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教育 把爱心献给孩子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也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激情豪迈的誓言,只是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用爱心演绎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27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始终有着一个不变的信念——用爱心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常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到青春永驻。”我常常会回顾我的童年和我选择教书这个职业的起因,记得那时看到父母教书的清贫和辛苦,我对这一职业并没有多少好感。一次偶然的机遇使我改变了初衷,不情愿地走上了三尺讲台,领导们担心地说:“一个不愿意教书的人能胜任这项工作吗?”我最了解的妈妈给我下了定论:“女儿性格倔强,要强好胜,好比一头牛,只要把犁套子套在颈脖子上,她一定比别人干得好。”
  我1980年被分配到清太坪镇六郎乡一个小学教书,那是一个十分偏僻、贫穷的小山村,一人一个教学点,阴暗、潮湿、简陋的教室,不清晰的黑板,用长木板垫两块石头拼凑的课桌凳,大大小小几十个如橡皮泥一样的娃娃,本不愿意教书的我再度陷入了困惑中,我想飞,想逃。激烈的思想斗争缠绕着我,但看到一双双天真幼稚的眼睛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真诚,我最终留了下来,我不想放弃孩子们,不想放弃教育事业,牛劲儿终于发作了。我横下一条心要教好这些孩子们,我积极走访,请求当地领导支持,恳求父母的援助,在我的执着努力下,终于和家长一道动手,把教室整修一新,更换了课桌,学生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了。面对复式班的教学和农村学生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实际情况,我创设了班级管理明细表,把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作了详细的统计,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全校共有32个学生,其中一年级15人,二年级10人,三年级7人,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离学校最远的有14多里路,每天早晚必须帮忙干家务活的就占16人之多。有个叫李佳的学生由于爸爸去世得早,妈妈重病在身,还有一个小妹,帮妈妈做饭、喂猪的活自然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每天做完这些活后才能去上学。那时农村交不上学杂费的大有人在,面对这些情况,我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在时间上采用了“推迟上学,缩短午休时间,提前放学”三部曲,利用学农基地,为学校抓收入,提倡每生“一个一”的养殖工程(利用厕所旁的空房子养殖了5只羊、10只兔、17只鸡),错开三个年级的学习活动时间,尽量少布置家庭作业,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在实践中学习。一年下来,我所带的班级不仅没有因为我的改革而受到影响,反而因此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全镇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学农基地的效益不仅补充了学生的欠费,而且有了一个补给急用的“小金库”。
  之后我被调到镇民族小学教书,环境改变了,我的改革雄心更大了。在乡下那点小起步的胜利果实让我尝到了苦中有乐的甜头,也品味到了“出格”的乐趣。在班上我倡导让学生玩好,自由地学习,不要读死书,死读书,从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内容,这种教法一下子闹开了锅。有的家长不理解、不适应,总认为他们的孩子在“放鸭子”,天天有家长状告我。也因此,领导找我谈话,我又一次困惑了。难道是我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我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地思考,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学习教育专业刊物,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明确了教育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学生在互相关爱中成长;推出标兵,让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进步;突出特长,让学生有空间自由发展”。通过和同班老师的共同努力,运动会上获奖选手中有我的弟子,团体总分第一名是我班,歌咏比赛“出风头”的也是我班,评选文明班级我班次次不落榜。同学们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攒足了,学习也更有劲了。学生的进步给我带来了一些荣誉,我被评为敢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有幸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面对眼前的鲜花和荣誉,我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一方面努力深钻教材,一方面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次参加县州组织的学科教学竞赛并获奖,并多次在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
  1992年秋,我被调到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任教,接触的世界大了,生活更精彩了。我矢志于教育,倾心于学生的信念一直没有变。刚到一个新的学校,我满腔热情地去接受一个新班,同事们的眼神让我好生诧异,好像我的热情有点过头了。当我不知情地到了教室,眼前的情景终于让我明白了:有打闹的、有吃东西的、有睡大觉的、有打拳的、有“斗地主”的,教室犹如刚开的油锅。好心的同事告诉我,这是学校最烂的班,教室里坐着的学生都是被“筛”下来的孩子,消息灵通的家长听说我是从乡下调来的,有门路的早就把孩子转班了。满怀信心的我,又一次感到困惑,感到当一名好老师真不容易。爸爸鼓励我,妈妈安慰我,还时不时地提醒我说:“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 无论他来自怎样的家庭,无论他有多么调皮,作为教师都要善待他们。”听了父母的谆谆教诲,为了改变一些人对我的看法,我牛脾气又犯了,因为在我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我要在上面用爱心描绘美丽的画卷。我总是那么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天的班务工作,以行动感化学生,以爱心关怀学生,用事实证明我能干得好。