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杭州巡展于2009年6月16日至7月5日期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巡展迎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中国文联副主席白庚胜、澳大利亚雕塑学会会长罗杰·麦克法兰、杭州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翁卫军、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处长杨治、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段喜臣先生等诸多嘉宾,接受了他们的祝贺,也向他们展示了杭城的品味与文化理想,为古雅诗意的西子湖平添几分当代文化气息。该巡展也是2009杭州西湖博览会的一个预热活动。
巡展是北京展的延续和新生,是一次雕塑与西湖的心灵交流。
说“延续”,因为巡展展出了遴选自北京展的150件雕塑作品,兼顾了“继古开今”“越界解构”“工艺复兴”“城市再造”“获奖作品专区”五大区域,承继了“中国动力”的社会理想,把生动、丰富、昭示了社会发展现状与潮流的当代雕塑作品推向更为广泛的人群。罗杰·麦克法兰在北京展的时候并没有到场,当他见到现场的雕塑作品时,不禁惊叹:“非常得丰富,有些作品很有趣。我回国之后一定要把这个展览带给我们的会员,向他们介绍我此次的所见所闻!”雕塑家李秀勤认为:“中国动力”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这个展览是年鉴展,因此需要兼顾到整体面貌的呈现,将来组委会还可以把这个主题继续深入下去,从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雕塑艺术创作上的内在的表达途径。她所指出的正是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所秉持的态度、所追求的方向。参加北京展的30余件国外雕塑作品悉数在杭州展出,引起了嘉宾和观众的极大兴趣。西湖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室的郭初民副主任谈到:杭州曾经办过一些雕塑展览活动,但是令年的年鉴展不大一样,一方面,我们对于如何将雕塑艺术运用到城市建设中的理解,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巡展作为西湖博览会下的一个活动,预示了西博会往国际化方向做进一步提升的决心。
然而,如果巡展只是总展的一个机械复制,那是准都可以做的事情。之所以说“新生”,因为既然到了另一个城市巡展,就必须使得展览与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展开对话,才能激荡出新的思路与观点,为这个城市的发展作出实际的推动。所以展览开幕前,组委会举行了以“雕塑与西湖”为主题的高层对话。来自国内外的雕塑家,杭州市政府有关管理人员及一些文化学者聚集在西湖的一条画舫上,围绕着“雕塑艺术如何融入以两湖为代表的杭州文化,并互相助益”进行一次“头脑风暴”。
这个对话活动由浙江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亚妮主持,参与人员包括钱绍武先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段喜臣秘书长,杭州市西博办郭初民副主任、《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闻文元处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朱炳仁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于小平副院长、中国台湾台北雕塑学会杨奉琛会长、杭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吕春生主席、《雕塑》杂志宋伟光副主编、中国美院雕塑系李秀勤教授,以及外宾罗杰·麦克法兰、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两奥及20余家新闻媒体的人员。
对话活动开始时,吕春生提出,在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杭州巡展开幕之前,大家在游览西湖美景的间时,就着杭州、西湖和雕塑的话题,为杭州的城市雕塑建设和公共艺术多出出主意、把把脉。
杭州这个城市的文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写意文化,她的审美情趣中氤氲着江南的湿气,浪漫、多情,恬淡。这一切文化的核心在于“西湖”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杭州没有西湖,那她和其余的江南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现代化的历程既带来进步,也抹杀了城市的个性。正因为“西湖”,杭州弥漫着强烈的气质。对一个有独特气质的城市而言,想要与一种新的文化和谐相处并发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做的不好,那就是画蛇添足。
