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教师中审美规范探索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几条谱,合唱几首歌,更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教师能否站在美育的高度和一定的审美规范上来施教,决定着学生能否从音乐教学中真正收到美育的效果。现就音乐教学教师审美规范这一问题作些肤浅的探索。
  一、塑造美的教学形象
  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施教者的劳动形象应当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美的传播者,又是美的化身。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应当在体态、服饰、表情、动作、语言、气质等方面构成学生的审美趣味中心。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塑造自己美的教学形象,它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
  (一)美的仪态。美的仪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显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的仪容、仪表。作为一个美的使者。音乐教师应十分看重自己的仪态。举止应端庄稳重,自然谦和,衣着应整洁大方,美观得体,富有时代气息。对音乐教师来说,还需要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表情,包括眼神、脸部表情,形体动作等,每一种表情都应亲切自然,都要照顾到它的潜在影响,充分展现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给学生以优美感,高雅感。那种木然肃然的教学表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审美教学的。
  (二)美的语言。对于以“舌耕为业”的教师来说,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适应教学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职业语言。音乐教学不同于其它“讲授性”的学科,其教学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所以,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除发音标准、清晰,表达明白、规范外,更重要的是:首先,语言要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不仅要使学生能听懂,并且还要打动学生,使语言有活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语言要新鲜活泼,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再现教学内容和思想感情,以达到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感召力。其次,语言要优美灵活。音乐教师要注意语言的雄厚、清脆、圆润的优美性,善于使用语调,灵活驾驭其旋律、节奏、速度和音色的变化,巧妙运用语调的急与缓,语音的高与低,语句的长与短,节奏的快与慢,语气的重与轻。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清风白月。努力使语言优美灵括,以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切不可老和尚念经,语调呆板,千篇一律。
  (三)美的气质。教学气质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点的外化,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聪慧、自信、机敏、幽默、雅致、真挚等。一个音乐教师的优秀教学气质来源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扎实的知识基础:热爱生括,有着真诚的美好的感情,有着良好的审美修养,对生括的美和教学的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体验,总是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美。充满爱心——爰学生,爱音乐,爱教学工作;具有童心——纯洁、真挚,心灵总是那么年轻;兴趣广泛,视野宽阔,知识丰富。一句话,凡是体现了教育目的性、审美愉悦性、个性创造性的教学形象都是美的气质。
  二、把握美的教学题材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把握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作品作为教学题材是极其重要的,它是音乐教学审美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教师在教材的把握方面应做到: 1.以高度的审美意识来选编教材。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审美因素。 3.处理好教材内容美与音乐形式美的关系。教材内容方面有意蕴美、情境美等,音乐形式方面有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等。美的事物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有的音乐教师在上唱歌课时单纯强调学生发声的明亮、共鸣的位置正确等,忽视对歌曲内在情感的分析、启发;在上视唱课对进行机械性的音准、节奏技术训练,这都是设有把审美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起来的表现。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美所属的审美范畴,列如《黄河大合唱》壮阔、崇高,《春江花月夜》柔和、优美,《我的祖国》炽热、深情,《二泉映月)深沉、悲怆等。音乐教师对教材有高度的审美把握,范唱、范奏也就有了较丰富的美感成份,教学讲解中也就有了较丰富的审美知识含量。
  三、运用美的教学方法
  (一倾注美的感情。音乐教师作为传播美的使者,首先自己应当倾注美的感情,这是运用美的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假如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自己的家乡、人民缺乏真情,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精心撷取美的内蕴,也不可能把美的内容源源本本传授给学生。反之,不论条件如伺待遇怎样,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埋头于不懈地耕耘中,发掘一切美的闪光点。倾注了美的感情,才能去运用美的教学方祛。
  (二)设计美的教案。众所周知,备课就是教学方法构思的一种过程,它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音乐教学要成为迷人、陶醉的一种艺术享受,使每堂课都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美的效果,设计教案是必布可少的。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手段之一,在教学设计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它的设计本身就该是一幅美妙动人、完美无琅的艺术画卷。当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对象,作品的题材内容,设计出一份自己理想的教案。
  (三)挖掘美的主题。音乐的主题美,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爱党、爱国、爱人民,又如怎样做个真、善、美的人,怎样辨别褒与贬、是与非等。一首好歌,一支好曲,都能塑造—个完美的灵魂,或动人心弦,令人昂奋或热情奔放,引入向上;或寓含哲理,诲人通达。它的效果如春风吹绿杨柳,如雨露滋润禾苗。天长日久,心灵就得到净化,审美能力就得到提高。
  (四)创设美的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多方面、多层次给予学生美的滋养。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美的教学环境,既是由音乐学科的特点所决定,也是审美教育的教学要求。审美化的音乐教学环境,其特征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设美的教学环境的外部条件。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优美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
  (五)进行美的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演音乐等实现的。离开了音乐实践话动,音乐教学就变成知识性教学。学生不参与音乐实践,就不会感受到音乐的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教具、演示等.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和练习,让他们说说、唱唱、演演、奏奏,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审美能力——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解、掌握、感受和表达音乐的美。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教师审美规范,首先要着力塑造自身美的教学形象,力求在教学中以身示范,引起学生审美注意力,使其产生审美渴望。然后通过把握美的教学题材和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处于音乐审美感知的状态中,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和认识音乐美。以上三个方面也可看作是音乐教师审美规范的基本素质。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走出一条音乐教学教师审美规范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音乐审美》2011年第一期《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循学而教,把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做为教学研究探索的重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语文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与协调发展,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平
期刊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专业方向逐步分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学分制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及其管理也日趋复杂化,教务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改进高校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教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道路。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广泛的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
期刊
一、什么是三环节单元教学法呢  三环节单元教学法是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自学、点拨、测试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求同、求异、再求同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它的图示如下:      下面简析一下图示的含义:自学一环,欲想自学,提纲是向导,自学是主体。而在自学过程中必然要发现问题要质疑。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这一环正是达到了“愤、悱”的地步。则必然导致第二环节点拨,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期刊
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的非正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兴趣颇高,通过摆弄各区角的游戏操作材料,练习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设置、指导的活动,在区角活动帮助小班幼儿提高自理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角色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
期刊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师生们共同参与教学,通过双边共同活动,创造和谐、愉快的情境,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这几年来,根据课改的精神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我组织本校英语组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师生互动作用的实验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对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
期刊
世界進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现代化程度在提高。同时,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转变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分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分的呵护、过分的保护。他们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但事与愿违,如此的培养致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三无:无能、无责任感、无情
期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幼儿在园的一日就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都闪亮发光。”学习常规的养成问题竟然如此重要,特别是大班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他
期刊
高脚马搏斗来源于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的娱乐项目。是60—80年代广泛流行于青少年中的一项娱乐活动,根据此项,娱乐性强、刺激性强、竞技性强、本人提议可提升为教学运用。  一、高脚马搏斗运动的优点  与高脚竞速、蹴球等项目相比,高脚马搏斗更有刺激性,娱乐性、竞技性、便于向学校推广,其他传统项目是以速度和分数取胜为目的。而高脚马搏斗是以攻击对方落地取胜为目的,能给人带来搏斗的刺激和兴奋。高脚马运动简便易
期刊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中的体验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验达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学习。从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懂得积累语言坚持不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途径与方法。语言积累的有效性应课内得法,收益课外,大量阅读,读写结合,形成合力。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从而实现语言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一、 得法于课堂,使课堂教学成为语言积累的主渠道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而大量的阅读需要以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