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西方绘画面容表现的现代转变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dlcp0503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容是人体上最具独特性的象征符号,西方绘画中面容表现的现代转变是反映“美术现代性”乃至社会、文化领域现代性生成的直观而鲜明的“脸谱”。传统的面容表现遵循古典“美”的标准,人脸在写实原则下被精细地刻画。印象派以来的面容表现则体现出模糊化—简化、扭曲与变形、颠覆“脸面”的象征意义等趋势,既呈现出“美术现代性”的形式特征,又在作品意义层面挑战传统、传达现代体验。
  【关键词】 面容;绘画表现;现代转变;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巴特认为,“脸构成了人体裸露部分的一种绝对状态,既不可触及,又无法舍弃”[1]81,这是在说面容作为身体之“头面”的某种独特性。齐美尔也认为,面容对于整个人体来说“犹如一个半岛,独处一隅”,而它“在造型艺术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2]176-177在本雅明看来,当机械复制时代的“展示价值”开始全面取代“膜拜价值”时,面容成为了后者退守时的“最后一道防线”,散发着“光韵”最后的芬芳。[3]65
  即使仅凭日常经验,我们也能体会面容在人体上高度的独特性。它是人们互相辨识的最鲜明标志,是人情绪、性格、身份等的直观呈现,是公共交往中最引人注目的“头脸”。在造型艺术中,面容一直是被精心刻画的重要表现对象;但西方绘画史上的面容表现也呈现着变化,这种演变与印象派以来的整体艺术革新密切相关,也足以成为反映“美术现代性”乃至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现代性生成的直观而鲜明的“脸谱”。
  一、传统的“脸”
  在古典的造型艺术中,面容表现遵循着“美”的标准,人脸在摹仿、写实的原则下被精细地刻画。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优秀的肖像画家“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求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4]113。温克尔曼在分析《拉奥孔》雕像时指出,拉奥孔“并不像在维吉尔的诗里那样发出惨痛的哀号,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也就是说,“拉奥孔面部所表现的苦痛并不如人们根据这苦痛的强度所应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5]1-2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在他的理论名著《拉奥孔》中将温克尔曼立作一面反对的“靶子”,但他对温氏的这一观点却完全认同。
  莱辛指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和美相容的东西要服从美,与之不相容的东西则要“让路给美”。为了“美”的法则,艺术家可以牺牲表情;对于“激情”的处理,他们或是“完全避免”,或是加以“冲淡”:“把忿怒冲淡到严峻”,“哀伤则冲淡为愁惨”。[5]11-12对于史诗中描绘的拉奥孔哀号的面容,造型艺术家必然要有所处置,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如果张口哀号,不仅会因“扭曲”造成“惹人嫌厌的丑的形象”,还会在画里造成“大黑点”,在雕塑里造成“大窟窿”,产生“最坏的效果”。因此,拉奥孔面部和身体的痛苦在雕像创作中被“冲淡”了,他的哀号也化作“轻微的叹息”。[5]13
  在古典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看来,艺术创作赋予表现对象某种“常住不变的持续性”,所以“凡是可以让人想到只是一纵即逝的东西就不应在那一顷刻中表现出来”;这些稍纵即逝的“激情”的瞬间如果被造型艺术凝定,“就会获得一种违反自然的形状,以至于愈反复地看下去,印象也就愈弱,终于使人对那整个对象感到恶心或是毛骨悚然”。[5]16这就是西方传统艺术遵循的古典美学原则:要展现静穆、温和、合乎长久性的“优美”。
  在面容的表现中,这种古典“美”的原则尤为重要。狄德罗指出,即使要表现“激情”,也一定要防止所谓的“怪模样”,同时“千万别把媚态、怪相、微翘的嘴角、撅嘴,以及万千幼稚的装腔作势跟优雅混为一谈,更不能跟表情混为一谈”。[6]395对面容“美”的这种摹画,还应当是写实的,要“把这张美丽的面孔的一切线条都照原样保存下来”[6]391。传统绘画中的透视和明暗非常重要,写实的人物肖像也要遵循透视原则、展现光影效果,让光和影渲染出面部表情。古典的面容表现还要捕捉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突出面容作为身份标志的“头面”意义。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征和表情[6]393-394,画家应该善于表现这一切。