杭州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文化理想的城市,从这几年它对西湖的整治就可以看出,她并不甘心于守旧,而渴望在新时代中再创造一些奇迹。据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的闻文元处长介绍:“市政府提出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整治西湖水质、扩大西湖水面、重建雷峰塔、引人‘印象西湖’项目、恢复清河坊老街等等举措,在充分展现西湖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环视西湖,找不到一根电线杆。为了避免对自然景色的破坏,它们全都被埋在了地底下。”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谈到杭州西湖和雕塑的关系时,他具体地点出:“西湖边上不适宜放更多的雕塑,因为西湖的人流量大,所以雕塑以少而精为宜。杭州的雕塑总体感觉缺少亮点。雕塑在美术里是‘重工业’,是最有影响力的。”他还提出了杭州雕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杭州的雕塑总体来说还是‘少了’和‘小了’。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这方面有冲击力的作品不多,反映杭州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还不够。”
关下杭州和西湖的历史文化,在座的专家都深有体会,并且一敛地认为发展雕塑艺术是“锦上添花”,但是需要多费思量,从本质层面去理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问题。
对于公共艺术,于小平副院长谈了他的见解:“在国内开始认真讨论公共艺术的概念,始于深圳,那时候还没有很多的公共艺术理论家,都是一些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讨论者发现,城市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单独的有壁画,雕塑、景观,但很难把一个城市需要的东西融在一起……公共艺术的出现需要两个背景,一个是当代艺术的出现,一个是对艺术的综合性要求。例如,刚开始有铜雕、石雕,后来出现了光,后来又有了水、雾、硬质的、软质的,它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和场景融合在一起了。人们研究这属于什么?这就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现象。但这是一个形式语占方面的东西。”随后于小平指出:“支撑它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人。二战以后,很多殖民地消亡,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大家发现艺术仍是为人服务的。现在政府重视在城市中建设‘市民广场’,因此专家的作用不能偏废,要尊重老百姓,把老百姓置于很重要的位置,要考虑怎样引导大众文化朝着更高层次健康发展。”他认为“西湖的雕塑可以融进去一些人文的因素,肖像的,与典故相结合的东西,也可以适当做一些抽象性的,实验性、前卫性的艺术作品。但是西湖的雕塑是小可能无休止地做下去的,一定要恰当,宁缺毋滥,少几个没关系,多了就难受了。杭州城里山水和都市有很明显的界限,都市里还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他总结说:“杭州的城市雕塑发展,一定要把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在里面,这才更有当代性,体现出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对此,朱炳仁先生也有同感,他认为“杭州现在存在一些现代雕塑,从历史中也留存下一些雕塑,这些雕塑是否可以和两湖和谐共存,并且是否可以长久传承下去,成为西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次他谈到:“西湖太美了,可能一百座雕塑里只有几件是为湖光增色的。所以雕塑家的努力就在于这里,是否可以创造出为湖光增色的作品。那些可有可无的,则没有意义。”他指出了西湖 目前的雕塑太少、太表面的问题,他认为应该积极地发展更多体现杭州自身文化品格与历史积淀的作品。
来自中国台湾的杨奉琛与大陆的雕塑家来往颇多,他的作品多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他在谈话中说道:“一切好的作品来自于大自然。”他甚至提议:“如果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湖必须要有雕塑,那么创作者先要长久地住在西湖,了解西湖,理解西湖,有感而发。”他主张立于东方的审美思想来创作,“东方的思想是读天、读地,然后得知人的渺小。读天,是从一个至高点去看待世界;读地,读地面上像西湖这样好的山水景色,我们从中有感而发。好的雕塑应该像哲学、像文学,像会说话的巨著,然后我们与环境呼应,用艺术去诠释它。理解西湖,我们可以读解古人的智慧,知道我们未来的方向。所以一件好的作品可以穿梭古今,创造未来。在身体与心灵上,我们的修养,我们对西湖的感受,可以产生出作品。”
