮助别人的满足感。
哪一类公司会喜欢公平贸易
所在行业以暴利闻名的大品牌
2006年推出的纪录片《黑金》的结尾,有一段字幕明确地告诉大家:卡夫、雀巢、宝洁和Sara Lee这4个全球最大的跨国咖啡企业,以及星巴克,都拒绝了观看该片的邀请。
不管这些品牌当年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提出了拒绝,反正从2008年开始,星巴克成为了规模最大的“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采购商之一,随后Costa也推出了对于任何一款咖啡顾客都可以选择配合“公平贸易计划”的产品的政策。讲究面子的大品牌面对消费者的道德指控,确实很少有能够坐得住的。
以天然的生活方式为卖点的公司
这些公司为了体现自己的天然和品(bi)质(ge),都会主动选择采购公平贸易的商品来为自己加持。当然,消费者通常不会介意它们的产品有些小贵。
创始人真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项目
有很多规模不大的公平贸易品牌,大到手机品牌小到咖啡馆,它们创立的初衷就是创始人真的有很强的公益心。不管他们的生意规模有多大,这些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企业家还是挺令人尊敬的。
战场已经转到社会责任的公司
这跟企业热衷做CSR是一个道理。企业规模已经足够大,产品本身已经很有竞争力,接下来就是靠体现社会责任感来提升品牌形象了。 有噱头的年轻人创业项目
现在有知识有水平的年轻人如果想开间店铺创个业,都热衷于提一嘴有机、绿色、健康,给产品带上点儿噱头,来和老张们的店拉开档(jia)次(ge)差距。前面几项的概念说得有点多了,“公平贸易”估计将成为下一个有话题性的新标签。
以下产品常涉及到公平贸易
棉花
棉花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过低。发展中国家中约有10亿人直接或间接地依靠棉花为生,对于北非一些国家例如贝宁、马里、乍得来说,棉花更是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30%至70%不等。但棉花的总体价值从1990年中期开始至今已经已经下跌了一半。现在从服饰到床上用品,和棉花相关的产业能见到很多支持公平贸易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主要奉行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棉花、使用有机棉、不使用童工、避免血汗工厂的原则。
糖
糖的困境也是来自发达国家。高补贴让欧洲的糖产能过剩,而在制度的保护之下欧洲每年会倾销500万吨糖到全球市场,同时欧盟又禁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口糖到其市场。这令很多产糖的贫困国家比如莫桑比克、马拉维和埃塞俄比亚等几乎被剥夺了竞争的机会。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专门出售公平贸易的糖类产品,它们会以合理的价格在发展中国家收购糖,并且提供一定基金帮助当地社区发展。
咖啡和茶
因为暴利特别严重,咖啡和茶成为最早实施公平贸易的农产品。由于大公司垄断了采购,农民没有议价的能力,只能接受收购价格不断被压缩。现在公平贸易的茶和咖啡通常会以比成本价高的价格被收购,同时收购商会支付一笔额外的社会保障金帮助社区发展。此外小型生产商可在生产前向收购商收取一笔首期,避免负债。收购商还会和小型生产商签署一份长期合约,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让后者能制定长远规 划。
服装和鞋
现在我们知道的那些知名运动品牌、快时尚品牌和奢侈品品牌几乎都被指责过在东南亚开设“血汗工厂”,让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不停加班。有可能它们每件售价几十到几百美元的商品,收购价都被压到了只有几美元到十几美元的地步,算下来工人的收入微乎其微。
现在一些公平贸易的服饰品牌除了拒绝血汗工厂、保证工作环境和生产安全,还会做出诸如每售出一件产品就存入一定金额到为工人建立的基金账户的承诺,钱怎么用都由工人支配。
巧克力
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巧克力品牌很多,因为可可豆此前也面临和“不公平的咖啡”差不多的情况。依据可可脂的含量不同,非洲西部的可可农从每块巧克力的售价中获得的收益是3.5%到6.4%,而在1980年代,可可豆种植者可获得收益是售价的16%。相比之下,巧克力制造商获得的收益却从56%上涨到70%。大公司主导了定价权,农民没法讨价还价。另外,因为大国都设有关税壁垒,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的关税比原材料本身高出10%以上,农民也没法自己生产巧克力出口。
手工艺品
实际上全球第一次将公平贸易产品商业化的尝试的对象就是手工艺品。1946年到1949年,一个叫万村会的NGO和Serrve International一起帮助那些手工艺人把他们纯手工制作的黄麻制品、编织品和十字绣作品出口到全球。现在,手工艺品大概占全球每年公平贸易销售的20%以上。让手工艺能获得体面的回报体现的是对手艺人的尊重。
