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一碗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吃,我很不在行。
  有时候,无论翻开汪曾祺的《一食一味》,还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常有不可思议之感。总以为书生于吃是很拙笨的,而这两位先生能把吃写成这么厚厚的两本,大概真的要做我文字之外的饮食之师了。
  我于吃的趣味很是寡淡,这也许与我父亲的遗传与影响有关。他常说,人生能有一碗面,便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于是,我也常说,有碗面吃就足够了,其他的一概可有可无。
  说起面,总是要想起母亲的。
  母亲并不是做面的高手,她不比乡间的妇女,能把关中面做得五花八门,色味俱全。母亲做面很家常,并无十分的特色,但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味道留在我胃的记忆里,十分难忘。
  第一难忘的是小米面,冬天吃来最好。
  小米总是前一天吃剩下的稀饭,回到锅里兑对水再熬一次。母亲会炒蒜苗跟黄豆洒进去,和切了细细的面条一起煮,煮得锅里滚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米和面也便混在一起,泛着蒜苗的香气。
  那香气扑得满屋子都是的,沾在冰凉的窗玻璃上,雾蒙蒙的,正好用手指头来做画。画太阳,画月亮,画一只猫儿,馋得都要掉进锅里来舔小儿面吃了。
  这时若是窗外恰逢刚刚下过了雪,那便是最合着时宜的事情了。
  北风卷着雪花,冷得人十个手指头失去了知觉。而屋内的蒜苗香却带着诱人的热气,便有那些未成家的年轻教师一个一个缩脖搓手地闻着香味挤进我们家里来。
  母亲挨个地给他们盛一碗,冻得麻木僵硬的手指挨着了带着十二分温暖的搪瓷碗,一下子浑身就都热乎起来了。趁着这热乎赶紧再吸溜一口面,呀,还烫着舌头呢!
  这已是三十多年以前的景象了。
  那个时候母亲还在白鹿原上的一所小学校里当教员,如今母亲早已作古。那些在母亲的宿舍里,吸溜过小米儿面的年轻教师们也早已不知去向,但当年吃面的那股子热乎劲,却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还有那蒜苗炒了黄豆的香气,更是无处可寻了的。
  第二想念的,是母亲做的丁丁面。
  非白鹿原上的人,不知道何為丁丁面。那是我们家乡一种特有的面的做法。我没做过,因此无法去描绘它的制作过程。大约是把面擀成一个饼,先切成条儿,再剁成一个一个的小丁丁。
  丁丁面要油泼的最好吃。
  把面煮好以后,盛在碗里,洒上蒜苗、韭花、豆芽、干辣椒粉。烧得滚热的油浇上去,“刺啦”一声,香气逼人!
  当年在职场里做得事业最旺的时候,西安城里最高档的酒楼饭店全都吃得有些厌倦了。一天回娘家去,母亲正在给父亲做的,正是这一碗油泼丁丁面。
  母亲问我,可看得上这一碗面?
  淡淡的油汁将每一粒面丁丁全都裹上了金黄的颜色,红红的辣油鲜得诱人,缀上韭花的绿、豆芽的黄,好看得简直如同一幅画!
  于是特别的想吃。
  父亲分一半给我。熟悉的油盐酱醋与蒜苗裹拌在一起的味道瞬间捉住了我的胃,竟然有鲍鱼的嫩滑难以比拟的味道,以及葡萄牙西餐厅里的灯光也无法打造的亲切与慰帖。每一口都那么劲道,那么香醇。
  父亲跟母亲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什么也不干地盯着我狼吞虎咽。
  那天母亲说,从没有见我那样吃过饭,像个狼娃子。
  狼娃子其实并没有狼的胃口。
  随着年纪的增长,于人生的趣味与选择,似乎也越来越明了。忘记是在哪一篇文章里读过说,人生不是多选题。我也似乎很难在我的志趣与吃之间达到精力的平衡。
  尤其是从淡出职场,开始成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之后。
  每天从早起八点钟进入书房开始,无论读书作文,时间总是飞快,肚子并不曾感到饥饿,时间却已走向午后。
  于是匆匆一碗面,吃完继续下午的功课。
  我的那一碗面很是简单。甚至母亲当年做过的小米儿面与丁丁面,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想法,只在梦里的时候念一念。
  我厨房里的那一碗面简单至极,它常常只是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我并不擅长于把西红柿炒鸡蛋做得有多么的色味俱佳,但鸡蛋总还是可以炒得熟的,甚至会有嫩黄可人的颜色。西红柿我喜欢把它烧得没有了形与魂,只剩红红的汤汁。然后把鸡蛋和面条先后地煮进去。
  待面煮好以前,碗里已经放了盐和香油。等把热腾腾的面条与鲜红的西红柿汤一起奔流着涌进碗里的时候,那一股香油的味道会扑面而来,味道真的好极了。
  苏东坡当年说过,简单的食物有三养:一安分以养福,二宽胃以养气,三省费以养财。
  我也一直以为,这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于我而言,便是很好的生活了。但是我家先生似乎总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精要,他会在每个周末回来一边查看着我的厨房,一边抱怨着我的十分清淡,然后再大张旗鼓地给我补充一番。
  昨天周日,他又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上午。用先生的话说,他烧了一桌子的硬菜。
  但我还是挑了一盘烧花生米放在我面前,就着米饭吃下去。
  那些大鱼大肉已经很难再适应我的胃口,稍微地吃了一些,果然,下午时分,便开始呕吐不止。
  先生很是无奈,他问我到底想吃什么呢?