  为了突出面容的个性特征和精神性内涵,传统的“脸”还要被精细刻画。面容是一个有机组合而成的统一体,五官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整体效果的显著差异,“人体中再也没有一个在美学意义上自成一体的别的部分会因个别地方的变化而这么容易地引起整体美的改变”[2]177。因而画家要对嘴角、眉毛等细节在画面上的位置、质感等用心经营,要懂得“一根线条,如果位置移动了一根头发丝的宽度,就足以使所画的面貌美些或者逊色些” [6]395。
  在古典美学原则下,西方绘画中的传统面容表现基本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人物表情平和、温静,合乎身份;面部在外来光的照射下被敷以均匀过渡的光影效果,体现立体感;五官被细致刻画;皮肤质感细腻,不留笔触。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可以视作这种传统面容表现的典型代表,它展现了持久性的美,经受着长久的观看,体现了西方艺术绵延甚久的古典美学原则。
  二、印象派以来的“面容”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向其现代形态发展的转捩点,对面容的表现自此也发生了明显的现代转变。在印象派的许多画作中,人物面部显得模糊不清,以往那种对五官精细刻画的表现方式被完全颠覆了。人物的面部轮廓与五官轮廓都不鲜明,色彩很不匀称,整个面部甚至整个画面的立体感都已被大大削弱。在莫奈《撑阳伞散步的女人》中,女主人公面部被处理得朦胧漫漶,远处男孩的面容则几乎不能被完整辨识。一些画作中的人物面容被留下粗粝的笔触,有些只剩下几个模糊、简略的斑块,甚至彻底略去五官,使人脸完全失去个性特征。
  传统的面容表现要呈现静穆、长久的优美,现代绘画却着力表现“怪模样”的瞬间,对人物面容进行平面化的变形与扭曲。印象派的一些画作已经呈现出面容的某种变形趋势,有的肖像面部并不对称,眼睛、嘴角等显出高低差异。而现代绘画对面容变形、扭曲表现的突出代表,可以举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名作《尖叫》为例。   在杰姆逊看来,“画面上的这个人几乎不是完整的人,没有耳朵,没有鼻子,也没有性别,可以说是没有完全进化为人的胎儿”。[7]152尊奉古典原则的造型艺术家和美学家一度以张口哀号为戒,但蒙克恰恰把握、展示了这个张嘴、瞪眼的瞬间。画面上流动性的色彩宛如声浪,整个人形也在这种扭动中变形。远处的两个人更是没有“脸面”,他们的面容融化在背景的色彩之中。传统画论认为“画家应该描绘各种事物最持久的状态”[6]389,这种持久状态又应该是合乎“美”的。《尖叫》却展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激情”片刻,并以极端化的扭曲变形将其凝定下来。在现代绘画中,这样的“怪模样”不再产生“令人嫌厌的坏效果”,而是成为创作主体情感、体验的形式表征。在毕加索代表的立体派画家笔下,原本占据一个立体空间的面容更是被“裁开”、铺平,甚至错置,面容表现中的扭曲、变形达到极致。
  现代绘画中的面容表现还产生出对“脸面”的挑战、颠覆意味。作为人体之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面容是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具有某种符号性的象征意味:它“为它所指代的躯体作出符号意义上的定位,致使躯体成为一个文化成分而存在”,令“躯体变得可以衡量、可以褒贬、可以排列不同等级”。[8]56在“面子”、“脸面”这些意义上,符号性的面容都具有隐喻、象征的指涉,紧紧联系着人的身份与认同。因此,任何对脸面的涂改、毁弃都具有亵渎甚至颠覆性,现代面容表现中的变形、扭曲就不仅是创作形式上的变革,还具有内容、意义层面的冲击力。
  通过变易“脸面”实现挑战性的冲击,这在雷尼·马格利特的作品中有突出的表现。他在《情人》中将人物的头脸完全用布裹盖起来,但情侣的头颅依然那样贴近。作为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马格利特并不是在面容表现的摹画精细度、写实性等形式层面求变革,而是通过画面内容寄寓深意。我们能看到裹布上高度写实的清晰的褶皱和明暗,更关键的是能看到裹布之下隆起的鼻头。撑起布料的面部器官强调了“脸面”的“在场”,但它是被轻软的织物生生遮盖的。作为象征符号和身份标志的脸面切实存在着,但情人之间其实就像有这两层隔布一样彼此不可辨识、难以沟通。《情人》大概就是以被遮蔽的脸传达着“隔膜”的挑战性主题。
  如果说这还不够有挑战性和冲击力,那么他的画作《强暴》足以令人震惊。即使在远离古典“美”理想的现代审美体验中浸染已久,今天的观者看到这幅画仍不免感到“嫌恶”甚至“恶心”。马格利特将躯干与面容叠合在一起,在头发之下的脸面上绘出了身体器官,胸部与眼睛、肚脐与鼻子、阴部与嘴巴之间相关涉。将最公共性的头面与最私密性的身体部位结合在一起,以“脸”的形式进行令人感到“丢脸”的持久性裸露,其中的矛盾、悖反意味令人深思。结合画作的题目,马格利特是在挑战和亵渎“脸面”的荣光,传达一个颠覆性的主题。传统的“脸”必须是美的,现代的面容却可以表现丑,甚至表现恶。既然面容是人体上最鲜明、最具独特性的象征符号,那么通过对它的变易(简化、省略、变形、扭曲、碎片化、遮盖、置换……)进行的艺术呈现也就具有最直观、最强烈的表现力和冲击性。
  三、“变脸”与美术现代性
