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要言之有“物”,这个“物”常常指的是好的素材。书到用时方恨少,素材在写作时捉襟见肘是许多同学的常态,可是有时并不是真的难找,这就和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一样,不是数量性缺水,是质量性缺水。我们要么抱怨手边的素材一概括,太单薄,“填”不了几个格子,议论不下去;要么抱怨手边的素材一扩写,太繁杂,“填”完了格子,猛然发现记叙过了头,让议论文体变了质。于是,我们开始抱怨手边的素材太平庸,不怪自己“语不惊人”,只怪最近“事不雷人”,这样“没心没肺”真是让“废寝忘食”、“搜肠刮肚”的八卦狗仔们情何以堪!其实,我们就像《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眼高手低,过分强调了“客观条件”;其实,我们也该学学樱木花道,正视一切主客观条件,学学“小人物”上篮。在时间有限的当场作文中,素材不容多想,只要切题能用就好,不要过分挑剔,放下猎奇心,而是用一颗好奇心去充分利用素材中的每个字词,你要相信,哪怕是“庸材”,只要你不是用不好它的“庸才”,就可能变废为宝、点石成金。
下面就以一则学生习作中运用于命题作文“围观”的材料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如下:
网络视频直播女孩精神恍惚,轻生跳楼,跟帖如云,许多网友喊道:“快跳啊!”“要跳快点跳!”
“围观”为什么不是简单的“旁观”?全在一个“围”字,围棋是围,围观也是围,这个“围”字后面不是学问就是人性。为什么要围?怎么围?围而不攻,围而不救,却只是围观,这里有智慧比拼也有道德考量。而看到这段不满50字的素材,许多同学无非在这段记叙后面加上几句对围观者的声讨和对被围观者的规劝和批评,就匆匆转战其他素材去了,最后每一则素材都是走过路过错过,还在匆匆中为“填”不满格子绞尽脑汁,出现了“便秘”症状。有读者可能会说这个词太不文明了,应该用“难产”,但是后者说明产出来还可能有希望,而前者说明就算拉出来了也是一堆“废物”。
其实,就像没有切入题目中的字词就没办法审题深刻一样,没有切入素材,发现和联系那些与主题有关的字词,你就不能找到真正的论据。许多人都认为,这段素材不就是论据吗?错了,这段素材没有经过围绕主题的筛选提取,论据不是会自己跑出来,素材中孕育着论据,是论据之源,但不等同于论据。论据就像证据一样,作为一名律师不能说:“反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被告有罪。”因为一件事中极有可能既有对原告有利的证据又有对被告有利的证据,这些证据需要你去找出来加以运用,而精彩的证据往往出自一件事中的一个看似普通、不易发现的细节处。
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字词作为标签:
网络视频、精神恍惚、轻生、跟帖、喊、快、跳……
然后将它们分组归类,分别和标题“围观”相联系,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在一起,形成设问进一步展开议论,形成真正给力的、深刻的论证和结论,而在其中“串联设问”这一步至关重要,议论文就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还需要什么议论,这不就成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了吗?顺便说一句,这种“脱裤子放屁”、“无病呻吟”的议论文十分普遍,学生的议论常常是“垂空文”,在一番慷慨陈词之后,解决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让读者一看就透、一批就过。
接下来分四例对上述材料加以议论。
例1:
串联:围观+精神
设问:在围观和被围观之间,精神恍惚的到底是谁?
随笔:围观那些“精神病”,可以给麻木的灵魂“提神”,却浑然不知“精神奕奕”的围观也是一种“精神病”。世人对生命早已失去了围观的兴趣,却对失去生命的过程情有独钟。鲁迅笔下的中国式围观毕竟是“与时俱进”了。
结论:围观死亡也是一种精神病。
例2:
串联:围观+喊+跳+轻生
设问:围观为什么要呐喊?
