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角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这也给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带来了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全面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4-0082-02
  引 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知行不一”“知高行低”“知行脱节”等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的养成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和纪律约束的层面上,养成教育过分强调制度和他律的作用,忽视了自律意识的培养,在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方法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制性[1]。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探究和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新时代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模式,即2C3S模式。
  2C是指校园文化环境(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和道德与法治课课堂(Classroom of ethics and law)。
  3S是指校本主题活动(School-based thematic activities)、智慧妈妈工程(Smart Mom Project),以及“问题学生”自律自省(Self-study of problem students)。
  一、挖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句话道出了道德教育如果失去课堂教学就是个空架子,只是个摆设。众所周知,小学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这门课程是专门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开设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对缺乏这门课程及对课堂教学与养成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将道德与法治课上成了语文课、数学课[2]。
  2C3S模式中的“道德與法治课堂”的建设主要是挖掘养成教育的意义,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也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让自己的意识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完成别人的要求或规定。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时,教师利用视频介绍了造纸所消耗的树木、水、电、煤等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污水等污染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产生了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这比教师一味地介绍纸来之不易的效果更显著。
  二、凸显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美好
  人是复杂的个体,对人的教育亦复杂,既要教书育人,也需要环境育人,二者相得益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足以说明,一种与教育教学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有人这样形象地描绘北京大学著名的“一塔湖图”:“博雅塔是巨笔,饱蘸未名湖之墨书写北大辉煌的历史,而图书馆见证和收藏历史。莘莘学子、游客们来到湖边就能感受到严谨、不断探索的北大精神”。
  在我校,每层楼的楼道上都挂着不同主题的宣传画册,有名人名言、名人简介、著名大学的介绍、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优秀学生介绍、调节心理的方法指导等,其内容丰富、设计多样、图文并茂、独具匠心、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这些无声的语言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仿佛置身于图书馆中,又好像来到了文学院,开启了快乐的文化之旅。
  三、开发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程
  要使学生将正确的思想道德内化于心,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并起到指导其行为的作用,使其产生自觉行为,除帮助其认识这样做的原因、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外,教师还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让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习惯。我们的系统主要依托于“校本主题活动”和“智慧妈妈工程”。
  (一)校本主题活动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通过课程校本化,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研究,探索发现如何落实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经、形式和规律等;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梯度,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行为习惯四个维度,分别列出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见表1)。
  在开学前,班主任都会给学生宣读本学期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并在接下来的每个周一下发“打卡纸”。学生只要做了一件相关的事,就可以从教师、家长甚至同学那获得奖章。班主任还会定期进行周小结、月小结、学期小结,评出班里的养成教育“小达人”。在外界的帮助下,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会通过适当的行为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行为自然安而然就和意识同步了,从根本上解决了“知行不统一”的问题。
  (二)智慧妈妈工程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学知识、受教育的地方应该是学校,而教师应承担学生的各种教育。有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家长就会把教育学生的责任都推到教师、学校身上,自己却袖手旁观。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习惯,仅依靠学校是不行的,家长应积极参与,做到家校配合。
  (1)转变家长的思想认识。转变家长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只凭说教就能实现的,我校会定期邀请专家给家长做相关讲座,引发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思考。此外,我校还邀请一些重视孩子养成教育的父母走进课堂,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发家长们的自我反思意识,转变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
  (2)加强方法方式指导。仅正视家庭对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很多家长因为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在教育孩子时只会用“蛮劲”,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家里经常吵吵闹闹。因此,教师应教给家长一些易操作、有效果的教育方法。
  (3)重视家委会队伍建设。每个学校家长数量庞大,如果每次把全校学生的家长都召集起来培训比较困难,一是场地不够,二是家长时间有限。因此,每个班可以推选出一些家委会成员,让这些家委会成员组成一个核心团体,联结学校和全体家长。这个团体不仅可以将教师、专家给予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传授给每位家长,还可以将家长们的一些困难反馈给学校,并在今后的培训中加以解决。
  四、“困难学生”自律自省
  有些学生做了一些违反正确价值观的事,可能会产生愧疚、懊悔的心理。当他们有这样的情绪时,教师、家长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如果我们感受到学生心怀愧疚,应该营造轻松的氛围,用共情的方法体会学生当时的感受,让学生卸下防御,与家长、教师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
  结   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C3S模式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大意义,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思想观;以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让学生感受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美好,产生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向往之情;借助课程的实施,通过“外化—内化—外化”,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纪凡贞.小学德育教学有效途径探微[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63-164.
  作者简介:李喆(1980.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文字解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大有助益,这为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阅读兴趣为探讨切入点,具体分析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
摘 要:从影响力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师生的内心。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互联网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推动网络互动教室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网络互动环境下研究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网
摘 要: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应该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知识的过程中未树立正确观念,缺乏核心素养下的正确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都不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重点培养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阅读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等,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在学习难度上与小学相比更大,也是为高中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围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展开讨论,得出几点教学策略
摘 要:数学题目的考查方式常常是多样化的,有些题目的问题不止一个,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前几年深圳市中考最后一题,前面的小问题是为后面的小问题做铺垫的。文章主要探索了解题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题目暗示;解题思维;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91-02  在初中数学习题中,几何与解析
摘 要:列斐伏尔的消费控制社会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消费主义,遍布着对消费欲望的训练与文化符号的价值交换,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错位使得人类精神极端物化,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社会的主要手段,社会被资本控制,严重影响了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探究列斐伏尔的消费控制社会理论内涵,挖掘欲望与符号之间的消费转化机制,对抵御资本统治和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欲望;符号;消
在西藏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新闻播音员与主持人作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喉舌,在及时向藏族群众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国情民情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藏语播音主持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闻播音与主持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本质、概念上存在差别。本文通过介绍藏区语言环境下的藏语新闻播音主持的现状,分析藏语新闻播音主持的特点、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共性以及差异,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做好藏语播音主持工作。
摘 要:轶事记录法是一种用于幼儿行为观察评价的方法,对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详细的、客观的、全面的记录,轶事记录法能够帮助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对幼儿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当前,轶事记录法在幼儿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教师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记录幼儿行为的时候还尚存一些误区,所以轶事记录法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与改进。故此,文章就结合轶事记录法在幼儿行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思维方式、逻辑能力培养与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未来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知识范围广泛、涉及内容丰富的特点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较高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合理引导学生有效提问入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
语文是综合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这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思考、有体验、有表达。表达是输出,教学生会表达是语文学习必须实现的目标。文章以《壶口瀑布》课堂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课前思考设计教表达、课中精彩演绎能表达、课后分析课例提炼会表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