  我想了想,我觉得人生最好的还是只有一碗面。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撇开众生喧闹  一座清净庙宇 独有的安詳  轻偎着夕阳辽阔  慈悲于俯仰间滴落  隐去晚钟 封堵双耳的凡尘  如何感应 通往佛国之阶  一级 一级 渐没入云海的节奏  浓荫给古树 披上夜色  也给一只松鼠  蒙上清修打坐的禅意  日暮流光 常被匆匆倾倒  亦偶有参悟 如灌顶一瓢
期刊
智啊威,199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有小说发表于《山花》《天涯》《作品》《青年作家》《文艺报》《广州文艺》《小说林》《牡丹》《莽原》等期刊。  一九九六年的豫东连日阴雨,河水暴涨,我坐在马河桥上,垂下双脚,湍急的水浪有時能咬住我的脚心,痒痒的很舒服。  那天河水浑浊,飘着水草和木头,偶有牲畜从上游顺水而来,被流水裹挟着,沉沉浮浮,向东而逝。这时的岸边总会奔着一个人,目光盯着河中牲畜,脚下跌跌撞撞,焦
期刊
早晨起床,张根福心里有些发慌,是不是昨晚被稻草人吓着了。  张根福的睡眠说不上好与坏,老人么,大多这样,脊背一贴到草席上,嘴巴就开始打呼噜,等到给尿憋醒,已经四更时分了。他起来不开灯,连眼睛也不睁一下,地方熟,从床头到窗边,行四步,然后伸脚尖一踢,就踢到马桶了,说不上故意要省电,习惯成自然。  张根福立在窗前,气运丹田,正在动用全身力气向外挤尿的时候,透过月色朦胧的窗玻璃纸,感觉到窗前晃过了一个影
期刊
草药  我相信,一株草药破土而出时  就背负着苦  像一只蚂蚁,背负着山  祁连山下,生长着许多草药  大多数,耗尽一辈子,只  开一次花,结一茬果  埋身田埂地头,如一架时光浓缩机  噙着迎面扑来的霜雪  练习吃苦之术  在药铺,药柜就像一处暗疾  只有阳光做引  然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熬才能根治  而此刻,我顺手拔下一株车前草  嚼碎,摁在后背疼痛处  多么神奇,像母亲悄然而至  一滴水  一滴
期刊
天气一冷,老许就常去利民浴池泡澡。泡上半晌,身体就轻松舒服,病自然好了很多。老许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利民浴池是一家老店,在胜利街与解放路交汇处。不知道哪天,浴池里来了两个搓澡工。年龄大的有三十几岁,平头,脸膛黢黑,还有一口黄牙。年轻的那位,也就是二十二三的模样,也留着平头,额头处有两道皱纹,嘴的两边泛着青色。年龄大的总是笑嬉的,招呼人也热情。年轻的也笑,从来不和人打招呼。大池子的旁边放着两张皮床
期刊
自从色彩在天地呈现  自从中华在东方诞生  旗帜 就归属于信仰  大绸舞动  浸透血水  印满磨难  收集霞光  在天与地之间猎猎飘扬  一杆旗帜  挂满五千年上下求索的梦想  陈胜吴广黄巢方腊张角宋江  李自成洪秀全  举起起义的旗帜  蔑视狂风  他们冲在时代的最前沿  乘风破浪云开雾散  历史是旗帜的几番转换  北洋水师舰船的“龙”旗无肆  八国联军黑炮后“洋”旗翻卷  “七七事变”四万万人
期刊
华之,本名范江华。渑池电视台编辑。有作品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当代人》杂志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穿行》《梦回雅宋》。  外婆住在乡下的时候,母亲每个月都要回去看望,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后面带着我,有时是父亲,就像古代富人出门带着脚夫一样。  公共汽车只能坐到村口,下了车,就得帮母亲拎东西,我每次都埋怨:干啥买这么多东西啊,外婆和外公又吃不完,不是被邻居的小孩骗吃了,就是放在篮里长毛发霉了,不会
期刊
外婆家不远,有一处稍为显眼的建筑,那是一座石拱桥。桥不长,桥身中间上刻有三个字:桥下荷。可桥下的一条溪流,几乎是常年干涸,又哪来的荷?每每,我带着这样的疑惑,还没有找到答案,便已到了外婆家。  那时,外婆家的日子和所有农户一样并不富裕,外孙前来拜年,可是要吃鸡腿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吃汤团,我们老家叫“圆粿”,外婆叫“汤头”。  洁白的薄薄的黏嘴的糯米粉皮,青菜(俗名落汤青)炒肉的馅,咬一口满嘴
期刊
几年前,朋友单位搬到航空港区,我陪她去过一遭。当时对港区只一个印象:路又宽又长又空,柏油路两旁竟晒了大片的玉米,像金灿灿的锦缎。习惯了喧嚣逼仄的市中心,久居在经纬道路交叉密布的网格中,我竟然有种见了世面的感觉,当时就感叹:国家级战略果然了得!港区一出世便注定是娇子。那次过于匆忙,只有宏大之感,没有细节填充,直到这次采风活动。  初冬的早晨,大巴沿着绕城的快速路飞驰,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华夏大道,6
期刊
樵夫,本名章倩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倒不了的老屋》《在精神高地俯首或遥望》《那些美丽的村庄》。散文《高高的禾垛》获第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三等奖。现在宁波广播电视集團工作。  一  太阳已是西下,古渡口的对岸一线黛色,远处的山,已没了平缓与巅峰的界线,呈现出空茫的意味。江水,依然邈远、安静、平和。开阔的江面上,长久不见一艘舟楫,不见一个人。而我所在的岸湄,轻水抚堤,水石清浅,稚鱼嬉游,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