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采后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与柔嫩度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京科糯2000为试材,对采后鲜食糯玉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进行了观察,以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会适当延缓柔嫩度下降和果皮厚度降低;果皮厚度降低是柔嫩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胚乳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度变化对柔嫩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柔嫩度;果皮厚度;胚乳细胞
  中图分类号:S513.09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04-03
  鲜食糯玉米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嗜好性休闲食品,兼美味、营养、健康于一体,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鲜食糯玉米的食用品质主要取决于柔嫩度、粘滞性、甜味和香气[1,2],其中柔嫩舒适的口感最为消费者所青睐。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甜玉米柔嫩度的研究,了解到甜玉米的果皮厚度与柔嫩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果皮厚度是影响口感的重要因素[2~4]。但对于鲜食糯玉米的柔嫩度研究明显不足,由于糯玉米具有不同于甜玉米的物质组成[5,6],因此,鲜食糯玉米的柔嫩度变化可能不仅与果皮厚度有关,与胚乳细胞变化也可能有一定关联。本试验对采后鲜食糯玉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果皮和胚乳细胞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期对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鲜食糯玉米品种为京科糯2000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试验场种植。
  适期采收鲜玉米穗后分为A、B两组,每组40穗,去苞叶,装入带孔聚乙烯薄膜袋中。A组放置于平均温度5℃、平均相对湿度85%的低温环境中,B组放置于平均温度15℃、平均相对湿度75%的室温环境中。
  1.2 鲜食糯玉米柔嫩度品尝评分办法
  取适期采收或贮藏后的糯玉米,煮熟品尝柔嫩度变化,按照煮熟后的咀嚼性、渣感进行综合评分,以10分为满分,采用6人评分,取其平均值。
  1.3 指标测定方法
  所有处理每天取样测定1次,每次取样3穗,剥取中部籽粒,混合后,取20粒发育良好、形状特征一致的籽粒用FAA固定液固定,4℃保存。测定时,每处理取3个籽粒,在靠近籽粒顶端1/3处进行背部切片,番红-固绿双重染色,Leica DM 2500型显微镜观察、拍照。每个籽粒选取2个切片测定果皮厚度、细胞大小等,计算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和绘图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7软件,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胚乳细胞和果皮厚度变化
  适期采收的京科糯2000煮后品尝时,果皮柔嫩,渣感不明显,表现了良好的柔嫩性。采后贮藏期间柔嫩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表1(15℃)可以看出,京科糯2000采后果皮柔嫩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采后1~2天内变化不大,随后呈较快下降,随贮藏时间延长,柔嫩度下降程度增大。
  观察果皮结构变化发现,采收初期,果皮细胞结构清晰,排列整齐;随贮藏时间增加,果皮细胞结构逐渐模糊,细胞排列混乱变形,表明果皮细胞老化程度增加。对胚乳细胞结构的观察发现,胚乳细胞排列和细胞结构在贮藏期间均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图1可以看出,鲜食糯玉米采后胚乳细胞大小和胚乳细胞壁厚度均随贮藏时间延长略有增大,但变化不明显;果皮厚度则变化较大,随贮藏时间延长呈快速下降趋势。
  图1 鲜食糯玉米采后胚乳细胞和果皮厚度变化(15℃)
  2.2 贮藏温度对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胚乳细胞和果皮厚度的影响
  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柔嫩度、胚乳细胞和果皮厚度的变化进行观察(表1),发现5℃条件下,京科糯2000的柔嫩度下降速度较慢,至贮藏期结束时柔嫩度仍可接受,渣略多,果皮稍硬;而在15℃条件下,贮藏到第3 天时,柔嫩度就下降至较低水平,至贮藏结束时,渣感非常明显,且咀嚼时发硬,食用品质劣变明显。
  贮藏温度为5℃时,贮藏时间较长的鲜食糯玉米胚乳细胞大小与贮藏初期对比有极显著差异,15℃时,胚乳细胞大小无显著变化;两种贮藏温度下胚乳细胞壁厚度变化均不显著;而果皮厚度在两种贮藏温度下均随贮藏时间延长产生极显著变化,反应了果皮和胚乳采后不同的变化特性。
  5℃和15℃条件下,果皮厚度(Y)随贮藏时间(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2.83-4.31X (R2=0.945)和Y=85.10-4.59X (R2=0.894),变化趋势相似,且15℃条件下果皮厚度表现了较快的降低趋势。两种贮藏温度对果皮厚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2.3 鲜食糯玉米果皮厚度和胚乳细胞变化与柔嫩度的相关分析
  对两种贮藏温度下的鲜食糯玉米柔嫩度与果皮厚度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柔嫩度(Y)与果皮厚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521+0.076X,R2=0.634,F=20.77,P<0.01。而对于胚乳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度与柔嫩度的相关分析发现,采后胚乳细胞变化与柔嫩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
  3 讨论
  通过分析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胚乳细胞和果皮厚度变化发现,与甜玉米相似,鲜食糯玉米的柔嫩度与果皮厚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与胚乳细胞大小和胚乳细胞壁厚度相关性较小;胚乳细胞在采后一段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的特征,也进一步表明果皮厚度变化是影响鲜食糯玉米采后柔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鲜食糯玉米采后果皮厚度变小导致柔嫩度下降,水分散失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鲜食糯玉米采后蒸发和呼吸作用旺盛,会造成大量水分散失[7],而失水会造成果皮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萎缩变薄,细胞结构致密,从而造成柔嫩度下降。此外,籽粒成分变化也会影响柔嫩度,周淑梅等[4]认为细胞壁成分变化会对柔嫩度产生影响,龚魁杰等[8]发现采后籽粒的木质化进程导致木质素含量升高,促进了柔嫩度的降低。当然,为确认水分散失和木质化对于果皮厚度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贮藏相对于常温贮藏对果皮厚度的下降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作用有限。由于温度本身不会对果皮厚度产生直接影响,分析可能是由于低温贮藏减少了水分散失和木质化进程[7~9]。因此,需要通过更多的试验来了解能够延缓果皮厚度下降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Mattern V. The sweet season of corn: summer, fresh corn, and organic gardens-an unbeatable combination[J]. Organic Gardening, 2001, 48(5): 39-41.