在座的谈话引起了迪奥尼西奥先生的共鸣,谈到了传统、和谐,他说:“我的祖国意大利与中国非常相近。要在中意两国之间谈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迪奥尼西奥强调了“尊重雕塑”,并关注“雕塑所在的氛围”。他说:“我们必须尊重雕塑,特别是要关注雕塑所处的位置。放在杭州的雕塑,跟放在北京、上海、澳大利亚或者意大利的雕塑肯定是不一样的,它肯定要跟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果在杭州创作雕塑,必须考虑到杭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及历史的积淀……对我而言,雕塑的材质、形状、表现手法及其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关注雕塑所在的氛围。对各位提到的雕塑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这一点,我很赞同。我们尤其要关注雕塑的意境而不能做那些可有可无的雕塑。如果各位去意大利的话可以发现,意大利的雕塑对周围的风光是一种增色,它能够增加美感。当然在中国,我想很多地方,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区,雕塑也给名胜区增色不少。关键的一点,雕塑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应该增加自然的平衡与和谐。”除此之外,他还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中所存在的“复制”现状进行了批评,他提出:“今天我觉得中国面临的危机,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我们试图把别的地方的雕塑进行复制,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把加拿大、纽约、伊朗其他国家和地方的雕塑进行复制,我们应该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杭州应该开发出一种‘杭州模式’……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来看杭州开创了一个成功的雕塑发展模式。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
段喜臣秘书长在谈到城市雕塑的发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总的来讲,在整个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是很充分,而且各地域发展得不均衡。一方面很多专家担心大规模的城雕建设造成‘大跃进’的态势,但是和我们城市建设总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比较,发展不够充分。”接着他指出,“认识问题和经济发展水平问题”是影响城市雕塑发展的两大重要原因。“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对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引导,并扶持各个城市发展其特有模式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另外,通过艺术如何客观地表现历史事件和时代文化的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的事,决策者必须认识艺术规律、开拓思路、慎重考虑。
宋伟光副主编面对西湖中一座亭子,随口吟来“半桥水遮半桥烟,夜帆春水送美人。”因此他从城市文化定位展开思路:“我们不要把雕塑局限为一个作品放在一个空间里,雕塑是个软文化,软到可以把人化解掉。我注意到,杭州的公交车站,名字叫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车站名都非常文雅,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是把语言文化和情景文化相对应……杭州的文化定位应该是雅致文化,不要搞得波澜壮阔。钱江新城固然很好,但是它是硬化的,离人心很远。路面硬化,树荫很少,公共区域都没有一个板凳可以休憩。我们不太需要这样的文化状态,我们需要融合到心脏里的东西。雅致文化有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消遣型,这是从南宋以来一脉相承的。杭州作为休闲之都要把这一点把握好”。
李秀勤教授更为强调西湖文化自在的“写形、写意、写神”特点,“雕塑作品其实是一种历史记忆,任何雕塑的产生都是要经过时间的磨砺和历史的检验。我们当代艺术家要表现对当代西湖的认识,表现对西湖的时代感受,如果失去了这一点,那么我们今天对西湖的记录就是空白的。各个朝代下来,每个朝代都留下那么多诗词来描写西湖,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不写诗了吗?我们对西湖就没有认识、没有感慨了吗?我认为是有的。只要作为一个人,他会思考、会感受,他就会抒发他的情感。”并且李秀勤从“水”文化的角度建议杭州为西湖的雕塑建设举办专门的活动。
罗杰·麦克法兰则站在一个艺术家的立场谈到具体的创作思路,他说:“我觉得我来创作的话,这些雕塑必须是对自然风光的添加,或者说补充,不能让人工的雕塑占主导地位。很多人来到杭州,是为了欣赏漂亮的自然风光,雕塑可以为自然风光做一个补充。我会以比较抽象的方式,比如说,做一个自然的镜框,游客可以通过镜框来透视背后的优美的西湖风光。刚才有谈到雕塑应该与当地的文化传统保持一致,我觉得雕塑确实是要反映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当地人的具体风俗联系起来。”
在:对话期间,钱绍武先生的激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他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对于“雕塑和山水如何配合”发表了一番精彩的演讲,演讲内容见本刊“精彩点击”:《钱绍武先生关于“雕塑和西湖”的发言》。