寒冷的冬日,我给学生买手炉,给学生编织围巾和手套,下课后跟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小心细致地开展班内的工作,耐心地进行调查、了解。我鼓励自己不要灰心,要耐心启发开导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之处,多给表扬和鼓励,并给他们加倍的关爱。例如我班学生小华父母离异,妈妈在外打工维持生活,把孩子放在亲戚家上学,染上了不良习气,学习成绩落后,经常伙同社会上的人在大街上闲逛。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他带到办公室,给他买饭、温习功课,并叫他一个星期给妈妈写一封发自内心的问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纪律表现,对他进行感恩教育。接触多了,我发现他对足球感兴趣,于是便给他买了足球,放学跟他一起去踢球,还让他担任体育委员,鼓励他要纪律好、学习好,才能带动其他同学,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教育他。渐渐地,他由一个顽劣的差生转变为学习成绩上升快、体育成绩拔尖的好学生,并且带动了别的学生。
  为了扭转班上缺乏凝聚力的局面,我根据城区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根据特长成立兴趣小组。如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为班级创荣誉”、“小事从我做起”等主题班会;制定了“班干部轮流竞选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保护长江”、“消除白色垃圾”主题活动。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大多数学生受父母溺爱和长辈的娇惯,自私、冷漠、狭隘成了不少孩子的共性,作为老师我总是以平等的、尊重的、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扇幼稚的心灵之门,我的努力和拼搏、付出和奉献,让我不仅收获了学生对我的爱戴,也收获了学校领导和同仁们的好评。
  2002年秋,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各校实行定编定员定岗的“三定”原则,我们学校必须有部分老师分流到偏远的农村支教,这在学校掀起了不小的浪。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也有自己的实际困难,丈夫下岗在家,年迈的双亲生活不能自理。但那些有孩子上学读书,从没有到过农村工作的年轻老师困难更大。我下定决心,为改革开路,为领导分忧,主动写申请下乡支教两年。就这样我带着亲人的不理解,家人的埋怨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离县城几百公里的地方教书。各方面条件依然比较艰苦,没有宿舍,我就和别的老师挤住一间,冬天天气寒冷,不会用煤的我学着生火。自强的个性使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和这里的学生以及家长、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给住读生补衣服、洗被子、洗头、洗澡,也时常自费给有病的学生买药。由于离家远,赶车不便,星期天没有回家,便主动给学生补课;学校没有教具,便自己掏钱自制教具;同事家有困难,主动帮忙。沉重的工作负担和生活的不便,不仅没有压倒我,反而让我变得更坚强,我常告诫自己,我的支教角色不仅表现一个人的业务水准,还反映了我的人格魅力,我代表的是县民族实验小学的形象,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把实验小学教师的风采留在支教的学校。由于我的努力,每次全镇统考我所代的学科总是第一名,各级领导给予我高度的评价,连续几年都是优秀,并嘉奖一级工资,被县里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工作者。
  两年的支教工作结束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学校,我主动要求承担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这是一般人不愿意接手的低教工作,学生年龄小,人数又多,不足龄的大有人在,这一带就到了今年的四年级了。我认真做好班务管理工作,培养学生从小就具备“以班级为荣、以我为荣”的思想,认真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信、自强。我所担任的学科成绩在同级中名列前茅,让人欣喜的是体育比赛中我班学生也是屡屡夺冠,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班的学生即使年龄小,班级荣誉感和集体合作精神也不可小窥。领导和同事们说笑我:“你真牛!”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尤其是学生的配合,我们班已经连续五年被考核为“优秀班级”。
  在教育教学这个舞台上,我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积极钻研业务,通过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充实自己,在州县组织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主讲的课获一等奖,论文《电化教学在小学应用题启蒙教学中的功能与应用》也在州四优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倡导“走进新课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撰写的论文《语文教育与创新意识》、《师生互动、携手走进新课标》等都获得一等奖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从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哪怕是天大的事,我也没有请过一次假。2006年6月7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在部队的儿子在回家探亲的途中突然生病,必须开刀手术,部队通知了我,当时我的心里好像天塌下来了,学生正面临期末考试,机动教师紧缺,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还是强忍悲痛,没有离开岗位。2006年10月12日,儿子再次探亲,由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不能适应家乡的气候,到家的第二天晚上又犯病了,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直到第二天早上部队来电,我仍没能离开岗位,只好出钱请人把儿子送到军区医院治疗。听了这些,有人会说你这样太傻了,你就是一个不念亲情的工作狂,你得到了什么?你又能得到什么?的确如此,但有学生对我的尊敬,家长对我的信任,我就满足了。我凭良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凭良心接好父母传递下来的接力棒,把欢乐留给学生,把痛苦埋在心底,这样,即使苦着,也是快乐的。