随笔:鲁迅为了唤醒国人而写《呐喊》,这是一种痛;围观者也会“呐喊”,这是一种疯。是为被围观者轻生壮胆,怕当事人“临阵退缩”,还是为自己内心的虚弱壮胆,抑或更是为更多围观后来者壮胆?而谴责被围观者不敢跳的人少几个不少,谴责自己不敢跳出来拯救良知的人多几个不多。
结论:呐喊是围观者和被围观者的强心针。
例3:
串联:围观+网络视频+喊+跟帖
设问:为何围观呐喊要借助网络、视频、跟帖?
随笔:一个人的旁观怎么会变成一群人的围观?一个字——“跟”,相比之前的“前呼后拥”,网络视频跟帖似乎是一种更“文明”的跟风方式。可就像热闹是一群人的寂寞,围观终究是一群人的虚弱,无论是发生哪个时代。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只是让围观死亡变得更爽更安心。“网络”让围观者不用担心挤不到前排,让围观者变得无忧;“视频”让围观者不用担心被“表演者”或“受害者”窥到,让围观变得无形;而“跟帖”这种围观的方式又让呐喊变得无声。
结论:网络、视频、跟帖让围观更“文明”。
例4:
串联:围观+快
设问:围观为什么要喊快?
随笔:花上一个上午酝酿情绪,围观一场是信息闭塞年代的特点。网络让信息爆炸,点开一页一页,围观的网页太多,围观很忙,忙得像赶场,这就既要求围观有精彩的过程,又要表演有效率。而现实是围观越来越快,围观者越来越没有耐心,口味越来越重,值得他们围观的东西却越来越少,都只剩下了玩命的表演勉强挽留住围观者的点击率。许多清醒的中国人哀叹“围观”的时代何时是个头,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围观时代即将结束,可是下一个时代更麻木,姑且叫做“路过时代”吧,到那时,我们连围观小悦悦被碾压的视频都没了兴趣,会跟视频里的人一样路过,区别只在于他们路过了小悦悦,我们路过了这些小悦悦的视频网页罢了,冷漠是一样的。
结论:围观至少比路过有“人情味”,也许吧。
如果将以上四个例子的构思加工成文,也就有下面张晓雯同学的这篇临场习作,下面是该同学的习作和笔者的跟帖。
围观张晓雯
原文
跟帖
一女子凡事死娱乐,终究娱乐死。全民娱乐到今天,终于只有玩命的噱头才能搏“收视率”。在网上直播自己跳楼自杀,网友跟帖芸芸,许多人甚至回帖:“快跳!”。究竟是什么使得如此多的人灭绝人性,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围观”现象的频频发生?
社会在发展, 围观不止是一群人的旁观。围观的人最怕什么?最怕空欢喜一场。一个“围”给了当事人无形的压力,让被围观者不好意思辜负大家的“期望”。而呐喊是一群围观者的喧闹,这种鼓噪呐喊,一则“劫持”被围观者,怂恿被围观者继续下去;二则掩盖了内心的声音,良知的谴责;三则给了彼此“加入围观”或“继续围观”的勇气。而自从有了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跟帖灌水”、“视频分享”让被围观者看不到屏幕外的围观者,围观变得更加心安理得了,而无声的“跟帖灌水”代替了有声的鼓噪呐喊,总算是文明了一些。但中国人爱围观的劣根性却一点也没变。古时,人们围观“砍头”需要赶到现场,需要大声呐喊,但21世纪,科技发展了,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围观的平台,只要点点鼠标,便能轻松“围观”,无需呐喊,更不用害怕面对被围观者黯淡的眼神!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当然会有更多的人当围观者了。
