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性学习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主要特点有:
1、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改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的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2、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时,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学习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义,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对于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等其它的学习方法相比,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学生由单纯的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产生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做到:
1、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层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就必须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 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因此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这也有赖于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性,我们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随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研究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受条件限制,自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地进行,反之,学生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就会是研究难以继续,久而久之则影响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未知,帮助学生分析数据,适时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是我们教改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组内对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其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地理研究性学习方式, 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十分宽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发散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训练,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得到综合的发展。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
[3]卢艳芳:《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初探》3D教育网.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性学习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主要特点有:
1、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改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的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2、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时,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学习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义,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对于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等其它的学习方法相比,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学生由单纯的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产生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做到:
1、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层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就必须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 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因此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这也有赖于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性,我们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随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研究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受条件限制,自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地进行,反之,学生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就会是研究难以继续,久而久之则影响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未知,帮助学生分析数据,适时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是我们教改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组内对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其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地理研究性学习方式, 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十分宽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发散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训练,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得到综合的发展。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
[3]卢艳芳:《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初探》3D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