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HR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有创造力的人才非常好管理。只要让他认识到,他和组织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就可以了。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外界推广公司的创造力形象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在内部提升公司的创造力形象。我们要积极地告诉员工:公司是支持、鼓励创造力文化的,同时希望有创新的人才为我们工作。
  
  如何吸引有创造力的人才
  
  那么我们在招募员工的时候,如何来测试员工是否有创造力呢?
  下面这个故事是有关世界上第一个意识到创造力是多么重要的组织,它就是美国空军。
  二战时,美国空军招募了很多高智商的学员,但是他们都牺牲了。这是为什么?后来美国空军发现,当他们问学员:当你飞越德国的时候,德军向你射击你怎么办?学员们都回答了教科书上的正确答案,就是飞到云层的上面,这样德军看不到我们了。但是最后学员们还是牺牲了,为什么?因为德军也有同样的教科书,德军就在云层上等着呢!这时美国空军发现他们不需要招募那些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学员,他们是需要能给出另外答案的学员。比如:回答可以飞得很低、很快,或者飞得比德军的飞机还高等等。
  于是美军在招募新兵的时候开始做有创造力的测验。比如:“给我一些例子,你能用砖做什么?”大家在招募新员工的时候也可以用同样的测验。
  
  如何留住有创造力的人才?
  
  在我所见到过的各大型公司之中,有创造力的人都非常憎恨规章制度。瑞典邮局是瑞典最大的企业,员工达到3.5万。这个邮局招募了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HR经理,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瑞典邮局所有的规章制度,并打印出来。这些纸摞起来有1.6米。这些资料是每一名新员工必读的资料。但是大家知道,没有人能把1.6米高的资料读完。
  于是这位HR经理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把1.6米的高度降低到80厘米,他真的这么做了,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另外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瑞典公司是宜家。它发给每个新入职的员工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只有9项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但在其中,有3项是和创造力有关的。
  有人问有创造力的人才好不好管理?我的答案是非常好管理,只要你把有创造力的人才吸收到组织当中,然后让他认识到:他和组织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就可以了。
  
  如何提升员工的创造力?
  