  [2] Azanza F, Klein B P, Juvik J A. Sensory characterization of sweet corn lines differing inphysic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96, 61(1):253-257.
  [3] 乐素菊, 肖德兴, 刘鹏飞, 等. 超甜玉米果皮结构与籽粒柔嫩性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11, 37(11): 2111-2116.
  [4] 周淑梅, 李小琴, 孙秀东. 甜玉米子粒果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 1: 17-20.
  [5] 邢艳菊, 阴卫军, 邱登林, 等.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及采收期品质变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11:44-46.
  [6] 刘洪明, 刘德林, 王瑞英, 等. 糯玉米速冻加工工艺与不同条件下的食用风味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5:111-113.
  [7] 宋华东, 龚魁杰, 陈利容, 等.鲜食糯玉米水分变化及对风味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7, 3: 90-91.
  [8] 龚魁杰, 陈利容, 朱立贵, 等. 鲜食糯玉米采后与食用品质相关的糖代谢变化[J]. 食品科技, 2011, 36(12):170-173.
  [9] Lee S.Low-temperature damp corn storage with and without chemical preservatives [D].Canada: University of Guelph, 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以西洋梨品种早红考密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MCP (0.5、1.0 μl/L)处理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5℃)及低温(0±1℃)条件下,1-MCP处理均可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后熟和衰老,延长果实货架期;同时,1-MCP处理均可降低两种贮藏条件下的果实腐烂率,提高果实鲜食品质,且1.0 μl/L处理效果更好。  
期刊
摘要: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全球发表的关于苹果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的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学科归属等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2年间全球发表的苹果文献共17699篇,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1年的2倍;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发文量居世界前5
期刊
摘 要:以4个抗性较强的转Hpa110-42基因小麦株系和扬麦16(YM16)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穗下节间长度、旗叶长宽、穗长、小穗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外源基因的导入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各株系的株高显著降低,小穗数和千粒重显著上升,而穗下节间长和旗叶宽无显著差异;4个转基因株系中,2个株系的直链淀粉、
期刊
摘 要:病虫害专家系统能够对病虫害实现实时远程诊断、专家决策以及预测预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病虫害专家系统发展很快,自动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病虫害数据共享和数字化预警系统等的建设有待加强,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关键词:病虫害;专家系统;自动诊断;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38-06  病虫害专家系统,即植物保护专
期刊
摘要:根据农村村务电子化的需求,研究了电子村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电子村务系统框架及其功能要求,对电子村务系统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SAAS云服务技术在Asp.net环境下进行了开发。该系统有助于塑造一个更有效、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的村委会,以期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电子村务系统; 农业信息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本项目在完成胶北镇10个农村居民点地籍和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从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调整土地利用总结构两方面来研究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具有较大的土地整理潜力。本研究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潜力;潜力系数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选择山东省内应用范围广、宣传力度大的不同剂型垫料发酵菌剂,采用微生物培养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离和鉴定其中的好氧发酵菌,并对其进化关系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发酵菌剂中主要有效菌均为芽孢杆菌属,菌种数量在108个/g以上,其有效菌间遗传进化关系很近,同源性都在99%以上;红糖水培养对发酵菌剂E、F的增殖效果不稳定,培养液中含菌量都不到108个/g,粉剂型含菌量高且稳定、更经济
期刊
摘要:宅基地整理工作已在全国多个省份展开试点,根据农户的意愿制定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宅基地整理模式是当前趋势所在。本文以山东省3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工矿型和普通型两种村庄类型,并对两种类型村庄农户当前福利需求、闲置宅基地上交意愿和现居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了对比分析,藉此探讨了各自宅基地整理模式,得出结论如下:工矿型村庄在地形、公共服务设施、
期刊
摘 要:以大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研究基因型、子房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短期热激处理对大蒜未受精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2 mg/L 6-BA+1 mg/L NAA培养基上培养的6个大蒜品种中,糙蒜品种子房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开花当天为最佳诱导时期;低温4℃处理4 d诱导效果最佳;35℃热激处理48 h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但热激处理易使材料发生褐化,褐化率均在60%以上。 
期刊
摘 要:阐述了山东省芝麻的生产特点及产业化现状,剖析了芝麻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选育、推广高产优质芝麻良种,改进芝麻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芝麻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以骨干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芝麻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业,科学利用芝麻加工后续产物,积极推进芝麻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芝麻;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