台下有看戏的, 无知到无耻,冷漠到麻木,就为求一个给力的刺激,原来这些特征属于围观者,可是现在世道变了,网络视频中被围观者竟然也这样,为了围观者血亮的眼球无知地跳楼,无耻地拿父母给的生命当卖点,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围观者一样冷漠,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围观者一样麻木,看自己跳楼,和围观者一样感到给力感到刺激!在一个台上向台下讨掌声的时代,围观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围观者和被围观者的默契,台上自然缺不了唱戏的。女子是自己将视频传到网上的,或许她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苦衷,才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宣泄。不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极可能是一次炒作,这不,“拍手”这个链接,网页上也有。因此,今天的被围观者极有可能是平日里的围观者,她太了解围观者需要什么了,就像围观者利用被围观者得到感官上的刺激一样,被围观者为什么不能利用一下这些围观者的娱乐精神呢?原来,有围观就有交易。女子希望借此“一跳成名”。时代变了,被围观者的思想也变了。现今,围观者与被围观者是相互需要的,这是多大一种悲哀?围观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人们摈弃道德,需要人们不加思索,它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高难度的任务。
前阶段苹果 交易太俗,交流很雅。围观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交流呢?乔布斯死了,《乔布斯传》火了,这本书被中国人围追堵截、排队抢购。乔布斯,我们广大小市民没有机会围观他,那就围观书中的乔布斯吧。一时间,乔布斯的那些故事成了各大媒体、街头巷尾的谈资,大家都在围观这本书,鹦鹉学舌地说上一段里面的段子,就像和乔布斯套上了一段交情一样。就这样,从围观一个网上直播的似乎将要死掉的人到围观一个书中的死人,从在网上无声的围观到在书中无知的复制,伪文明找到了知音——伪文化。须知,交流是围观者的强项,只是他们和被围观的人或书没什么交流,只是热心地把这些内容作为谈资不辞辛劳地一遍一遍复制、转载、分享,以招来更多错过第一时间的间接的围观者,而这些错过这一场的间接围观者却极有可能是因正在围观另一场而错过了这一场。原来围观,是为了拥有交流的谈资。之父乔布斯去世了,于是,《乔布斯列传》的销量一路飚升,只可惜,买这本书的人大多是庸人,“从众”之人,“爱围观”之人罢了,天下之大,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有几人欤?“我读了《乔布斯传》,这代表我有文化”,多么可笑的想法!一个围观者,有什么资格昂首挺胸?
我们围观既然作为一种错误的交易和交流,那就注定是单方面的错。在一如既往地批判围观者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跳楼玩命的毕竟也有错,特别是那些玩命的,只配被围观!让我们穿越到《五人墓碑记》的那个时代看看吧,正因为视死如归的周公有对国事不愿袖手旁观的勇气,所以当押解到吴侬软语的苏州的时候,沿途的百姓们竟也有了拒绝围观、抗拒阉党的勇气,暴打阉党爪牙,事后又有五人敢作敢当,挺身而出,慷慨赴义,连魏忠贤都“逡巡畏义”了。真的需要拒绝围观,我们不能甘于做一个平庸者。《五人墓碑记》中写道“大阉亦逡巡畏义”,魏忠贤为何会害怕普通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是一群不愿做围观者的人,他们拒绝围观,拒绝围观需要勇气,正是这份勇气,造就了他们的辉煌。
围观, 围观者请注意,为了交易她甘心被围观,请你们不要成为她廉价的票房和狗仔队。被围观者请注意,为了交流,他们热心围观,请你不要成为他们谈资中的那个跳梁小丑。是平庸者干的事,但我们大声疾呼“拒绝围观”时,是否是该考虑先拒绝围观呢?女孩看似是在拒绝平庸,实则只是沦于平庸,惊世骇俗的未必是拒绝平庸,也可能只是无聊的炒作而已。当围观者不再围观,平庸者也就不再平庸了。鼓起勇气,果断地路过,有时,也是一种拒绝围观的方式!
