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困局的根源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访英期间,在剑桥大学演讲,和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两度引述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论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段话表面看,是道德哲学、伦理学,而骨子内涵,是社会学、经济学——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地球。
  
  原以为“两只手”够用了
  
  眼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面临着麻烦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相同,都是需求不足。大家需求不足,合起来就是全世界需求不足,即成了全球经济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全球化!说得更明白一点,是市场经济全球化;或更夸张点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靠的是市场经济与私有产权制两套机制,其优于生产,却拙于分配。换言之,资本主义可以解决生产问题,却解决不了社会问题。马克思当年所见的早期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具有旺盛生产力,却又导致严重剥削、社会分配极度不均的资本主义。这即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因此,是“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的。
  所幸西方主流社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必要的手段进行矫正。基本的方式即是当代经济思潮普遍了解的“两只手”:一方面靠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靠政府职能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匡正市场经济之不足,特别是在解决分配问题能力上之不足。由此修正式的资本主义基本上已能大致兼顾到了生产与分配,也就是效率与公平这两个同样重要的目标。这样的修正,在上个世纪1930年代遭遇经济大萧条又再一度暴露出政府职能的缺陷后,经凯恩斯理论的强化补足,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
  然而,面临到新世纪初百年一遇的经济风暴,屡经不断完善的资本主义似乎仍然禁不起严峻的考验。如前所云,当前无论就个别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问题的表象都是供给严重过剩,需求严重不足。如再进一步细究,其中供给严重过剩,主要问题出在金融创新的过度异化,形成巨大财富泡沫,拉动出过多的生产力。而在此一过程中,当然也存在着普遍而严重的金融产业道德危机与政府监管的失职等问题。必须说,在一个“两只手”都已发展成熟的社会经济中,这些问题本都是不该出现的。
  
  传统经济学的两个盲区
  
  而相对供给,需求的严重不足则至少凸显了两个值得反省的问题:第一,是政府这双被赋予要进行财富合理重分配的有形之手,明显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只要看看当前的“普世现象”——一方面是生产力的严重过剩,大量商品滞销;另一方面却又有许多人在基本生活条件上普遍不足。一国之内如此,全球范围之内也是如此。
  其次,一种更为荒谬的现象还出现在更微观的层面,企业高层坐拥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中低层员工则不仅收入微薄,还要面对失业的风险。说明当前世纪经济危机所暴露的深层分配问题,至少有三个层次:1.全球范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配问题;2.國家范围之内的分配问题;3.企业之内普遍存在的分配问题。其中第一层与第三层均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所关注的范畴。
  新世纪的经济危机,从供需大失衡的分配层面切入,或许可以给未来的新经济学提供一些新的启发。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为了解年轻员工对公司现有培训制度的看法, 哥伦比亚软件公司的培训主管珍妮佛韦伯斯特要求她的实习生从自己的视角对公司培训制度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这名女实习生需要回答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你认为此次培训是否有吸引力?它是否吸引了你?你是否认为这是一项实用的培训?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哪些更适合你的培训?  “我们需要了解她的看法,因为我们需要制作出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培训计划,尤其是她这个年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的相逢,使“双赢”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持久不衰的主旋律。  但如果说双赢是一个“加法”的概念,那如今的中国企业,则期待向“乘法”的方向迈进。在过去的短短30年中,众多中国企业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摔打、不断提升。对内,他们已经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内部的合力深入骨髓;对外,则正在联手业务相关者,以图将共赢做到极至。  新的创
期刊
当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贸易保护的绳索在中国企业身上正越勒越紧;当一些中国产品因为质量问题频频告急,中国制造在海外多涨了三五毛就心有戚戚……这个时候,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管理水平,就绝对地成了当务之急。  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中国式的倚重人品、责任心的质量文化,非常有必要与西式的高度重视流程和系统力量的文化相对接。我们需要在西方视角下审视中国企业惯常的质量文化。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美国质量学会
期刊
即便以一个最不缺人的中国视角看,一个3000多人的会议,意味着什么?  何况,这是在远远小于我们的日本。何况,这完全是一个非官方的民间企业大会。何况,这并非一个大腕云集的做秀嘉年华。又何况,这已是他们举办的第17届,覆盖全日本,而且辐射世界,包括中国。  中国人熟悉会议,并麻木于会议。但这,却是一个能带给国人震撼的会议。  当《中外管理》“访日研修第七团”的中国企业家们,因台风受阻而姗姗来迟,安静
期刊
要“法理情”,而非“情理法”    人们常说做事情要合情合理。但是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商业行为中一定要再加一个要素——“合法”。“合法”的位置应该放在哪里呢?  案例中的商业行为合情吗?绝对合情!梁军在销售饲料的过程中,不慎把养鸡厂老板写的50多万元的欠款单据弄丢了,这么大的失误,成才饲料公司的董事长石芳竟然没有深究,而是让老梁继续销售饲料,不得不说石芳是重感情、够义气的好人。而老梁也投
期刊
事实上,从标准的传奇角度看,华盛顿的成功故事并不亮丽,至少不比众多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更有特色。他只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没受过像样的教育,充其量小学毕业。他的口才很不好,以致不能脱稿演讲。甚至他的军事天才也不算出众,虽然他身为大陆军总司令,用兵却并不神奇,失误倒不少。而若论政治才华,杰斐逊、富兰克林、麦迪逊等等开国元老都被公认在他之上。按中国标准,他甚至对不起祖宗,因为他连后代都没一个。  但是,他的
期刊
千年大人参?  柳传志回炉了。一片欢呼。  欢呼者相信,就算是柳身上滑落的牙签,都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理由?看看乔布斯是如何拯救苹果吧!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杨致远黯然雅虎的背影,忘记了戴尔的迈克尔和星巴克的舒尔茨,至今在苦苦挣扎。  创始人回炉,特别是年迈创始人回炉,成功者其实自古并不多。  一位企业管理资深记者私下谈到此事时,形象地用两手比划出二尺多長,然后说:“现在柳传志就算是这么长一根千年大人
期刊
金融危机让人们反思:  多年来我们学习的、效仿的、追求的商业理念还值得继续追随吗?    从2008年迅速恶化的金融危机,已经在2009年变得更加肆虐,其起因于商界,也给商界带来巨大的冲击。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多年来学习的、效仿的、追求的商业理念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同时,跨年间不断爆发的商业丑闻,也让我们思考:道德和商业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的企业似乎还
期刊
泰罗制,这个创于百年前、强调效率和规范的管理体系,恰是中国企业最缺乏的。  一定会有人不屑:泰罗制?“老古董”了!现在都知识经济了,它还有用吗?  首创“知识工人”理念的“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回答:泰罗的思想“用在哪里都适用”!  其实,泰罗制从没有远离过企业,“道不远人”。从泰罗创立“科学管理”体系后,它就一直在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  在企业界,美国福特,通过对泰罗思想的实践和完善
期刊
正如泰罗自己所言,科学管理是一种理念,  那么,这种理念在知识型企业也必有适合自己的新方法、新面貌。  丰田针对白领管理的DIPS系统,  就是一套让科学管理在办公室生根的方法体系。    谁说泰罗制过时了?  泰罗制的功绩之一,是最大程度弥合了员工里“能人”和“凡人”的差别,通过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奇迹般地出现了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  目前,丰田TPS(精益)生产体系可以算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