《连线》杂志的记者Eric Blattberg在一个叫“奴役足迹”(slaveryfootprint.org)网站上做了一次测试,在选择了一系列他日常的生活用品之后,网站计算出一个结果:他正在奴役32个人。虽然这是一个概念转换,但就最终结果而言,事实还真是如此,它就发生在我们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环节里。
奴役足迹的计算方式很细节。你的每一件衬衫、每一部手机、每一口甜点背后可能就有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小孩在为你摘棉花,有一个刚果男孩在替你挖金属原材料,有一个巴西男孩在替你收甘蔗,他们的收入微薄到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因为极度贫困,他们根本就没有拒绝在“血汗工厂”里工作的权利。根据该网站的统计数据,全球大概有2900万人正过着这样被“奴役”的生活。
关于这些,换成一个中国人比较好理解的词就是:血汗工厂。估计好多人已经开始脑补富士康的车间流水线或是王宝强在电影《盲井》里的那张煤黑面孔了。客观来说,富士康怎么也可以算做是有较完善员工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个现代企业了吧?可能管理方式的确存在瑕疵,但冤也是有点冤的。
这也就是公平贸易的由来。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词,或者至少看见过商品外包装上的这个标志。是的,主张慈善环保的NGO和一些善良的消费者被商业残忍的这一面惊呆了,想出的应对就是这个“公平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收购价要比成本价高,收购商还得支付一笔额外的社会保障金用以当地社区发展。
基于公平贸易采购来的商品售价也会相应地贵一些。但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它是值得提倡的,也有不少人出于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公益愿意买这样的商品。英国蓝开郡的嘉斯顿小镇是全球第一个公平贸易镇,镇上90%的商店都会销售公平贸易商品。亚洲第一个公平贸易城市则是以吉祥物熊本熊闻名的日本熊本市,60%的熊本市民愿意为公平贸易埋单。
现在我们在日常消费中也经常可以见到鼓励公平贸易的商品了。提供这种商品的公司在表达自己的责任感,出手消费的我们也一样。就像有人愿意为有机埋单、有人愿意为handmade埋单一样,选择公平贸易的产品也在成为一种消费观念。尽管这种理念和“地球一小时”一样有争议,比如消费者多支付的价格是否最终一定能改善生产者的境遇,以及它的保护补贴和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相悖,但它善意的出发点和举手之劳的便利,的确是我们参与“更好的世界”的一个好办法,而这些争议和讨论也许还能让这类公益项目在设计和执行上更专业更有序。而且就算它们最终难免会成为公司的一种branding手段,应该也会像CSR项目一样,积极的作用更多一些。
这其实就是我们想说的。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基本善意,无论如何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一系列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对吧?
选择公平贸易你会得到……
比较多的消费付出
公平贸易的产品收购成本比较高,产品产量比较少,还都是进口商品,所以价格会比较贵。就算是国产的公平贸易产品,也因为需要国际认证,不得不“出口后再进口”,加上流水税之后价格很难压下来。所以如果打算支持公平贸易,就要有“多花点儿”的心理准备。
帮助他人改善生活的机会
很多公平贸易的产品都会有诸如消费者购买一件产品就会有一美元补贴回到农民手里的政策。所以你的每次消费都能给改善别人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帮助。另外,买得越多市场越大,获得公平贸易机会的农民就会更多,无形中也在帮助这个市场良性发展。
一种消费身份
就和有人为了彰显身份愿意多花点钱买品牌包一样,消费选择这事挺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的。比如有人喜欢买有机食品,营造自己一个讲究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形象。喜欢买公平贸易的产品也挺给自己的道德情操加分。毕竟,咱可是注重环境可持续、讲究伦理和公平的消费者。
内心满足感
积极点儿想,在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同时又能帮助别人,可不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么。《金融时报》也说了,公平贸易能让购买者获得直接帮助别人的满足感。
哪一类公司会喜欢公平贸易
所在行业以暴利闻名的大品牌
