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课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活动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关键词:目标;活动;趣味性;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综合性学习”在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语文综合实践课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质量,孕育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下面我就对怎样上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浅谈几点看法:
  一、语文综合性实践课的内容设计应充满趣味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首先我们就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教师应立足课文,放眼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广泛涉猎相关的语文资料,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本中有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和其他学科知识获取资料,要让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亲身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
  二、语文综合性实践课应实现活动价值目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型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的激荡、事业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综合性实践课内容应多样化
  教材每一个单元都给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训练材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小学生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可以说,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我们曾经开展过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有以下几种类型:(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开故事会、办手抄报,表演課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等。(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如收集赏析优秀的广告词、影视歌曲,搜集整理酒泉风土人情故事材料,深入社区做“错别字普查”的社会调查等。(3)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4)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如现代汉语成语系列活动、语文楹联系列活动、唐诗宋词系列活动、格言集锦、谜语竞赛、诗朗诵等。(5)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服务于学生语文实践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语文综合性实践课,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没有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就没有方向,就不会发展,就不会有质量的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活动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多元评价,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调动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他们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与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探究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一蹴而就,老师们要慎作安排,要周密思考,注重细节,要恰当的分组,明确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由浅入深由动手到动脑,提升学生由表象到本质的情感认识上来,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了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J].河北大学,2010年
  [2]王建敏.“非指导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作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以载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中小学课本所选课文,其思想都是
期刊
摘要:目前一些老师上复习课,大多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复习时,老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是一个类型的题就可以练上几十个同样的题。  关键词:点滴;方向;目标;共享;成果  老师就学生平时不会做的题收集起来,再做几遍。整个复习过程,就是学生做题、集体对答案、再做、再核对的过程。老师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做题写得头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样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而且学生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读书;阅读兴趣;故事  阅读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在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但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自尊感,观察力等各方
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相对普高语文教学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升学压力,任意发挥教学艺术的空间更大,但这并不等于中职语文不重要,尤其是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更为重要。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和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思维训练,加强和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培养
期刊
在职业高中音乐教育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学会欣赏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而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
期刊
摘要:小学生对事物是存在很大好奇心的,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小学科学学科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科学;现状;对策  “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
期刊
摘要:審美教育意味着通过物质和精神等不同形式的美感,通过耳濡目染的渗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智慧以及心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有很多内容可以通过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方法和价值观。特别是新课改实施后,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应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认识美。本文我们将讨论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给学生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中心。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正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作者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引言:  在
期刊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会计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会计教师你是否有时感觉很无奈,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所以上课打不起精神,导致不想上课或无心听课。我们知道“消费者是上帝”,这是商界最尊崇的一句话。而教师的上帝何在?学生!若没有广大学生的支持和厚爱,就如同商人失去了消费者一般,终无立足之本
期刊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小朋友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小朋友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小朋友真正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能使小朋友听懂和理解音乐作品。  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