另有诸多观点,在此不赘述。总体而言,“雕塑与西湖”的对话深入分析了杭州(西湖)文化的内在特质,从宏观层面提出“创建城市雕塑乃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模式”的建议,并且在操作层面提示了各种策略和案例,相信专家们的见解将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有助于建设一个“更高品质”的杭州。在西湖与雕塑对话活动的最后,郭初民进行了总结,本次巡展集合了国际上许多的优秀雕塑作品,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就雕塑本身而言,他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第一个是雕塑作品要合适,要与大环境相融合相和谐;二是雕塑作品要独特;三是雕塑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积淀。”他具体说道:“在杭州这座城市,不同区域,雕塑的要求也截然不同。比如西湖的周边,西湖已经是浑然天成的完满的作品,是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典范。在这样的作品面前,雕塑不应该再作为一个主体来建设,而应该是锦上添花。”考虑到近几年杭州有着较快的建设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指出:“一些新建设的区域,它的历史积淀、人文积淀、景观方面都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做雕塑就要注重它的主体性,像中国画的‘补白’,逐渐把建筑和景观不足的部分,用雕塑弥补得更加完满。这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不管是雕塑的设计和创作,还是政府对雕塑建设的指导,都不应该急功近利。创作者需要发挥很长的时间对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有较深的判断和了解。”另外,他还谈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从他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杭州有信心有决心去打造一个雕塑艺术的平台。
现在,对话内容已经被整编成一个电视节目并通过电视台对公众发布,相信此举可以推动雕塑艺术进一步走人民众的日常生活。正如范伟民社长在对话时,从巡展本身出发提出的“雕塑与老百姓互动的问题”,他认为:这次巡展虽然规模不如北京的大,但是展览地点位于西湖景区内,并且是一种开放式的形态,具备了很好的互动性。而雕塑只有让大众认知,能够解读欣赏,才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本质性的作用。
的确,无论是发展城市,还是发展文化艺术,都不能脱离了“人”的本位。办展览也好,开论坛也罢,作为组织者,当我们在听着专家们谈到一些根本问题之时,千万也别忘了反省自己的组织工作,是不是有的放矢,是不是有结合实际的创新,是不是真正去做一些对社会和民众有益的事情。
无论如何,只有抛却浮华与骄傲,在坦诚相对的理解和尊重中,雕塑与西湖才能缔造美好的姻缘。
巡展是北京展的延续和新生,是一次雕塑与西湖的心灵交流。
说“延续”,因为巡展展出了遴选自北京展的150件雕塑作品,兼顾了“继古开今”“越界解构”“工艺复兴”“城市再造”“获奖作品专区”五大区域,承继了“中国动力”的社会理想,把生动、丰富、昭示了社会发展现状与潮流的当代雕塑作品推向更为广泛的人群。罗杰·麦克法兰在北京展的时候并没有到场,当他见到现场的雕塑作品时,不禁惊叹:“非常得丰富,有些作品很有趣。我回国之后一定要把这个展览带给我们的会员,向他们介绍我此次的所见所闻!”雕塑家李秀勤认为:“中国动力”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这个展览是年鉴展,因此需要兼顾到整体面貌的呈现,将来组委会还可以把这个主题继续深入下去,从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雕塑艺术创作上的内在的表达途径。她所指出的正是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所秉持的态度、所追求的方向。参加北京展的30余件国外雕塑作品悉数在杭州展出,引起了嘉宾和观众的极大兴趣。西湖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室的郭初民副主任谈到:杭州曾经办过一些雕塑展览活动,但是令年的年鉴展不大一样,一方面,我们对于如何将雕塑艺术运用到城市建设中的理解,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巡展作为西湖博览会下的一个活动,预示了西博会往国际化方向做进一步提升的决心。
然而,如果巡展只是总展的一个机械复制,那是准都可以做的事情。之所以说“新生”,因为既然到了另一个城市巡展,就必须使得展览与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展开对话,才能激荡出新的思路与观点,为这个城市的发展作出实际的推动。所以展览开幕前,组委会举行了以“雕塑与西湖”为主题的高层对话。来自国内外的雕塑家,杭州市政府有关管理人员及一些文化学者聚集在西湖的一条画舫上,围绕着“雕塑艺术如何融入以两湖为代表的杭州文化,并互相助益”进行一次“头脑风暴”。
