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评价的探索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16-0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如何对其进行评价,以及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难题,目前业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给一线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事实上自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颁布以来,特别是2004年秋季实施国家级高中新课改试点以来,关于信息技术新课程后还有没有会考?如何考?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进入高考?如何考?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在探讨、在争论。我们从全局观点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三个问题,即:考不考?考什么?怎么考?“考不考”说的是高考考不考、会考考不考的问题。这个话题由教育管理部门决策,我们只能呼吁、期待。“如何考”讲的是考试如何操作,即考试活动如何组织和实施,包括由谁去实施,笔试还是机试,如何进行监督和控制,考试结果的效力等等。这事终归是管理者说了算。“考什么”说的是试题、试卷如何设计,使其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对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是我们教师应该研究的目标与核心,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着力把握的核心。
  制定一套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是我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点滴认识。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原则与体系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评价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和督查下,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另外,学生之间在遵守一定原则的条件下,也要以一定的方式参与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性课程。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不上机操作,只进行口头或笔头的表达是效果不大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应克服一切困难实行联机考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性,体现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与课程改革的整合;与教育科研的整合;与实际生活的整合等诸多方面。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从这些方面考虑,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标准的评价细则,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强调任务型原则。所谓任务型原则,这里是指给学生分配一定的可操作性的任务,只要学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独立完成,或在求得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即可,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按某一步骤或某几个步骤去操作。
  由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再加上计算机目前已不同程度地进入家庭,这样,客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尊重个体差异,体现灵活开放,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过程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评价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评价对实际教学的启示
  
  第一,坚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选修模块的课程。不论高考中是否进行信息技术考核,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坚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选修模块的课程,在教学中贯彻面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则,落实课标精神,为学生负责。
  第二,信息技术教育要侧重能力培养,而不是只教授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课要少而精,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上机操作,老师加以适当的指导。教学中应尽量避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以免造成学生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差。
  第三,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
  信息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总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就要建立科学、宽松和完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健全评价机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03-01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提高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但重视和研究作文教学必须从作文教学的现状入手,才能找到问题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做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近年来的现状看,作文教学效益不佳,甚至有愈来愈差的趋势,虽然造成作文教学效益
摘 要:学案导学是新课程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从学案教学的涵义、学案教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论述了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 历史教学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02-01    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效”字,一是“高效率”,二是“好效果”。本文就以学案在历史教
摘 要:在积极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觉得要突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的实效性;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实效性;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实效性 引导 参与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05-02    在积极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人们往往对小学语文课堂教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98-01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达到把学习活动变成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而且易于帮助学生进行不同
摘 要: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和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得出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问题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11-02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集体备课的意义、目的、任务、制度、评价、应端正的几点认识等六方面论述怎样开展集体备课。  关键词:集体备课 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一,华南地区小麦生产现状的分析华南三省、区是我国冬小麦分布最南的一个麦区,历史上就有种麦习惯。据1949年的统计资料,华南三省、区麦田占当时全国麦田面积的9%;总产占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