当然,除了这些新闻短讯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发掘,那些经典得被人用滥的典故,也能用出不一般的感觉,以下是王怡同学以“学会预约”为题的议论局部个案:
刘备三次拜访孔明,并没一丝不谦恭之心,一位帝王后裔在草庐前站着等待,不正是学会预约,因此求得贤能者,为他打天下。预者,先也,因为有了一颗预想的心才会提前去做,所以要学会用心,才能学会预约。
学会预约,需要用心。这是论点,作者用《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的典故作为论据来举例论证。可是却只论及表面,在一个事例中可以用作论据的数量和质量常常在于你在其中所掌握的细节的数量和质量。其实,如果细细追查《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细节,就会发现在诸葛亮的无形教导下,刘备从不会预约到学会了预约。以下是围绕“学会预约”对“三顾茅庐”深挖后几段议论展开(注意画线部分是从《三国演义》原文中发掘出来运用于本案例的论据):
学会预约,非用心不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便是代言。一顾茅庐前,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求贤心切,马上就“厚币”往请,当报出“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的时候,迎接他的只有看门童子和那一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我想就算诸葛亮在里面,也会假装不在的。可见带上一串名爵官位,却没把心带上,是预约不到大贤的。学会和大贤预约,非要拒绝平庸不可。二顾茅庐前,刘备跟童子强调要捎个“刘备拜访”的口信,可下次除了误听手下报告,误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之外,依旧未见卧龙真身。可见真的预约,不会在随随便便中成功。三顾茅庐前,自叹“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的刘备,正式留了封书信,表明心迹,这一次又是“卜者揲蓍”,又是“选择吉期”,又是“斋戒三日”,又是“熏沐更衣”,极尽正式礼貌,终于如愿以偿。可见学会预约,非真心不可。
和卧龙先生预约最要紧的原本就不是约好时间,而是用如敬神一般的真诚态度去预约。而以自我为中心去主动预约别人,却不能换位思考,以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那只是一厢情愿,只有预没有约。刘备引用孟子的话告诫关张二人:“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可见,以其人之道预约其人,才是预约之大道。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这位先生给刘备上的第一课,课题就叫“学会预约”。或许有人会说,原来预约是要高人指点才能会的,预约不是学会是教会的。可我要说预约要教,可终究要靠学才能会。刘备几次预约都没有急着订好时间,也没有像关张二人如此不耐烦,而是在一次次碰壁中谦虚地领悟出预约的内涵,把这些“无功而返”当作“满载而归”,当作学会预约的过程。这便证明了三顾茅庐之所以是个不俗之约,一则预约了不俗之人,二则是不俗之人预约了不俗之人。这说明学生刘备善于学习,用心改进自己,用脑换位思考,卧龙先生值得教他更值得辅佐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卧龙先生为何如此讲究预约呢?因为他本就是个中高手,他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了预约,你便能预约到更多。早在草庐之中,他便已预知了三分天下,只等学会了预约之道的刘备到位,便是落实《隆中对》之时,这对非常君臣便可以步出隆中,预约到天下三分了。
上文在“三顾茅庐”中发掘出更多和预约有关的细节作为论据,不仅论证了“学会预约,非用心不可”这个论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深一层“以其人之道预约其人,才是预约之大道”,即“学会预约,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的新论点。最后总结出刘备好学,用心改进自己,用脑换位思考才是学会预约的主要原因,从而强调 “学”为“会预约”的内因,“教”为“会预约”的外因。
“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学会预约,所以他成功地请出了诸葛亮”这种简单的因果论证使得所有的例子都变得千遍一律,只是不断换着人名地名而已,即“因为××学会预约,所以成功”。这种所谓的“成功学”公式使得例证差不多都成了一段段凑不满字又拼命凑字的套话。其实,许多家喻户晓的典故,“脍炙人口”往往只是假象或错觉,就像一些“标题党”对“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三顾茅庐”四个字上而已,有几个人真正细读过名著中的这个部分,去读读罗贯中对三顾中具体细节的描写呢?我想就算通过做模拟题背答案知道一些粗略的情节,勉强能粗糙地生搬硬套,那也是托了《三国演义》是江苏省高考名著考试篇目的福罢了,要发现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简直就是奢侈。而只有通过对原著中各个细节论据的筛选和联系,94字的那一段套话才会发酵成870字的这几段实话,蓦然回首,何止是一段,一篇文章已经一气呵成了。
综上所述,新闻和故事,都是蕴含丰富论据的素材,要想享用它们,一定要啃干净,新闻要细读,故事要重读,其中的情节和细节需要不断发现。朱光潜在《谈静》一文中强调,发现和创造一样重要,真的很有道理。与其“闭门造车”、“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如学学进贾府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总之,不会读,就不会写,不会问,就不会论。无论素材雅俗,精读才能出精品,设问才能出深论。
(作者:蒋涛,苏州市第一中学)
下面就以一则学生习作中运用于命题作文“围观”的材料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如下:
网络视频直播女孩精神恍惚,轻生跳楼,跟帖如云,许多网友喊道:“快跳啊!”“要跳快点跳!”