2006年推出的纪录片《黑金》的结尾,有一段字幕明确地告诉大家:卡夫、雀巢、宝洁和Sara Lee这4个全球最大的跨国咖啡企业,以及星巴克,都拒绝了观看该片的邀请。
不管这些品牌当年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提出了拒绝,反正从2008年开始,星巴克成为了规模最大的“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采购商之一,随后Costa也推出了对于任何一款咖啡顾客都可以选择配合“公平贸易计划”的产品的政策。讲究面子的大品牌面对消费者的道德指控,确实很少有能够坐得住的。
以天然的生活方式为卖点的公司
这些公司为了体现自己的天然和品(bi)质(ge),都会主动选择采购公平贸易的商品来为自己加持。当然,消费者通常不会介意它们的产品有些小贵。
创始人真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项目
有很多规模不大的公平贸易品牌,大到手机品牌小到咖啡馆,它们创立的初衷就是创始人真的有很强的公益心。不管他们的生意规模有多大,这些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企业家还是挺令人尊敬的。
战场已经转到社会责任的公司
这跟企业热衷做CSR是一个道理。企业规模已经足够大,产品本身已经很有竞争力,接下来就是靠体现社会责任感来提升品牌形象了。 有噱头的年轻人创业项目
现在有知识有水平的年轻人如果想开间店铺创个业,都热衷于提一嘴有机、绿色、健康,给产品带上点儿噱头,来和老张们的店拉开档(jia)次(ge)差距。前面几项的概念说得有点多了,“公平贸易”估计将成为下一个有话题性的新标签。
以下产品常涉及到公平贸易
棉花
棉花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过低。发展中国家中约有10亿人直接或间接地依靠棉花为生,对于北非一些国家例如贝宁、马里、乍得来说,棉花更是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30%至70%不等。但棉花的总体价值从1990年中期开始至今已经已经下跌了一半。现在从服饰到床上用品,和棉花相关的产业能见到很多支持公平贸易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主要奉行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棉花、使用有机棉、不使用童工、避免血汗工厂的原则。
糖
糖的困境也是来自发达国家。高补贴让欧洲的糖产能过剩,而在制度的保护之下欧洲每年会倾销500万吨糖到全球市场,同时欧盟又禁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口糖到其市场。这令很多产糖的贫困国家比如莫桑比克、马拉维和埃塞俄比亚等几乎被剥夺了竞争的机会。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专门出售公平贸易的糖类产品,它们会以合理的价格在发展中国家收购糖,并且提供一定基金帮助当地社区发展。
咖啡和茶
因为暴利特别严重,咖啡和茶成为最早实施公平贸易的农产品。由于大公司垄断了采购,农民没有议价的能力,只能接受收购价格不断被压缩。现在公平贸易的茶和咖啡通常会以比成本价高的价格被收购,同时收购商会支付一笔额外的社会保障金帮助社区发展。此外小型生产商可在生产前向收购商收取一笔首期,避免负债。收购商还会和小型生产商签署一份长期合约,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让后者能制定长远规 划。
服装和鞋
现在我们知道的那些知名运动品牌、快时尚品牌和奢侈品品牌几乎都被指责过在东南亚开设“血汗工厂”,让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不停加班。有可能它们每件售价几十到几百美元的商品,收购价都被压到了只有几美元到十几美元的地步,算下来工人的收入微乎其微。
现在一些公平贸易的服饰品牌除了拒绝血汗工厂、保证工作环境和生产安全,还会做出诸如每售出一件产品就存入一定金额到为工人建立的基金账户的承诺,钱怎么用都由工人支配。
巧克力
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巧克力品牌很多,因为可可豆此前也面临和“不公平的咖啡”差不多的情况。依据可可脂的含量不同,非洲西部的可可农从每块巧克力的售价中获得的收益是3.5%到6.4%,而在1980年代,可可豆种植者可获得收益是售价的16%。相比之下,巧克力制造商获得的收益却从56%上涨到70%。大公司主导了定价权,农民没法讨价还价。另外,因为大国都设有关税壁垒,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的关税比原材料本身高出10%以上,农民也没法自己生产巧克力出口。
手工艺品
实际上全球第一次将公平贸易产品商业化的尝试的对象就是手工艺品。1946年到1949年,一个叫万村会的NGO和Serrve International一起帮助那些手工艺人把他们纯手工制作的黄麻制品、编织品和十字绣作品出口到全球。现在,手工艺品大概占全球每年公平贸易销售的20%以上。让手工艺能获得体面的回报体现的是对手艺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