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心吟一首诗,刹那间涌出千古情思;沉心看一幅画,淋漓墨色写就疏狂年华;宁心听一段曲,轮回千转不改绝世情操;清心读一段史,追思往古,得生命真谛。
  诗人在秋凉的雨夜,写诗给遥在北地的爱人。窗下,烛光暗淡;窗外,秋池稍涨。西窗下的思念有没有尽头?烛花的影子可否印在她的衣衫上?这情思,本就是最美最古老的传说。鸿雁传书,红豆系情,古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只凝就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前凄清的冬夜,驼铃丁冬从东方而来。辽阔的湖水如未央宫的琼浆,满渚的冰雪似长安的明月。鸿雁没有带来故国的消息,苏武须发皆斑白,苍老的身躯早已抵受不住塞北的苦寒,可那颗报国之心却依旧跳动不休。浩浩青史,写不尽缕缕忠魂;巍巍古籍,道不完汪汪碧血。只可叹,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多少先人,为了心中崇高的信念坚守至终,孤独一生。稼轩空悲白发,放翁夜听军马,夏完淳悲歌招魂,袁崇焕虽死犹生。一幅幅满是忧愤苦思的画面,将那对民族的忧思,对国家的怀念,都凝刻在华夏千年的历史天空中。
  黄昏欲去,首阳山上,长衫义士采薇而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遥思上古,尧舜治世,万物安宁,人心纯善,哪里有战乱和罪孽。而今,殷商的统治即将落下帷幕,新生的大周如朝阳之将生,可这一切究竟是苦难的结束,抑或又是苦难的开始?千秋功业、皇图霸志,到头来终归黄土,只任由千万生灵沉沦苦海,不得解脱。呜呼!朝思暮想的虞夏之治何日现世?污浊的人心何时重归无邪?叔齐伯夷穿过三千年历史尘雾发出的悲歌,至今依旧为人类永久的怀念……
  我思古人兮,实获我心。《诗三百》里“思无邪”之境,悄然散于人间。是情思,是家国之思,是人性之思。至纯无邪,心亦无邪。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市中学】
  指导老师:杨洁
  责任编辑:周俊
其他文献
2007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对《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这一考点似乎格外青睐,有13份试卷涉及到了对作品篇章结构分析概括的考查,而最为典型的试题当属湖南卷的第21题,要求学生能就鲁迅的《忆刘半农》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更引起了大家对这一考点的重视。下面就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简析六种常见考查方式,以期让同学们在解题时既能“入乎其内”,从内部对语段结构进行条分缕析又能“出乎其外
期刊
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后,我觉得作文有效备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要坦诚厚道地写,先“死”后“活”地练。   写作态度不端正,文章是很难写好的。眼下有很多同学写作动机不厚道,是为文而文,为形式而文,要么投机取巧,运用各种“创新”文体凑字数;要么生搬硬套,“借用”政治、历史、生物课本上的观点;要么借伪文学自欺欺人,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臆语连篇。   那文章如何才能写好呢?要先“死”后“
期刊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根据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解答此类试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原文意识”——紧紧抓住原文不放,向原文要答案。下面我们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二大题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原文略)  5.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
期刊
一、字音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缉私 编辑 开门揖盗 疾恶如仇  B.奴婢 稗官 惩前毖后 刚愎自用  C.强劲 痉挛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D.船舷 炫耀 头晕目眩 绚丽多姿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呵护 苛求 历经坎坷 百舸争流  B.嫉妒 觊觎 济济一堂 薊门烟树  C.旌旗 茎叶 泾渭分明 荆棘载
期刊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老人的发言并非危言耸听,寥寥数语其实道出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真理:良好的习惯、教养和优秀的人格能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并最终促使其事业的成功。  谁能否认当一个小小的孩童在郑重清理摆放他的物品时,一种严谨认真的习惯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慢慢成长,而这种习惯将帮助他在
期刊
立 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
期刊
当遥远的先祖从茂密的高枝下颤抖地迈开蹒跚的第一步时,自然对他们的严酷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冰冷的寒夜中噼啪燃烧的篝火驱走了阴冷和饥饿,但维持这火焰背后的艰难的拾取和砍伐带给人类的是如此巨大的付出。除此之外,人类向自然的每一次极微小的索取代价都极其痛苦:为了获取食物,需要不停奔跑;为了寻找水源,需要不断迁移……雄伟威严的自然之神高傲地吝啬着自己的每一笔财富,以凛然的姿态默然的注视着这个刚从丛林中走出的
期刊
编者语: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加工、整合的过程,在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中怎样重新加工文本,怎样剔除冗余信息,怎样提取有用信息,怎样有针对性地重组语言……您将会从本文中得到一些启示。    按信息学的眼光来看,高考试卷中的各种阅读文本其实就是一个个根据一定目的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体。文本中有明示信息——即由文本字面意义直接呈现的文章的基本内容,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概念、判断等;也有隐含信
期刊
经过几年的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色,尤其是用来考查学生分析、整合、鉴赏能力的大阅读——现代文阅读,出题越来越规范。  以湖北考卷为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稳中有变:湖北考卷每一年都对表达方式设置题目,但表达方式的类别有所变化。   (2)由粗到细:湖北考卷对表达方式中的描写考查尤为重视,从了解描写的作用逐步深入到懂得某一类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从浅入深:
期刊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是高考科学类文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首先出现“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的字眼。本考点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因此,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对复习备考的同学来说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任何推断和想像不是空穴来风,都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沿着文章已有的思路往前延展开来。由推断和想像而得出的新认知,必须与文章的内容相吻合,是文章中相关信息的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