“围观”为什么不是简单的“旁观”?全在一个“围”字,围棋是围,围观也是围,这个“围”字后面不是学问就是人性。为什么要围?怎么围?围而不攻,围而不救,却只是围观,这里有智慧比拼也有道德考量。而看到这段不满50字的素材,许多同学无非在这段记叙后面加上几句对围观者的声讨和对被围观者的规劝和批评,就匆匆转战其他素材去了,最后每一则素材都是走过路过错过,还在匆匆中为“填”不满格子绞尽脑汁,出现了“便秘”症状。有读者可能会说这个词太不文明了,应该用“难产”,但是后者说明产出来还可能有希望,而前者说明就算拉出来了也是一堆“废物”。
其实,就像没有切入题目中的字词就没办法审题深刻一样,没有切入素材,发现和联系那些与主题有关的字词,你就不能找到真正的论据。许多人都认为,这段素材不就是论据吗?错了,这段素材没有经过围绕主题的筛选提取,论据不是会自己跑出来,素材中孕育着论据,是论据之源,但不等同于论据。论据就像证据一样,作为一名律师不能说:“反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被告有罪。”因为一件事中极有可能既有对原告有利的证据又有对被告有利的证据,这些证据需要你去找出来加以运用,而精彩的证据往往出自一件事中的一个看似普通、不易发现的细节处。
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字词作为标签:
网络视频、精神恍惚、轻生、跟帖、喊、快、跳……
然后将它们分组归类,分别和标题“围观”相联系,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串联在一起,形成设问进一步展开议论,形成真正给力的、深刻的论证和结论,而在其中“串联设问”这一步至关重要,议论文就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那么还需要什么议论,这不就成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了吗?顺便说一句,这种“脱裤子放屁”、“无病呻吟”的议论文十分普遍,学生的议论常常是“垂空文”,在一番慷慨陈词之后,解决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让读者一看就透、一批就过。
接下来分四例对上述材料加以议论。
例1:
串联:围观+精神
设问:在围观和被围观之间,精神恍惚的到底是谁?
随笔:围观那些“精神病”,可以给麻木的灵魂“提神”,却浑然不知“精神奕奕”的围观也是一种“精神病”。世人对生命早已失去了围观的兴趣,却对失去生命的过程情有独钟。鲁迅笔下的中国式围观毕竟是“与时俱进”了。
结论:围观死亡也是一种精神病。
例2:
串联:围观+喊+跳+轻生
设问:围观为什么要呐喊?
随笔:鲁迅为了唤醒国人而写《呐喊》,这是一种痛;围观者也会“呐喊”,这是一种疯。是为被围观者轻生壮胆,怕当事人“临阵退缩”,还是为自己内心的虚弱壮胆,抑或更是为更多围观后来者壮胆?而谴责被围观者不敢跳的人少几个不少,谴责自己不敢跳出来拯救良知的人多几个不多。
结论:呐喊是围观者和被围观者的强心针。
例3:
串联:围观+网络视频+喊+跟帖
设问:为何围观呐喊要借助网络、视频、跟帖?
