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置悬念是设疑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悬念是引起人们对事物关注的情境,置身于这种情境,学生从中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
一、课始设“悬”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置悬念最多的机会是一节课的开头,悬念设于课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悬”,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例如:上《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把一个小试管套在一个装有水的大试管中,然后把试管口朝下,当看到小试管会上升时,学生无不感到好奇,然后教师设疑,是什么原因导致小试管没有下落而上升呢?这种质疑,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导入新课:“学完这一节课后,你们就会得到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受于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二、课中设“悬”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往往一堂课中间这段是学生思维较为疲惫,注意力较为分散的时间。因为这时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了解了不少,经过习题的反复练习身心也比较疲惫。此时如果教师能象小品一样抛出一个包袱设置一个悬念,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拉回到课堂中来,课堂效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力”这一节课时,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后,可紧接着设疑:1.假如物体间不接触,是否也发生力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2.把磁铁靠近(但不接触)铁钉,铁钉将发生什么变化?3.钩码放手后,钩码将发生什么变化?4.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设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在学生懂得了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后,进一步问:“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吗?”教师继续演示:将两个小球紧靠,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去其中一只球,另一只球静止,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存在至少有两个物体且相互作用,跟是否接触无关。这时部分学生觉得已完全理解了力的概念,注意力开始分散,看到这一现象,教师继续设疑:力作用在物体上,对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人推小球,球将发生什么变化?2.运动的小车遇到木块会发生什么变化?3.人拉弹簧,弹簧将发生什么变化?4.钩码压海绵,海绵将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按这样的思维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把每一问题要答的内容连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条理性很强的短文,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认识。
三、课尾设“悬”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俗话说:“编筐编蒌,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课尾设悬是指在每节课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使其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魅力,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完密度的概念后,若出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趣味性练习题:商店的售货员由于一时找不到盛油的勺子,而给一位顾客用盛酱油的勺子盛了500克菜油,顾客说:“你把我的油盛少了,这些油不满500克。”售货员却不高兴地说:“我用500克的勺子给你盛得满满的,怎么会不够500克呢?那么到底油盛够500克没有呢?”通过这激疑性问题的讨论解答,既活跃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又复习巩固了新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可“一石激起千重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课堂效率。但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切忌设“悬”过难或过易。同时,设“悬”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及时给予评价,这样,就可使教师的悬疑落到实处,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一、课始设“悬”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置悬念最多的机会是一节课的开头,悬念设于课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悬”,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例如:上《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把一个小试管套在一个装有水的大试管中,然后把试管口朝下,当看到小试管会上升时,学生无不感到好奇,然后教师设疑,是什么原因导致小试管没有下落而上升呢?这种质疑,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导入新课:“学完这一节课后,你们就会得到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受于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二、课中设“悬”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往往一堂课中间这段是学生思维较为疲惫,注意力较为分散的时间。因为这时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了解了不少,经过习题的反复练习身心也比较疲惫。此时如果教师能象小品一样抛出一个包袱设置一个悬念,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拉回到课堂中来,课堂效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力”这一节课时,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后,可紧接着设疑:1.假如物体间不接触,是否也发生力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2.把磁铁靠近(但不接触)铁钉,铁钉将发生什么变化?3.钩码放手后,钩码将发生什么变化?4.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设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在学生懂得了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后,进一步问:“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吗?”教师继续演示:将两个小球紧靠,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去其中一只球,另一只球静止,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存在至少有两个物体且相互作用,跟是否接触无关。这时部分学生觉得已完全理解了力的概念,注意力开始分散,看到这一现象,教师继续设疑:力作用在物体上,对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人推小球,球将发生什么变化?2.运动的小车遇到木块会发生什么变化?3.人拉弹簧,弹簧将发生什么变化?4.钩码压海绵,海绵将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按这样的思维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把每一问题要答的内容连缀在一起就是一篇条理性很强的短文,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认识。
三、课尾设“悬”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俗话说:“编筐编蒌,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课尾设悬是指在每节课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使其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魅力,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完密度的概念后,若出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趣味性练习题:商店的售货员由于一时找不到盛油的勺子,而给一位顾客用盛酱油的勺子盛了500克菜油,顾客说:“你把我的油盛少了,这些油不满500克。”售货员却不高兴地说:“我用500克的勺子给你盛得满满的,怎么会不够500克呢?那么到底油盛够500克没有呢?”通过这激疑性问题的讨论解答,既活跃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又复习巩固了新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可“一石激起千重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课堂效率。但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切忌设“悬”过难或过易。同时,设“悬”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及时给予评价,这样,就可使教师的悬疑落到实处,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