  我们吸引并留住了创新的人才之后,最主要是提高团队内部的创造力。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多数的人并不具备这种创新能力。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当时我在斯里兰卡度假,有一天早上我哥哥到游泳池去游泳。一般来说,在游泳池里游泳就是顺着长的那一边前后游,但那时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泳池的一半还在楼的阴影里,所以我哥哥就决定左右游。
  当时有一个人坐在泳池的旁边很气愤地指责我哥哥的游泳方向不对。我哥哥说:“我没有影响任何人。”那个人说:“你在影响我!”然后我哥哥只好又回到原来的游泳方式。但我哥哥突然问自己:这个德国人算老几,凭什么告诉我怎么游呢?然后我哥哥又开始横向游,甚至开始花样游!
  这让我想到:在企业里,很多员工和我哥哥没有两样,他们也是希望有所创新,但每当这个时候,老是有经理、或者是上层告诉他:你不应该这样做。作为HR经理人,应该使我们自己和公司的高层意识到:不仅仅是那些研发部门的人,高层经理人也应该具有这种创造能力。我们应该把培训关注的重点放在提升员工整体的创造能力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李之澜
其他文献
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的“美日管理比较”系列,已经连续刊登了六期,通过比较,我们认识到了美日在企业管理体系上的根本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企业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就美日管理中体现出来的差异,采访了两位美日管理的代表人物,他们之间的真实PK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体会。  Kronos是美国劳动力管理软件公司,也是位列甲骨
期刊
合并并非一个企业的终点,路透在刚刚复兴的时候欣然投入汤姆森的旗下。另一个巨头的时代或许即将开始。      环视全球,很少有像路透集团这样特殊的企业。这家156年以来一直被奉为全球新闻业鼻祖的英国通讯社,拥有着从牛津、剑桥一脉相承而来的清高傲慢。新闻的独立性从来被视为不容丝毫亵渎的至高准则,尽管这家企业90%以上的收入已经不是来源于新闻。2001年以来,庞大、傲慢的路透集团开始陷入危机,而CEO汤
期刊
《中外管理》:我们知道位列财富千强的公司中有很多都是Kronos客户,Kronos进入中国市场很大一个原因应该就是满足他们的需求。Kronos是否也确信中国企业也需要“劳动力管理”这样的工具呢?    Aron J.Ain:我们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这些跨国公司的客户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公司本身的成长也是非常迅速的,我们相信这些产品将给本地公司带来极大的改善。  我们认为:劳动力的管理成本本
期刊
《中外管理》:“精益生产”是来自丰田生产体系,并对全球的制造业产生了影响。美国企业也在积极学习,甚至将其纳入管理工具中,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佐佐木元:精益生产是美国学者对日本生产管理体系的总结,但是有些方面我并不同意。例如管理软件,强调的是管理人,而我们认为培养人才是精益管理的真理。  管理的有效性是体现在现场的小组活动上的。小组活动也许并不直接创造利润,但却可以提高团队精神,因此工人的稳定性
期刊
将维护和运营费控制在IT总预算的30%,而创新占70%,已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新追求。      亲爱的赫德先生:  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30/70是企业IT的目标。  上周,在维加斯的主题演讲中,赫德先生称惠普公司要削减开支,以更多地投资于创新。赫德先生保证惠普公司将把维护和运营费控制在IT总预算的30%,而创新占70%。我们对这个比例完全赞同。事实上,我们为实现同样的目标已取得了切实的进展。  2
期刊
两盘教学录像带  ——“严格”不仅仅是“纠错”    哲理的故事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成人学习进程这一项目时,曾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一批成人学员组成了两支保龄球队,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两队进行了几场比赛,比赛成绩两队互有胜负,难分上下。研究人员将全部比赛过程都摄录了下来,并将录像带分别提供给了两支队伍,以便他们能借助录像带来提高队伍的球技。所不同的是,分发
期刊
本土企业成长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改变战略。    2006年,百事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球除美国以外的首个饮料研发中心,意在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独特产品;无独有偶,同年美国3M公司在中国开始由产品制造向产品创新转型,该公司认为只有通过本土研发,才能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把研发作为在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与前期注重制造和营销相比,意味着他们的在华战略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期刊
译/胡光书    中国企业开展改善革新活动时,不要为了眼前的结果而喜忧,不要动辄挥动考核大棒,而应明确改善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否则是不能产生改善文化的。  近来,中国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善活动。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尽管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额不断上升,但是企业的利润并没有成比例增长;第二,虽然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致力于从外部(尤其是从国外)导入管理体系、管理规范、管理技法、设备及技术等,但是
期刊
把曾经的老同事聚集起来,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互为镜子,也许有一天,我们还可能重新成为同事,或者成为合作伙伴。    我是一个IT企业的部门经理,部门内有三十多名员工。  目前,像我这样在一个企业和行业里工作五六年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曾经的同事和下属,已经有好几位去了其他企业,并且有的人职位已经相当高了。  由于我平时非常喜欢玩儿和交朋友,于是参加了不少圈子,比如:车友俱乐部、极限运动俱乐部、经理人沙
期刊
在很多企业对于离职员工采取“终身封杀”态度时,也有许多企业在向离职员工挥动橄榄枝:“我们随时向你敞开大门……”这一看似巨变的枢纽,其实完全可以掌握在部门经理手中。    如今的职场人士,恐怕没有多少人没经历过离职。  在不同原因的离职中,企业的表现也往往不同,或者是闪电辞退,或者积极挽留,但相同的是,人走茶凉——无论你曾经是多么受重视,一旦离职,与原单位的关系便会迅速降温。  如今,这样的形势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