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vs联想:谁选择了谁?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大人参?
  柳传志回炉了。一片欢呼。
  欢呼者相信,就算是柳身上滑落的牙签,都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理由?看看乔布斯是如何拯救苹果吧!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杨致远黯然雅虎的背影,忘记了戴尔的迈克尔和星巴克的舒尔茨,至今在苦苦挣扎。
  创始人回炉,特别是年迈创始人回炉,成功者其实自古并不多。
  一位企业管理资深记者私下谈到此事时,形象地用两手比划出二尺多長,然后说:“现在柳传志就算是这么长一根千年大人参,也不见得能救得了联想!”
  
  柳传志的时代?
  越是看似顺理成章,有时越是隐含着几分蹊跷。
  就说时机。看得见的逻辑是因为联想首次亏损,且没少亏,柳传志临危出山,勇气可敬。但是,这次联想“换帅”,是不是太急了一些?是不是太慌了一些?毕竟,联想只是一个季度亏损,还没到兵败如山倒、惟有柳传志的地步,而且又碰上这个雪崩式的倒霉环境。说到环境,如仅联想业绩差,可以对杨元庆的班子兴师问罪。但现实是,整个PC界的日子都很糟。“榜样”戴尔的股价,已缩水52%,预计今年自由现金流将只有去年年底的1/3。既然是大盘都坏,仅仅是更换“班子”的问题吗?
  再换个角度,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险恶环境,面对一个走向国际化的公司,这时换上“足不曾出国门”的“老东家”,就能力挽狂澜吗?而经过几年国际化,重回“柳杨配”的联想,似乎向世人展示的恰是排他性文化——面对新问题,这家企业选择了最保守的回头路。
  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草根崛起的蒙昧时代,但如今是蝴蝶效应的飓风时代;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贸工技”就稳赚的组装阶段,但如今是没技术、没品牌就吐血的创新阶段;柳传志的时代,是一个关门过日子的地头蛇时代,但如今是同在屋檐下的全球化时代……
  65岁的柳传志,作为全球PC圈内唯一年过花甲的“首席长老”,在日新月异的残酷时代,能带给联想多少优势?年龄所包含的诸多差别……非意志和光环能掩盖的。
  
  “背水一战”柳传志?
  于是,联想亏损背后隐约显露的,似有几分“由头”的味道。而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时机”。
  在圈内,柳对杨不满,进而杨地位不稳的说法,早已流传。去年年底,柳传志曾用冷淡的口气表示:“我不知道杨元庆他们现在是不是还在执行我当年的制度。”
  早在2000年柳传志开始淡出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杨元庆很可能是一颗棋子。国际化成功,柳传志的远见千古留名;失败,柳传志也可再登大位。而杨元庆,将成为替罪羊。现今,事实是“政绩不佳”使杨元庆回到了CEO,扮演的将是颇为尴尬的角色。
  
