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机制和对策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05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总结提出了人员配置、组成结构、激励考核、管理人员技能要求等方面的问题,然后综合目前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希望能够对于绿色建筑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绿色产业 建筑工程
  建筑行业是一个科学技术含量、检验标准均较高的行业。目前,普通人才的需求已经渐渐达到饱和,目前需要的是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保持行业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绿色建筑行业来说非常地有必要。
  一、绿色建筑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人员水平不均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进步,绿色建筑这一新兴的建筑门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于绿色建筑行业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绿色建筑行业的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既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以迎接更多的市场挑战,也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例如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外语知识,甚至是公关知识。只有改掉目前许多管理人员一味追求效益,忽视学习和进步,长时间缺乏有效地学习和提升,尽管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却会和时代的发展脱节,跟不上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影响整个团队的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阻力。
  2.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作为新型的建筑门类,绿色建筑的理念有别于传统建筑,项目的初步设计时,设计师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的周围环境,包括光照、水源、风向等等,这对于建筑人员是一个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建筑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例如地理知识,材料知识,甚至是当地的人文风情也要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的项目中,大部分的建筑人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导致了很多建筑项目中出现了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团队的专业水平达不到项目的要求,低水平又缺少经验的人员比比皆是,人才的引进和调度上体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人员配置机制不科学。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转变是迅速的,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际的情况中,许多的工程项目都被过于流程化的处理了,甚至是在像绿色建筑这样个性化要求较高的项目中,人员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导致人员配置效率低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核心思想偏离项目主题等的状况时常发生,最后的项目成果千篇一律,没有特点甚至有漏洞和烂尾,对项目的收益和行业的形象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源于人员管理上的配置机制不科学。
  4.人员选拔标准不完善。尽管每个行业都会有一定的人员选拔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面对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依然一味的强调经验主义,不肯完善自己的用人标准和选拔制度,一定会影响到用人的质量,无法从技能、个性、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对人才进行考量,完成选人环节的综合评估,导致对人才的认识不足,在對其的任用上容易做出错误的决断,甚至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和闲置。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缺乏创新力和生命力,导致建筑人才市场的风险增大,竞争意识淡薄。
  5.人员激励制度有缺失。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酬激励制度的市场化作用不明显,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奋斗的动力,肆意的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的质量,除了经济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之外,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也不够及时,为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工作自身带给员工的精神激励也不够到位,具体体现在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对工作的环境感到厌倦等,影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员工缺少主人翁意识,无法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绩效考核的管理不科学,连管理层都忽视了绩效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导致绩效考核的目的与标准都不明确,考核的结果和影响也就自然不尽如人意了。
  二、绿色建筑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均衡管理人员的水平。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有效地措施之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集体培训,从目前的经验来看,集体培训能够让大家迅速的融入学习的环境中,以较快的速度更加高效的吸收新的知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采取集中培训还应该考虑到集中培训的方式,在项目内部对管理人员进行的培训,应该充分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建立与项目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另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让管理人员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集体意识,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团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优化专业人员的结构。建筑作为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并且质量检验水平也较高的行业,应该十分的重视团队内部专业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比重,适当的对普通人员和技能人员进行精简,适当的增加中高层人员的数目,提高团队的专业性,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工程的水准。形成灵活、流动的人才管理机制,及时的清除团队中的不合格人员,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引进适合的且具备真正能力的人,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3.完善人员的配置机制。由于绿色建筑行业独特的行业要求,使得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应该具备相应的前瞻性和规划性,管理人员应该合理的安排团队,让人员的配置更加的稳定和科学,防止由于人员流失而带来的重要岗位空缺,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开展。对于某些重要的岗位,更应该做好人员的预备培训工作,保证员工可以顺利的入职,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进行人员的分配时,要加以重视,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的遵守所在岗位的相关规定。此外,还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性格和特长,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保证纪律和工作质量的同时,让他的个人特点充分的得到发挥,形成不同项目风格,让绿色建筑工程更加的具有特色。
  3.明确人员筛选制度。当每个项目所需的人员数量和人员的技能要求确定之后,应该严格的按照标准去配备专业的团队,建筑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伟大工程,一定不能轻易的降低质量的标准,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因此在人员的选拔上一定要有强硬的标准,这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甚至是在项目计划确定之前就需要落实好一部分人才的配置,当团队中没有某一方面的相关人才时,应该及时的向外界进行招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管理每一位员工,保证其能够正确的理解工作的内容,并且在工作不断突破自己,创造出更加喜人的项目业绩。
  5.建立及时激励制度。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构建一个对于员工的长效激励制度,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以责任、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导向,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建筑企业的内部形成一套健全的考核激励制度。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文化和情感,激发员工对于项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利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绿色建筑行业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建筑行业也是一个要求较高的行业,普通人才的需求已经渐渐达到饱和,目前需要的是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以及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行业能够科学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胜.人力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机制与对策解析[J].施工企业管理,2008,06:84-86.