  西方绘画面容表现在印象派以来的“变脸”大致呈现了这样的趋势:打破传统肖像画古典“美”的原则,以面部表情的情绪化瞬间传达现代体验;突破写实与精细刻画的形式原则,弱化面部光影效果和立体感,以平面化的方式对面容进行模糊化、简化、变形、扭曲,暴露笔触,大胆着色。这些现代转变的趋向其实正折射出印象派以来西方绘画演变的总体特征,也就是所谓美术创作中“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传统相比,西方现代美术不再关注“辨认性视看的对象内容”,转而追求“光色变幻和瞬间印象”的“视觉效果”[9]266,因而产生了透视消解、景深削弱、笔触造型、平面化等“美术现代性”的形式特征。
  在传统艺术家那里,“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一个不懂看相的画家是一个蹩脚的画家”[6]390;所谓的“看相”,就是要通过对面容的细心观察和精致刻画传达出某一特定被画者的性格、身份特质,也就是要充分彰显面容作为代表个体的象征性符号的“头面”意义。因此,传统的“脸”必定浸润于特定的语境、情境之中,蕴含了传达人物身份、生平等背景信息的叙事性内容,也就是所谓“辨认性视看的对象内容”。现代绘画的“变脸”则将面容表现从特殊性的“内容”与认知背景中拔擢出来,通过追求形式上的视觉效果传达更为普遍性的情感体验。现代“变脸”不再以内容性的“像似”标识出表现对象的性格、身份,而以主观化的形式传达对象的个性与创作者的感受;它削弱“头面”对于特定个体的提喻性意义,更趋向于一种群体性的代表和象征。蒙克的《尖叫》显然不是在表现画面中的那个个体,而是通过这一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面容传达整个时代的情感体验。
  “变脸”的现代性意味生成与摄影技术的产生、现代都市体验等密切相关。许多传统艺术家一度靠画肖像谋生,摄影的诞生大大挑战了传统肖像画的纪实功用,“摄影的真正牺牲品并非风景画,而是小肖像画”[3]16。肖像画对“像似”的追求、对面容的精细刻画失去优势,艺术家转而以主观化、个性化的方式表现面容。他们不再要观众看到内容性的精确对象,而要呈现“画本身”,突显画的媒介,即平面外观、形状、颜料特性等在画作中的作用。[10]205面容表现中的模糊化、简化、变形与扭曲、笔触暴露等于是发生了。
  “现代性”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体验,标志着“过渡、短暂、偶然”[11]485。在这一背景下,传统面容表现对于持久性、精确性的“优美”的追求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大都市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人们彼此观看的方式也改变了,很少对面容静观凝视,而是像波德莱尔描绘的那样“交臂而过”地“一瞥”:“去了!远了!太迟了!也许永远不可能!/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12]232。在这样瞬时性的瞥视之间,面容大概就是模糊、简略甚至变形的。无怪乎本雅明认为印象派的绘画技巧可以“被视为大都市人的眼睛已熟悉的那些经验的自然结果”[13]133。
  “美术现代性”可谓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性生成在视觉艺术中的一重投射,而西方绘画中的面容表现又足以成为这种现代转变直观而鲜明的“脸谱”。既往的经典文献中有不少对面容及其特性的零散论述,但正如一些理论家洞悉并指出的那样,“很遗憾在艺术史中没有针对各个时期对脸面的作用进行特别的研究”[14]66。本文也就是在这一视角下进行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作者简介:徐一超,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相关内容,结合日常从事的书法普及和教育工作,从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开展书法教学的内容、传授书法的师资来源等方面探讨当前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强调开展中国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国书法;素质;文化传承  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
期刊
【摘要】现代绘画带着工业文明的深刻烙印,越是想要表达,表达方式越是多样,它就越是贫乏。因为绘画正在远离作者本身,商业发达的社会使它与收入、名声、地位和权力(包括话语权)紧密相连,转而丧失了对于个体本真的追求。但只要诗性仍然存留于世间,那么对于人的本质、绘画的本质的追问就不会停歇。只要我们仍然保持着纯真的本质,诗性绘画就会把我们引向那块心灵栖居的大地。  【关键词】 现代绘画;诗性;本质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董其昌《山水图页》是福建博物馆馆藏文物之一,本文认为该画创作的目的在乎印章而不在乎山水,山水只不过是对作者的意兴心绪的隐喻。  【关键词】 董其昌;《山水图页》;署名;隐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董其昌其人其画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晚明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