这个对话活动由浙江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亚妮主持,参与人员包括钱绍武先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段喜臣秘书长,杭州市西博办郭初民副主任、《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闻文元处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朱炳仁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于小平副院长、中国台湾台北雕塑学会杨奉琛会长、杭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吕春生主席、《雕塑》杂志宋伟光副主编、中国美院雕塑系李秀勤教授,以及外宾罗杰·麦克法兰、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两奥及20余家新闻媒体的人员。
对话活动开始时,吕春生提出,在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杭州巡展开幕之前,大家在游览西湖美景的间时,就着杭州、西湖和雕塑的话题,为杭州的城市雕塑建设和公共艺术多出出主意、把把脉。
杭州这个城市的文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写意文化,她的审美情趣中氤氲着江南的湿气,浪漫、多情,恬淡。这一切文化的核心在于“西湖”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杭州没有西湖,那她和其余的江南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现代化的历程既带来进步,也抹杀了城市的个性。正因为“西湖”,杭州弥漫着强烈的气质。对一个有独特气质的城市而言,想要与一种新的文化和谐相处并发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做的不好,那就是画蛇添足。
杭州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文化理想的城市,从这几年它对西湖的整治就可以看出,她并不甘心于守旧,而渴望在新时代中再创造一些奇迹。据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的闻文元处长介绍:“市政府提出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整治西湖水质、扩大西湖水面、重建雷峰塔、引人‘印象西湖’项目、恢复清河坊老街等等举措,在充分展现西湖原有风貌和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环视西湖,找不到一根电线杆。为了避免对自然景色的破坏,它们全都被埋在了地底下。”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谈到杭州西湖和雕塑的关系时,他具体地点出:“西湖边上不适宜放更多的雕塑,因为西湖的人流量大,所以雕塑以少而精为宜。杭州的雕塑总体感觉缺少亮点。雕塑在美术里是‘重工业’,是最有影响力的。”他还提出了杭州雕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杭州的雕塑总体来说还是‘少了’和‘小了’。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这方面有冲击力的作品不多,反映杭州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还不够。”
关下杭州和西湖的历史文化,在座的专家都深有体会,并且一敛地认为发展雕塑艺术是“锦上添花”,但是需要多费思量,从本质层面去理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问题。
对于公共艺术,于小平副院长谈了他的见解:“在国内开始认真讨论公共艺术的概念,始于深圳,那时候还没有很多的公共艺术理论家,都是一些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讨论者发现,城市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单独的有壁画,雕塑、景观,但很难把一个城市需要的东西融在一起……公共艺术的出现需要两个背景,一个是当代艺术的出现,一个是对艺术的综合性要求。例如,刚开始有铜雕、石雕,后来出现了光,后来又有了水、雾、硬质的、软质的,它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和场景融合在一起了。人们研究这属于什么?这就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现象。但这是一个形式语占方面的东西。”随后于小平指出:“支撑它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人。二战以后,很多殖民地消亡,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大家发现艺术仍是为人服务的。现在政府重视在城市中建设‘市民广场’,因此专家的作用不能偏废,要尊重老百姓,把老百姓置于很重要的位置,要考虑怎样引导大众文化朝着更高层次健康发展。”他认为“西湖的雕塑可以融进去一些人文的因素,肖像的,与典故相结合的东西,也可以适当做一些抽象性的,实验性、前卫性的艺术作品。但是西湖的雕塑是小可能无休止地做下去的,一定要恰当,宁缺毋滥,少几个没关系,多了就难受了。杭州城里山水和都市有很明显的界限,都市里还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他总结说:“杭州的城市雕塑发展,一定要把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在里面,这才更有当代性,体现出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对此,朱炳仁先生也有同感,他认为“杭州现在存在一些现代雕塑,从历史中也留存下一些雕塑,这些雕塑是否可以和两湖和谐共存,并且是否可以长久传承下去,成为西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次他谈到:“西湖太美了,可能一百座雕塑里只有几件是为湖光增色的。所以雕塑家的努力就在于这里,是否可以创造出为湖光增色的作品。那些可有可无的,则没有意义。”他指出了西湖 目前的雕塑太少、太表面的问题,他认为应该积极地发展更多体现杭州自身文化品格与历史积淀的作品。