  [2]谭胜,蔡燕纬.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机制与对策解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8:36-37+16.
  [3]马有田.企业工程项目中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4]刘向阳.A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5]柴梦雯.新华英郡二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计时工资制度的情况下,呈现简单、重复劳动、技术含量较低、替代性强的岗位的劳动效率并未有所改变,且由于年功工资的逐年递增,呈现用工成本与岗位贡献不匹配的情况,在重新核定岗位职责范围、劳动效率、额定工时、定员的情况下,借助采用实习生替换的方式,对现有计时工资制度的岗位之一备料岗位,先行进行试点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工资改革 定员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一、背景  1.高工资成本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当前城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整个城市物流业的发展,还会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城市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进行简单分析。试图引入城市客运行业等模式解决城市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加强了我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更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就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 直接投资 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中国
期刊
摘 要: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和马斯洛研究的交叉点。本文立足人的需要理论,对马克思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探讨两种理论的区别,也探讨两种理论的聯系。一方面有利于从理论上确切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精髓,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人的需要理论。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关键词:人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 马斯洛  “需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创立唯物史观的始终,都对它进行了大量的
期刊
摘 要: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就是中国崛起之路,它是一幅宏大雄伟的发展蓝图,但同时充满了太多的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资本主义现代化,但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很大的弊端,中国只有突破了这些弊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意义举足轻重。  关键词: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化  现代世界历史经验表明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動下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创造出的新发展业态。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结合,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日益突出,并催生出新的发展模式。作为烟草行业的重要经济实体,卷烟工业企业物流应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物流资源,构建“互联网+降本增效”模式,推进物流进一步发展革新。  关键词:互联网+
期刊
摘 要:随着2016年福布斯全球企业排行榜的发布,中国的上市公司再一次获得了全球的瞩目。但是可以看到,福布斯以及大部分企业排行榜主要以企业的规模作为评价标准,而隐含在企业规模背后的效率与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体现。本文将从效率与结构两个方面,透过企业的排名,探索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并提出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 效率 效能 结构  一、企业排行榜揭示了什么  福布斯全球企业
期刊
摘 要:义乌外贸市场的转型升级,使得大量的中小型外贸公司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造成义乌市場上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本文在充分掌握和分析义乌市跨境电商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供给测结构调整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审视问题,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调整,提出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合理化政策和建议。探索一条适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变被动培养人才为主动,为义乌培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对生产性服务产业观念以及特征的界限,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集群的具体因素,并且概括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的五种模式。同时对某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实施调研,还合理的提出政府帮助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旨在确保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合理的保障。  关键词:生产性 服务行业集群 发展战略  生产性服务业有可以作为“生产者的服务行业”,具体是指为生产者的工业、农业、其它服务行业供应中间投入
期刊
摘 要: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从各方面掌控好风险管理措施,将企业成本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案的有效制定和实施,从计划阶段到实施一系列的过程中着重对企业的现存风险成本管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努力提升未来发展中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态势,将企业的发展推向全新的平台,带动企业未来的发展朝着新的可行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企业发展 风险成本管控 探究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的更多需要与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