随笔:一个人的旁观怎么会变成一群人的围观?一个字——“跟”,相比之前的“前呼后拥”,网络视频跟帖似乎是一种更“文明”的跟风方式。可就像热闹是一群人的寂寞,围观终究是一群人的虚弱,无论是发生哪个时代。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只是让围观死亡变得更爽更安心。“网络”让围观者不用担心挤不到前排,让围观者变得无忧;“视频”让围观者不用担心被“表演者”或“受害者”窥到,让围观变得无形;而“跟帖”这种围观的方式又让呐喊变得无声。
结论:网络、视频、跟帖让围观更“文明”。
例4:
串联:围观+快
设问:围观为什么要喊快?
随笔:花上一个上午酝酿情绪,围观一场是信息闭塞年代的特点。网络让信息爆炸,点开一页一页,围观的网页太多,围观很忙,忙得像赶场,这就既要求围观有精彩的过程,又要表演有效率。而现实是围观越来越快,围观者越来越没有耐心,口味越来越重,值得他们围观的东西却越来越少,都只剩下了玩命的表演勉强挽留住围观者的点击率。许多清醒的中国人哀叹“围观”的时代何时是个头,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围观时代即将结束,可是下一个时代更麻木,姑且叫做“路过时代”吧,到那时,我们连围观小悦悦被碾压的视频都没了兴趣,会跟视频里的人一样路过,区别只在于他们路过了小悦悦,我们路过了这些小悦悦的视频网页罢了,冷漠是一样的。
结论:围观至少比路过有“人情味”,也许吧。
如果将以上四个例子的构思加工成文,也就有下面张晓雯同学的这篇临场习作,下面是该同学的习作和笔者的跟帖。
围观张晓雯
原文
跟帖
一女子凡事死娱乐,终究娱乐死。全民娱乐到今天,终于只有玩命的噱头才能搏“收视率”。在网上直播自己跳楼自杀,网友跟帖芸芸,许多人甚至回帖:“快跳!”。究竟是什么使得如此多的人灭绝人性,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围观”现象的频频发生?
社会在发展, 围观不止是一群人的旁观。围观的人最怕什么?最怕空欢喜一场。一个“围”给了当事人无形的压力,让被围观者不好意思辜负大家的“期望”。而呐喊是一群围观者的喧闹,这种鼓噪呐喊,一则“劫持”被围观者,怂恿被围观者继续下去;二则掩盖了内心的声音,良知的谴责;三则给了彼此“加入围观”或“继续围观”的勇气。而自从有了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跟帖灌水”、“视频分享”让被围观者看不到屏幕外的围观者,围观变得更加心安理得了,而无声的“跟帖灌水”代替了有声的鼓噪呐喊,总算是文明了一些。但中国人爱围观的劣根性却一点也没变。古时,人们围观“砍头”需要赶到现场,需要大声呐喊,但21世纪,科技发展了,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围观的平台,只要点点鼠标,便能轻松“围观”,无需呐喊,更不用害怕面对被围观者黯淡的眼神!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当然会有更多的人当围观者了。
台下有看戏的, 无知到无耻,冷漠到麻木,就为求一个给力的刺激,原来这些特征属于围观者,可是现在世道变了,网络视频中被围观者竟然也这样,为了围观者血亮的眼球无知地跳楼,无耻地拿父母给的生命当卖点,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围观者一样冷漠,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围观者一样麻木,看自己跳楼,和围观者一样感到给力感到刺激!在一个台上向台下讨掌声的时代,围观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围观者和被围观者的默契,台上自然缺不了唱戏的。