来自中国台湾的杨奉琛与大陆的雕塑家来往颇多,他的作品多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他在谈话中说道:“一切好的作品来自于大自然。”他甚至提议:“如果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湖必须要有雕塑,那么创作者先要长久地住在西湖,了解西湖,理解西湖,有感而发。”他主张立于东方的审美思想来创作,“东方的思想是读天、读地,然后得知人的渺小。读天,是从一个至高点去看待世界;读地,读地面上像西湖这样好的山水景色,我们从中有感而发。好的雕塑应该像哲学、像文学,像会说话的巨著,然后我们与环境呼应,用艺术去诠释它。理解西湖,我们可以读解古人的智慧,知道我们未来的方向。所以一件好的作品可以穿梭古今,创造未来。在身体与心灵上,我们的修养,我们对西湖的感受,可以产生出作品。”
在座的谈话引起了迪奥尼西奥先生的共鸣,谈到了传统、和谐,他说:“我的祖国意大利与中国非常相近。要在中意两国之间谈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迪奥尼西奥强调了“尊重雕塑”,并关注“雕塑所在的氛围”。他说:“我们必须尊重雕塑,特别是要关注雕塑所处的位置。放在杭州的雕塑,跟放在北京、上海、澳大利亚或者意大利的雕塑肯定是不一样的,它肯定要跟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果在杭州创作雕塑,必须考虑到杭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及历史的积淀……对我而言,雕塑的材质、形状、表现手法及其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关注雕塑所在的氛围。对各位提到的雕塑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这一点,我很赞同。我们尤其要关注雕塑的意境而不能做那些可有可无的雕塑。如果各位去意大利的话可以发现,意大利的雕塑对周围的风光是一种增色,它能够增加美感。当然在中国,我想很多地方,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区,雕塑也给名胜区增色不少。关键的一点,雕塑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应该增加自然的平衡与和谐。”除此之外,他还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中所存在的“复制”现状进行了批评,他提出:“今天我觉得中国面临的危机,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我们试图把别的地方的雕塑进行复制,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把加拿大、纽约、伊朗其他国家和地方的雕塑进行复制,我们应该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杭州应该开发出一种‘杭州模式’……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来看杭州开创了一个成功的雕塑发展模式。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
段喜臣秘书长在谈到城市雕塑的发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总的来讲,在整个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是很充分,而且各地域发展得不均衡。一方面很多专家担心大规模的城雕建设造成‘大跃进’的态势,但是和我们城市建设总量、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比较,发展不够充分。”接着他指出,“认识问题和经济发展水平问题”是影响城市雕塑发展的两大重要原因。“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对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引导,并扶持各个城市发展其特有模式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另外,通过艺术如何客观地表现历史事件和时代文化的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的事,决策者必须认识艺术规律、开拓思路、慎重考虑。