  成功者,贵在“知止”
  但有一个问题,不是杨元庆能回答的:一旦柳总也不行,联想怎么办?联想还有牌可打吗?如是胜负手,为何联想早早抛出?
  柳传志为此直言:“对我来说不可能有失败,失败就接着做,做到成功为止。”这是背水一战的勇敢?还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从未以失败收场——有时就是未来失败的种子。
  相反,杨元庆作为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精英代表,在当打之年却中途下放,没有获得更广阔的舞台磨练与施展,不禁让人心生惋惜。
  危急时刻,创始人回炉救急有时是必要的。但这不应是理所当然,更不应是长远之计。未来的“伟大”联想,期待新一代立马横刀。管理
  (奇正管理俱乐部创始成员赵琦、周锚观点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诸葛晓岚
其他文献
如果有人告诉你帮人写信也能赚钱,还能做成跨国公司,你一定以为这是在开玩笑。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国际玩笑,荷兰人Joke van der Ven就做到了,而且只用了短短的六年时间。  确切地说,Joke van der Ven创立的“橙之信”,是一家“求职解决方案”公司,重要的服务内容就是帮人写求职信。这个看似简单的业务,却在Joke van der Ven的运作下,做得风生水起,很快扩展到欧洲各国,
期刊
对员工透明    “消除不确定性的唯一方法是沟通,再沟通。当你认为你已经差不多传达到每一个人的时候,请再做一些沟通吧。”Terry Lundgren,梅西百货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说。  当前的低迷带来的影响之一,将会使人们更加坚信与员工(而不仅仅是CEO的直接下属)频繁进行透明沟通的价值。对于在各个层次上保持公开透明这一点,我们所采访的CEO无一不是反复强调其重要性。  卡地纳健康集团的Cla
期刊
今日经济危机的形成,事实上是由于长时间的决策失误造成的。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扬基队新球场的包厢看台标价2500美元,没两天就开始打折。两年前,耐克公司由于生产原因召回大量产品。2005年,波士顿推迟了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响应,没有及时开始波士顿大隧道工程,五年之后这个工程的造价翻了五倍。  回顾更多的历史,伦敦世纪穹顶的失败(著名的失败建筑案例之一,编者注);挑战者号的爆炸;折合现在的币种,拿破仑把路易
期刊
柳传志回归之后,终于对联想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始“二次创业”,制订出五年直接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的规划,要投出“多几间类似联想的公司”,打造“航空母舰式”的跨行业投资控股公司。  换句话说,联想控股的战略基本明确为:要做成“李嘉诚式”的公司集团。  这在联想20来年的运营过程中,绝对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战略转型!当然,带来的争议也是巨大的。以至于联想控股公司组织的发布会上,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因从美国
期刊
为了解年轻员工对公司现有培训制度的看法, 哥伦比亚软件公司的培训主管珍妮佛韦伯斯特要求她的实习生从自己的视角对公司培训制度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这名女实习生需要回答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你认为此次培训是否有吸引力?它是否吸引了你?你是否认为这是一项实用的培训?我们还可以为你提供哪些更适合你的培训?  “我们需要了解她的看法,因为我们需要制作出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培训计划,尤其是她这个年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的相逢,使“双赢”在过去的数年间,成为持久不衰的主旋律。  但如果说双赢是一个“加法”的概念,那如今的中国企业,则期待向“乘法”的方向迈进。在过去的短短30年中,众多中国企业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摔打、不断提升。对内,他们已经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内部的合力深入骨髓;对外,则正在联手业务相关者,以图将共赢做到极至。  新的创
期刊
当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贸易保护的绳索在中国企业身上正越勒越紧;当一些中国产品因为质量问题频频告急,中国制造在海外多涨了三五毛就心有戚戚……这个时候,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管理水平,就绝对地成了当务之急。  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中国式的倚重人品、责任心的质量文化,非常有必要与西式的高度重视流程和系统力量的文化相对接。我们需要在西方视角下审视中国企业惯常的质量文化。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美国质量学会
期刊
即便以一个最不缺人的中国视角看,一个3000多人的会议,意味着什么?  何况,这是在远远小于我们的日本。何况,这完全是一个非官方的民间企业大会。何况,这并非一个大腕云集的做秀嘉年华。又何况,这已是他们举办的第17届,覆盖全日本,而且辐射世界,包括中国。  中国人熟悉会议,并麻木于会议。但这,却是一个能带给国人震撼的会议。  当《中外管理》“访日研修第七团”的中国企业家们,因台风受阻而姗姗来迟,安静
期刊
要“法理情”,而非“情理法”    人们常说做事情要合情合理。但是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商业行为中一定要再加一个要素——“合法”。“合法”的位置应该放在哪里呢?  案例中的商业行为合情吗?绝对合情!梁军在销售饲料的过程中,不慎把养鸡厂老板写的50多万元的欠款单据弄丢了,这么大的失误,成才饲料公司的董事长石芳竟然没有深究,而是让老梁继续销售饲料,不得不说石芳是重感情、够义气的好人。而老梁也投
期刊
事实上,从标准的传奇角度看,华盛顿的成功故事并不亮丽,至少不比众多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更有特色。他只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没受过像样的教育,充其量小学毕业。他的口才很不好,以致不能脱稿演讲。甚至他的军事天才也不算出众,虽然他身为大陆军总司令,用兵却并不神奇,失误倒不少。而若论政治才华,杰斐逊、富兰克林、麦迪逊等等开国元老都被公认在他之上。按中国标准,他甚至对不起祖宗,因为他连后代都没一个。  但是,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