女子是自己将视频传到网上的,或许她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苦衷,才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宣泄。不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极可能是一次炒作,这不,“拍手”这个链接,网页上也有。因此,今天的被围观者极有可能是平日里的围观者,她太了解围观者需要什么了,就像围观者利用被围观者得到感官上的刺激一样,被围观者为什么不能利用一下这些围观者的娱乐精神呢?原来,有围观就有交易。女子希望借此“一跳成名”。时代变了,被围观者的思想也变了。现今,围观者与被围观者是相互需要的,这是多大一种悲哀?围观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人们摈弃道德,需要人们不加思索,它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高难度的任务。
前阶段苹果 交易太俗,交流很雅。围观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交流呢?乔布斯死了,《乔布斯传》火了,这本书被中国人围追堵截、排队抢购。乔布斯,我们广大小市民没有机会围观他,那就围观书中的乔布斯吧。一时间,乔布斯的那些故事成了各大媒体、街头巷尾的谈资,大家都在围观这本书,鹦鹉学舌地说上一段里面的段子,就像和乔布斯套上了一段交情一样。就这样,从围观一个网上直播的似乎将要死掉的人到围观一个书中的死人,从在网上无声的围观到在书中无知的复制,伪文明找到了知音——伪文化。须知,交流是围观者的强项,只是他们和被围观的人或书没什么交流,只是热心地把这些内容作为谈资不辞辛劳地一遍一遍复制、转载、分享,以招来更多错过第一时间的间接的围观者,而这些错过这一场的间接围观者却极有可能是因正在围观另一场而错过了这一场。原来围观,是为了拥有交流的谈资。之父乔布斯去世了,于是,《乔布斯列传》的销量一路飚升,只可惜,买这本书的人大多是庸人,“从众”之人,“爱围观”之人罢了,天下之大,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有几人欤?“我读了《乔布斯传》,这代表我有文化”,多么可笑的想法!一个围观者,有什么资格昂首挺胸?
我们围观既然作为一种错误的交易和交流,那就注定是单方面的错。在一如既往地批判围观者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跳楼玩命的毕竟也有错,特别是那些玩命的,只配被围观!让我们穿越到《五人墓碑记》的那个时代看看吧,正因为视死如归的周公有对国事不愿袖手旁观的勇气,所以当押解到吴侬软语的苏州的时候,沿途的百姓们竟也有了拒绝围观、抗拒阉党的勇气,暴打阉党爪牙,事后又有五人敢作敢当,挺身而出,慷慨赴义,连魏忠贤都“逡巡畏义”了。真的需要拒绝围观,我们不能甘于做一个平庸者。《五人墓碑记》中写道“大阉亦逡巡畏义”,魏忠贤为何会害怕普通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是一群不愿做围观者的人,他们拒绝围观,拒绝围观需要勇气,正是这份勇气,造就了他们的辉煌。
围观, 围观者请注意,为了交易她甘心被围观,请你们不要成为她廉价的票房和狗仔队。被围观者请注意,为了交流,他们热心围观,请你不要成为他们谈资中的那个跳梁小丑。是平庸者干的事,但我们大声疾呼“拒绝围观”时,是否是该考虑先拒绝围观呢?女孩看似是在拒绝平庸,实则只是沦于平庸,惊世骇俗的未必是拒绝平庸,也可能只是无聊的炒作而已。当围观者不再围观,平庸者也就不再平庸了。鼓起勇气,果断地路过,有时,也是一种拒绝围观的方式!