宋伟光副主编面对西湖中一座亭子,随口吟来“半桥水遮半桥烟,夜帆春水送美人。”因此他从城市文化定位展开思路:“我们不要把雕塑局限为一个作品放在一个空间里,雕塑是个软文化,软到可以把人化解掉。我注意到,杭州的公交车站,名字叫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车站名都非常文雅,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是把语言文化和情景文化相对应……杭州的文化定位应该是雅致文化,不要搞得波澜壮阔。钱江新城固然很好,但是它是硬化的,离人心很远。路面硬化,树荫很少,公共区域都没有一个板凳可以休憩。我们不太需要这样的文化状态,我们需要融合到心脏里的东西。雅致文化有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消遣型,这是从南宋以来一脉相承的。杭州作为休闲之都要把这一点把握好”。
李秀勤教授更为强调西湖文化自在的“写形、写意、写神”特点,“雕塑作品其实是一种历史记忆,任何雕塑的产生都是要经过时间的磨砺和历史的检验。我们当代艺术家要表现对当代西湖的认识,表现对西湖的时代感受,如果失去了这一点,那么我们今天对西湖的记录就是空白的。各个朝代下来,每个朝代都留下那么多诗词来描写西湖,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不写诗了吗?我们对西湖就没有认识、没有感慨了吗?我认为是有的。只要作为一个人,他会思考、会感受,他就会抒发他的情感。”并且李秀勤从“水”文化的角度建议杭州为西湖的雕塑建设举办专门的活动。
罗杰·麦克法兰则站在一个艺术家的立场谈到具体的创作思路,他说:“我觉得我来创作的话,这些雕塑必须是对自然风光的添加,或者说补充,不能让人工的雕塑占主导地位。很多人来到杭州,是为了欣赏漂亮的自然风光,雕塑可以为自然风光做一个补充。我会以比较抽象的方式,比如说,做一个自然的镜框,游客可以通过镜框来透视背后的优美的西湖风光。刚才有谈到雕塑应该与当地的文化传统保持一致,我觉得雕塑确实是要反映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当地人的具体风俗联系起来。”
在:对话期间,钱绍武先生的激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他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对于“雕塑和山水如何配合”发表了一番精彩的演讲,演讲内容见本刊“精彩点击”:《钱绍武先生关于“雕塑和西湖”的发言》。
另有诸多观点,在此不赘述。总体而言,“雕塑与西湖”的对话深入分析了杭州(西湖)文化的内在特质,从宏观层面提出“创建城市雕塑乃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模式”的建议,并且在操作层面提示了各种策略和案例,相信专家们的见解将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有助于建设一个“更高品质”的杭州。在西湖与雕塑对话活动的最后,郭初民进行了总结,本次巡展集合了国际上许多的优秀雕塑作品,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就雕塑本身而言,他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第一个是雕塑作品要合适,要与大环境相融合相和谐;二是雕塑作品要独特;三是雕塑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积淀。”他具体说道:“在杭州这座城市,不同区域,雕塑的要求也截然不同。比如西湖的周边,西湖已经是浑然天成的完满的作品,是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典范。在这样的作品面前,雕塑不应该再作为一个主体来建设,而应该是锦上添花。”考虑到近几年杭州有着较快的建设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指出:“一些新建设的区域,它的历史积淀、人文积淀、景观方面都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做雕塑就要注重它的主体性,像中国画的‘补白’,逐渐把建筑和景观不足的部分,用雕塑弥补得更加完满。这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不管是雕塑的设计和创作,还是政府对雕塑建设的指导,都不应该急功近利。创作者需要发挥很长的时间对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有较深的判断和了解。”另外,他还谈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从他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杭州有信心有决心去打造一个雕塑艺术的平台。
现在,对话内容已经被整编成一个电视节目并通过电视台对公众发布,相信此举可以推动雕塑艺术进一步走人民众的日常生活。正如范伟民社长在对话时,从巡展本身出发提出的“雕塑与老百姓互动的问题”,他认为:这次巡展虽然规模不如北京的大,但是展览地点位于西湖景区内,并且是一种开放式的形态,具备了很好的互动性。而雕塑只有让大众认知,能够解读欣赏,才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本质性的作用。
的确,无论是发展城市,还是发展文化艺术,都不能脱离了“人”的本位。办展览也好,开论坛也罢,作为组织者,当我们在听着专家们谈到一些根本问题之时,千万也别忘了反省自己的组织工作,是不是有的放矢,是不是有结合实际的创新,是不是真正去做一些对社会和民众有益的事情。
无论如何,只有抛却浮华与骄傲,在坦诚相对的理解和尊重中,雕塑与西湖才能缔造美好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