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历史课堂气氛的因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一直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是社会文明承传的舞台。为了发挥课堂的导向、激励、陶冶、益智等正向功能,我们应关注课堂,构建一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教师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1.1 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对教学班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影响很大。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师总是安排课堂活动的总指挥,教师叫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得做什么。因此,性情乐观开朗,易于相处的老师必然能够贴近学生,创造谐调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教师相对较难调动学生情绪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带进教室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态度直接关系到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可以创造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世界英语教师协会前主席先生认为良好的教态应有以下特征:自信、自控,灵活应变、有目标、有计划,信守诺言、有学术见解,能与人文流、自尊、自爱,不轻易失去勇气。总之,教师的教风教态是形成优良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教师的威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和威信影响着课堂组织的顺利与否。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对某人的较高的评价,往往伴随着肯定、赞许、羡慕等积极的情感,而较低的评价则伴随着厌烦、不满、轻视等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尊敬、喜爱一个教师,欢迎他来上课,这表明这个教师平时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他在学生的心中有威信。在学院中享有威信的教师,其言行为学生所信服,他传授的知识,学生确信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学、志于学,因而,必然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学生乐于接近他,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指导,这很有助于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营造。
  1.3 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情趣。教师的威信,对于营造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有帮助的,但这仅是一个有利条件,而并不能完全决定一堂课的气氛。要借此条件去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还与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抱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有关,即教师上课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什么样的形象。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2 历史知识的难度
  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学生集体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课堂中与学生认识活动的困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学内容过深,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虽努力而无收获,那他们就会失去信心,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致的下降,产生厌恶、失望的课堂情绪。但是,如果教学内容过浅,难度太小,稍经教师解释就一目了然,那学生又会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情趣,势必会产生精力分散、无所事事、精神懈怠的局面。所以,教学内容的难度一定要适中。教学内容的难度标准,是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和认识的快乐。为了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我们所作的各种努力都很必要,但只有因知识本身而产生的学生积极情绪才是深刻的。
  3 课堂上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自己不顺心的事,不要在学生面前表露。学生见到教师可亲可敬,笑容满面,感受到教师的热诚,心理愉悦,就会出现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新颖、科学,教学结构是否严密,对内容的表述是否形象、生动、具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等都会影响知识的可信度。另外,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媒体、风格等构成的传播方式也会制约信息的可接受度。只有当学生认为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是可信的、可接受的,他们的课堂心理状态才会是积极的、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才会是和谐的。因此,教师对所传递知识的准备、对传递途径方法的处理应该成为课堂心理气氛调控的重要环节。如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应难易适度,即应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课堂心理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缓慢的艺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的,它有自己的规律,没有一蹴而就。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同的个体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存在多样性,这就要求老师耐心、细心地去了解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在转化后进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学习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进行转化,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1 用新颖的教法诱发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
期刊
【摘 要】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由写一段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渡的阶段,既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继续,又是高年级整篇作文训练的准备,所以,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遵循从“说到写”,从句到段,进而到篇。通过创设情境,做游戏,使学生立足生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多种方式的修改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打开学生的写作之门。  【关键词】 遵循规律 留心生活 激发兴趣 学会修改
期刊
一说作文,大部分学生就谈文色变,觉着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找准抓手。作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抓手,学生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  1 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1.1 多样化命题。作文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富有创造性,要注意做到符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认知的实
期刊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德育课程的实施,对中职生进行基本的职业生涯教育,礼仪、道德、法律规范教育,经济政治社会基础知识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教育。从内容上看,这都是中职生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实际操作来看,落实这些内容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怎样适应课改的要求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形势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每个德育老师面临的紧迫课题。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员自主参与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几点看法,为同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士官学员 自主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今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员往往随着教员的提问和讲授团团转,被动应付,接受性地学习,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想建立一种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大力发展,教育也正向国际化接轨,英语在生活和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与机械的运用,他们需要的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体会。  1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自觉的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1
期刊
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因此,培养有道德、有人格的公民,才是教育的第一宗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坚韧不拔的毅力,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内容尤为重要,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尝试。  1 课堂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  课
期刊
【摘 要】 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摄影行业也不得不经历一场科技革命的阵痛——由传统摄影向数码摄影转变;在商业摄影领域,这种转变的趋势尤其突出,主要在于高像素的数码相机相比传统相机所具有的更大性优势。通过对比传统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差异,从而对数码摄影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了解其在商业摄影领域的一些较新技术的应用,了解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较不同的摄影创作方式。在当代数字时代
期刊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成败,来源于会计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来源于有效监督体系的确立。在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眼下中国在会计监督体系方面有着诸多不足和弊端,在会计监督中体系建设不到位、资金管理存在漏洞以及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弱化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对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1 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缺点  1.1 不能清楚地监督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与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