当然,除了这些新闻短讯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发掘,那些经典得被人用滥的典故,也能用出不一般的感觉,以下是王怡同学以“学会预约”为题的议论局部个案:
刘备三次拜访孔明,并没一丝不谦恭之心,一位帝王后裔在草庐前站着等待,不正是学会预约,因此求得贤能者,为他打天下。预者,先也,因为有了一颗预想的心才会提前去做,所以要学会用心,才能学会预约。
学会预约,需要用心。这是论点,作者用《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的典故作为论据来举例论证。可是却只论及表面,在一个事例中可以用作论据的数量和质量常常在于你在其中所掌握的细节的数量和质量。其实,如果细细追查《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细节,就会发现在诸葛亮的无形教导下,刘备从不会预约到学会了预约。以下是围绕“学会预约”对“三顾茅庐”深挖后几段议论展开(注意画线部分是从《三国演义》原文中发掘出来运用于本案例的论据):
学会预约,非用心不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便是代言。一顾茅庐前,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求贤心切,马上就“厚币”往请,当报出“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的时候,迎接他的只有看门童子和那一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我想就算诸葛亮在里面,也会假装不在的。可见带上一串名爵官位,却没把心带上,是预约不到大贤的。学会和大贤预约,非要拒绝平庸不可。二顾茅庐前,刘备跟童子强调要捎个“刘备拜访”的口信,可下次除了误听手下报告,误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之外,依旧未见卧龙真身。可见真的预约,不会在随随便便中成功。三顾茅庐前,自叹“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的刘备,正式留了封书信,表明心迹,这一次又是“卜者揲蓍”,又是“选择吉期”,又是“斋戒三日”,又是“熏沐更衣”,极尽正式礼貌,终于如愿以偿。可见学会预约,非真心不可。
和卧龙先生预约最要紧的原本就不是约好时间,而是用如敬神一般的真诚态度去预约。而以自我为中心去主动预约别人,却不能换位思考,以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那只是一厢情愿,只有预没有约。刘备引用孟子的话告诫关张二人:“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可见,以其人之道预约其人,才是预约之大道。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这位先生给刘备上的第一课,课题就叫“学会预约”。或许有人会说,原来预约是要高人指点才能会的,预约不是学会是教会的。可我要说预约要教,可终究要靠学才能会。刘备几次预约都没有急着订好时间,也没有像关张二人如此不耐烦,而是在一次次碰壁中谦虚地领悟出预约的内涵,把这些“无功而返”当作“满载而归”,当作学会预约的过程。这便证明了三顾茅庐之所以是个不俗之约,一则预约了不俗之人,二则是不俗之人预约了不俗之人。这说明学生刘备善于学习,用心改进自己,用脑换位思考,卧龙先生值得教他更值得辅佐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卧龙先生为何如此讲究预约呢?因为他本就是个中高手,他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了预约,你便能预约到更多。早在草庐之中,他便已预知了三分天下,只等学会了预约之道的刘备到位,便是落实《隆中对》之时,这对非常君臣便可以步出隆中,预约到天下三分了。
上文在“三顾茅庐”中发掘出更多和预约有关的细节作为论据,不仅论证了“学会预约,非用心不可”这个论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深一层“以其人之道预约其人,才是预约之大道”,即“学会预约,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的新论点。最后总结出刘备好学,用心改进自己,用脑换位思考才是学会预约的主要原因,从而强调 “学”为“会预约”的内因,“教”为“会预约”的外因。
“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学会预约,所以他成功地请出了诸葛亮”这种简单的因果论证使得所有的例子都变得千遍一律,只是不断换着人名地名而已,即“因为××学会预约,所以成功”。这种所谓的“成功学”公式使得例证差不多都成了一段段凑不满字又拼命凑字的套话。其实,许多家喻户晓的典故,“脍炙人口”往往只是假象或错觉,就像一些“标题党”对“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三顾茅庐”四个字上而已,有几个人真正细读过名著中的这个部分,去读读罗贯中对三顾中具体细节的描写呢?我想就算通过做模拟题背答案知道一些粗略的情节,勉强能粗糙地生搬硬套,那也是托了《三国演义》是江苏省高考名著考试篇目的福罢了,要发现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简直就是奢侈。而只有通过对原著中各个细节论据的筛选和联系,94字的那一段套话才会发酵成870字的这几段实话,蓦然回首,何止是一段,一篇文章已经一气呵成了。
综上所述,新闻和故事,都是蕴含丰富论据的素材,要想享用它们,一定要啃干净,新闻要细读,故事要重读,其中的情节和细节需要不断发现。朱光潜在《谈静》一文中强调,发现和创造一样重要,真的很有道理。与其“闭门造车”、“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如学学进贾府的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总之,不会读,就不会写,不会问,就不会论。无论素材雅俗,精读才能出精品,设问才能出深论。
(作者:蒋涛,苏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