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高中生而言,合作学习方式运用较少,而高中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给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互相进步。
一、学情分析
《长相思》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第五篇诗歌,这首诗歌在内容上没有多大难点,其表层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但其中作者通过环境的渲染,以及寥寥数语背后反映出的征程的艰辛,以此表达出内心的深切感受,是学生比较难体会的。高中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已经有较系统的感知,但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内心对诗歌情感的共鸣是学习这首诗歌的关键。除此之外,《长相思》既不是必修课文,又不是选修课文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这首诗歌的解析和体悟。同时,教师可借此机会检验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切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
(一)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
(二)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长相思》的图片(图片打印出来备用)和感伤低沉的纯音乐,准备一张四开的白纸。
(三)提前了解诗人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事迹、诗人写此诗时的经历,以及整个社会大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融情于声,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活动一:三读诗歌,为诗歌配备合适的背景音乐。
1.一读诗歌,读通读顺。在小组成员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基本的字词和断句问题(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一字不错、正确断句。)。
2.二读诗歌,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小组讨论,确定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
3.三读诗歌,小组之间交换事前准备好的纯音乐,并从中选取最适合的一首作为本诗的背景音乐。
4.分享交流,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诗配音乐作品,全班选出最适合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首先,设计这个活动是基于对学生基础语文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对于高中生,不必过分关注字词断句的能力,因为他们基本能够理解课文材料的内容,也基本知道通过各种途径,如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这些简单问题,因此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信任完成这个任务,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使个人优势最大化,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主动合作交流和接受合作分享,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很有益处的。再次,对于一首诗歌的情感基调的正确把握是学习和理解它的基础,而“读”是理解诗歌最好的方法,因此让学生通过一读再读的方式,一步步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而确定诗歌的感情基调。除此之外,音乐同样是传递情感的方式之一,让学生自由选择配乐是为了考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总之,整个活动是围绕“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一阶段目标设计的。)
(二)融情于景,时空变换间感受诗人的愁思。
活动二:利用搜集的图片拼贴出符合诗歌意境的贴图。
1.小组分工合作,将诗中所提到的景物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归纳总结。
2.小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准备的有关《长相思》的图片,将图中的景物一一剪裁下来作为贴图素材。
3.小组成员合作,将剪裁下来的贴图按照诗中所写及自己的理解安排好位置贴好,没有的素材可以自行画上,贴图为此诗配图。
4.分享交流,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配图并说明搭配理由,全班根据诗歌内容选出最合适的背景图。
(设计意图:首先,这首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出真切的情感,读者在读此诗时可以很轻易地根据诗中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但这个画面是抽象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将它具象成一幅画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分享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其次,研究表明,好的课文插图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为诗歌配插图其实是为了锻炼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这样的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程度,同时让学生评价,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需要从旁协助。)
(三)融情于心,角色扮演间体悟思乡的真切。
活动三:假设你是纳兰性德,这首诗正是你写给(父亲、母亲、妻子、孩子、朋友、故乡……)的一封信,而你的同组成员扮演的角色正是你在想念的人,请你用你所理解的情感对他(她)念出这封信,看看你在想念的人会对你说什么。
1.小组成员分好角色,一个纳兰性德,其他人可选择活动要求中的角色,也可有符合情境的新角色。
2.扮演纳兰性德的学生对不同角色的同组成员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听者给“纳兰性德”回信。
3.将自己的角色体验感悟记录下来,作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角色体验是一种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的方法,通过扮演诗人或者诗中角色,学生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体会诗歌更深层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刚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主玉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
[3]王芙蓉,刘悦.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科普教育,2015,(11).
[4]孙倩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基金项目:2015年度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X15A002)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给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互相进步。
一、学情分析
《长相思》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第五篇诗歌,这首诗歌在内容上没有多大难点,其表层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但其中作者通过环境的渲染,以及寥寥数语背后反映出的征程的艰辛,以此表达出内心的深切感受,是学生比较难体会的。高中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已经有较系统的感知,但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内心对诗歌情感的共鸣是学习这首诗歌的关键。除此之外,《长相思》既不是必修课文,又不是选修课文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这首诗歌的解析和体悟。同时,教师可借此机会检验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切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
(一)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6-8人。
(二)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长相思》的图片(图片打印出来备用)和感伤低沉的纯音乐,准备一张四开的白纸。
(三)提前了解诗人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事迹、诗人写此诗时的经历,以及整个社会大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融情于声,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活动一:三读诗歌,为诗歌配备合适的背景音乐。
1.一读诗歌,读通读顺。在小组成员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基本的字词和断句问题(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一字不错、正确断句。)。
2.二读诗歌,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小组讨论,确定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
3.三读诗歌,小组之间交换事前准备好的纯音乐,并从中选取最适合的一首作为本诗的背景音乐。
4.分享交流,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诗配音乐作品,全班选出最适合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首先,设计这个活动是基于对学生基础语文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对于高中生,不必过分关注字词断句的能力,因为他们基本能够理解课文材料的内容,也基本知道通过各种途径,如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这些简单问题,因此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信任完成这个任务,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使个人优势最大化,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主动合作交流和接受合作分享,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很有益处的。再次,对于一首诗歌的情感基调的正确把握是学习和理解它的基础,而“读”是理解诗歌最好的方法,因此让学生通过一读再读的方式,一步步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而确定诗歌的感情基调。除此之外,音乐同样是传递情感的方式之一,让学生自由选择配乐是为了考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总之,整个活动是围绕“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一阶段目标设计的。)
(二)融情于景,时空变换间感受诗人的愁思。
活动二:利用搜集的图片拼贴出符合诗歌意境的贴图。
1.小组分工合作,将诗中所提到的景物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归纳总结。
2.小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准备的有关《长相思》的图片,将图中的景物一一剪裁下来作为贴图素材。
3.小组成员合作,将剪裁下来的贴图按照诗中所写及自己的理解安排好位置贴好,没有的素材可以自行画上,贴图为此诗配图。
4.分享交流,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配图并说明搭配理由,全班根据诗歌内容选出最合适的背景图。
(设计意图:首先,这首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出真切的情感,读者在读此诗时可以很轻易地根据诗中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但这个画面是抽象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将它具象成一幅画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分享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其次,研究表明,好的课文插图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为诗歌配插图其实是为了锻炼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这样的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程度,同时让学生评价,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需要从旁协助。)
(三)融情于心,角色扮演间体悟思乡的真切。
活动三:假设你是纳兰性德,这首诗正是你写给(父亲、母亲、妻子、孩子、朋友、故乡……)的一封信,而你的同组成员扮演的角色正是你在想念的人,请你用你所理解的情感对他(她)念出这封信,看看你在想念的人会对你说什么。
1.小组成员分好角色,一个纳兰性德,其他人可选择活动要求中的角色,也可有符合情境的新角色。
2.扮演纳兰性德的学生对不同角色的同组成员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听者给“纳兰性德”回信。
3.将自己的角色体验感悟记录下来,作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角色体验是一种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的方法,通过扮演诗人或者诗中角色,学生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体会诗歌更深层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刚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主玉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
[3]王芙蓉,刘悦.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科普教育,2015,(11).
[4]孙倩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基金项目:2015年度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X15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