  回顾平凡而又充实的27年从教生涯,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我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把青春献给教育,把爱心献给孩子”,愿我这星火之爱能与天下的同仁一起,聚成爱的源泉,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光和热。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杨梅英)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尤其与孩子们相处,我常常被他们的小小举动感动……  孩子们正在写词语,我在巡视中,忽然抬头,发现后窗玻璃上贴着一个胶贴玩偶:小猫坐在雪橇上滑雪,好可爱!再仔细环视四周,发现每一扇窗的玻璃上都贴着一个不同姿势的小猫,孩子们知道我喜欢这些小玩偶。那一刻,有一种感动在我心头涌动。  快上课的时候我走进教室,在讲台上玩耍的几个孩子自觉地走向自己的座位。有一个女孩儿(学习成绩很差)
期刊
宣誓是神圣与忠诚的代名词,宣誓是向社会公众展示宣誓者形象的一种权威方式,也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实现的形式之一。宣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宣誓也是宣誓者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和展示其责任的一种形式,这种责任的公开宣示使广大社会公众可以在知情权满足的基础上对宣誓者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合法监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经历宣誓这样的仪式,如入党宣誓,就职宣誓,运动员宣誓,结婚宣誓等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班规的概念很模糊,他们天性好动、好自由,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束缚和负担。但是,集体化的生活和学习,又要求孩子从小接受一种规则教育。因此,对我们小学老师来说,我们是在戴着镣铐唱歌,既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又要在规则教育的夹缝中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通过我多年的探索,我摸索出了用童谣制定班规、用游戏推广班规、用加法养成守纪习惯的办法,让那些死板的规则教育鲜活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一、
期刊
“阳光”小启    初见小启,他给我留下了开朗、乐观、能干和威信极高的“阳光”男孩的印象。同学们推选他为班长和语文课代表。这个整天快快乐乐、办事利落、认真细致的男孩成了我得力的助手。    “阳光背后”的小启    “疯狂盗笔”  10月初,班里接连出现了文具用品失窃的现象,我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但是没能发现盗窃的“黑手”。于是,同学们自主组织了课间和午休的值日,但失窃事件还是频频发生。当同学
期刊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许多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影响教育效果。  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初次见面时,其仪表、言行等外部特征给对方留下的印象。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最初是从学生的外貌、衣着、言谈等外部特征获得的。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第一印象后,就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学生的评价。由于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常常导致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
期刊
一、读父母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  师:几千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  (学生讲述提前准备的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师: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实、感人,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
期刊
那天,我一如既往地坐在办公桌前,扑在小山似的作业堆里,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这些熟悉的文字,如同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频频跳入我的眼帘。咦?这个小家伙是谁?一页工整的、漂亮的、陌生的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班没有这样笔迹的孩子呀,难道是别班的孩子放错了作业本?我轻轻翻开作业封面:梁一凡!一个熟悉的名字伴着一张调皮的脸蛋闪入我的脑海,怎么会是他?  我们班的梁一凡,个性活泼好动,总是坐不住。作业书
期刊
吾班乃风水宝地是也,多出人杰,其中以“修理家”王世宇,“歌唱家”赵衍,“外交家”张朋为杰中之大者,常让其他班羡慕不已。  “修理家”——王世宇,长相俊秀的一个小男孩,最大的爱好是修理。在一、二年级时你别想在凳子上找到他,任课老师刚把他摁在凳子上还不到一分钟就又没影了,要找他就到桌子底下去。你看他整天趴在桌子底下那个忙呀:忙着削铅笔、忙着修理文具盒、忙着……他的铅笔削了这头削那头,削了断,断了削。文
期刊
李浩,五(1)班有名的调皮捣蛋王。上课总是爱接话柄,耍贫嘴,搞恶作剧,扰乱课堂秩序,可一旦点他回答问题时,他就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学期,我成了他们班的班主任。第一堂课李浩就显示出了超强的“本领”。在复习上学期的语文知识时,我出示了几张图片,提出了一个问题:“原始人与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全班同学都在认真思考之中,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他们都没穿衣服,光着屁股呢。”瞬间,班里爆发出雷鸣
期刊
[问题]:    一直以来,似乎小学生一进入高年级,就是大孩子了,不能再把他们看作幼稚的小孩子,有些幼稚的活动,就不适宜再在高年级开展了,他们的课堂就应该是理性的、克制的。听了很多高年级的课,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整齐、安静、理性。低年级、中年级那种喧闹场面变安静了,那种兴奋的声音变少了,学生脸上丰富的表情变单一了,似乎大家都一下子戴上了面具。课堂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安静地举手发言,大多数同学都是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