期刊
【摘要】咪咪是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演唱者不能仅停留在声音技巧的表现上,还需要通过准确而动人的内心情感投入,才可以声情并茂地塑造好咪咪这一角色。本文以最著名的咪咪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主要从声音、情感表现方面论述对咪咪角色塑造的感受,以此来剖析咪咪这一角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 咪咪;角色塑造;咏叹调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
期刊
【摘要】 2012年,导演王全安将陈忠实笔下那部极具“史的意识”的小说《白鹿原》搬上了大银幕。电影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围绕女性命运展开叙事。本文针对影片中的女性话语进行详细分析,试图在强大的男性话语中探讨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以及在男性权威的彰显下,女性难以实现自身指认和发出自己声音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女性故事;欲望客体;男性权威;女性失语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敦煌早期壁画艺术的创作,是长期地、集中地引入与借鉴后的成果。除去宗教因素,就艺术形式的创造而言,借鉴与创新成为其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蕴含了艺术创作中的丰厚观念,给现代艺术创作以极好的启示。本文就从观念的融合与突破来谈谈谈对“借鉴与创新”的认识。  【关键词】 敦煌早期壁画;创作观念;借鉴与创新  早期敦煌壁画的创作,是在开放的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地理方面,还在
期刊
6大门类,50多位艺术家,100件力作精品,第二届福建省青年美术家提名展,无疑代表了福建美术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希望。  举办展览的目的,除了检阅创作成果、呈现艺术生态之外,更重要的是视觉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青年艺术家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从此次展览中,观者可以看到他们在当代艺术前沿探索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在不同路径上的试验、成就和思考。  这样的一次交流碰撞,能够给艺术家们自身带来怎样的触动呢?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怪诞滥觞于象征型的原始文化。作为一种感性形式,怪诞常常给人一种既可笑又可怕,既恐怖又滑稽的感觉。在结构化的功能意义上,怪诞具有双重性。它不仅是宣泄、解放与狂欢,它还是建构、再生与秩序。与丑怪、崇高、荒诞不同,怪诞是以解构的策略来建构世界和生活的。  【关键词】 怪诞;丑;怪异;崇高;荒诞 、怪诞(grotesque)作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震惊体验,已成为现代艺术界关注的核
期刊
【摘要】 嘉靖之后,民窑青花瓷纹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绘画性特征日益明显,逐渐突破了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到天启、崇祯时期,纹饰形象愈加奔放、夸张,有些形象在变形之后已然难以辨认出原始面貌,只见一些抽象的线条和色块。晚明民间青花纹饰的变化与统治者的喜好、画派的更迭及市民文化的发展壮大是息息相关的。以吴派绘画为代表的文人画发展迅速,至嘉靖时期达到了全盛,主流画派的变更,必然带来绘画审美观念的转变,
期刊
【摘要】昆曲《红楼梦》上下本的戏剧性展开如同一部交响乐上下两个乐章的演奏。剧中宝黛爱情主题的渲染,正像凸现于交响乐上部的主旋律音调一般清晰感人;伴随着厚重的历史感导引下政治历史背景的展开,在以元妃为象征的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操纵下,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为代表的庞大的家族封建势力的操纵下,宝黛二人心心相印的美好情愫生生被扼杀。纷繁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的层层铺垫,如同交响乐旋律线下部编配的丰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