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传承、传播,都离不开它的强健体魄、愉悦心情的作用。本文通过舞蹈自身的特性和它的起源,以及通过蒙族的“安代”和藏族的“锅庄舞”来对舞蹈身心合一的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舞蹈;身心合一;安代;锅庄舞
  关于身心和谐的理念还要追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谐和一致,融成一个整体。而舞蹈正是身心合一的一类艺术,它不仅能让舞者感知到身体的存在,并且打通精神与肉体之间的连接通道。吕艺生教授在谈到舞蹈的主体性特征之一是身心统一的肢体时写道:“舞蹈艺术不借助其他任何东西的帮助,而只是依靠人自身——包括肉体和精神,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1]
  一、舞蹈的动作性和抒情性与“身”和“心”的关系
  我们从舞蹈艺术的本体来看舞蹈艺术的特性,从中分析舞蹈与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关系。在隆荫培、徐尔充老师编著的《舞蹈艺术概论》中提出“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笔者认为这当中的动作性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舞蹈形象是一种流动状态直觉的艺术形象,在舞蹈过程中,要求人的身体进行运动,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组成的舞蹈语言不停顿的发展、变化,这当中使人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达到了强身健体的功效。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性????——“抒情性”与使人心情愉悦也有很大关联。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演者通过表演可以把内心所想通过舞蹈的方式释放出来,真实、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我国古代《诗经·大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表达感情的特点是形神结合,以感情引起体动,以体动表达感情,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能使舞者自身得到心情愉悦的作用。另一方面,观赏者通过观看舞蹈表演,使内心投入其中而忘去烦恼,使观赏者达到心情愉悦的作用。
  二、舞蹈起源与“身”“心”的渊源
  对于舞蹈的起源的问题还存在着各种观点和说法,在表情论中,隆荫培、徐尔充老师编著的《舞蹈艺术概论》中提到了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所说“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的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他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若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2]98舞蹈不仅仅对舞蹈者带来快感,而且还能传染给观众,感受快乐。从原始人类开始,舞蹈的这一作用已经延续到今日,我们对愉悦心里的作用决不能忽视,或许可以通过这一点对舞蹈起源进行深入挖掘,可能会有新的发展。
  舞蹈还起源于健身和战斗操练的需要。[2]111在原始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极低,人的身体健康显得更为重要。在面临动物或其他种族侵袭的威胁时,只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才能存活下来。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写道:“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由此可得,原始舞蹈产生的时候,人们的主要目地并非是对美的追求,而是为了使它更加实用。在原始时期人有健壮的身体不仅是狩猎、耕种获得丰收和防御异族侵袭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繁衍种族后代的基础,因此人的健康身体既是一种生产力,又是一种战斗力。
  三、探索身心
  (一)以蒙族舞蹈“安代”为例分析“身”“心”
  “安代”是传统民间歌舞,安代一词系蒙古语的音译,关于其含义,有的说是人名,有的说是病名,还有点说是蒙古语“熬恩代”(抬起头来)的变音。蒙古人将传统的安代称之为“唱安代”。一般适应患者家属之邀在萨满的主持下进行,目的是驱鬼避邪,为人治病。舞蹈神奇之处在于不仅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并且使人内心充满愉悦之情。笔者认为,安代舞可能就是以“增强体质延长青春”的功能而产生。在医药缺乏、生活贫困、自然环境严酷的时代,当人们通过个歌舞的这种方式,人们手握绸巾或提袍襟蜂拥而至,放声歌唱,疯狂舞蹈,尽情地宣泄情感,达到忘我的境界,自然而然既达到了心情愉悦的作用,又达到了强健体魄的作用。
  笔者认为跳“安代”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即舞蹈给他们带来健康的感激之情,对舞蹈的一种感恩。最古老的舞蹈大多是自娱性的舞蹈,舞蹈表达了先民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感情,闻一多先生曾说:“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安代寄托了多钟情感在内,以及它与其他舞蹈共有的舞蹈功能。“舞蹈不仅具有音乐上诉之于听觉的时间性,同時还具有造型艺术上诉之于视觉的空间性,特别它是通过描写一定的人物情节去表情的,因此,非常生动,具体感人。”[2]45
  笔者认为对于宗教的传播,舞蹈的“身心合一”起到了很大作用,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通过宗教中的舞蹈,神奇的发现能够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介于当时,科学水平不发达,人们迷信认为是“神”的显灵,使之更为信服。
  (二)以藏族舞蹈“锅庄舞”为例分析“身”“心”
  我们所说的“锅庄舞”在卫藏方言区统称为“果谐”,林芝地区称它为“博”,
  康区(康木)方言称为“果卓”(意为圆圈舞)。这些叫作绕圈的歌舞,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他们都是有歌有舞,歌舞结合。藏族的锅庄舞称作为“社会舞蹈”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城市,使不同民族大众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健身、自我表现、陶冶情操。锅庄舞是一种自娱性极强的集体舞蹈。它具有超越民族的普适性,被其他民族大众自愿接受,有强烈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保持有氧代谢过程和健身的安全性,还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忘掉烦恼,宣泄抑郁的情绪,达到了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锅庄舞用以丰富和美化人的生活,但如果不首先满足这些需要,人类本身就不能生存。[4]对于锅庄舞能够传承到今日,笔者认为的强健体魄和愉悦身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进行深刻反思,由舞蹈的产生到传承至今,再到传播的范围如此广阔,与对人身体有益的作用息息相关。并可以联想下目前,人们最为关切的方面有哪些,在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愉悦心情具有很大的需求,而满足这种身心需求的也正是舞蹈。我们看到锅庄舞文化进入现代社会,进入内地,进入其他民族地域之广。锅庄舞以愉悦身心的方式被人们大众所接受。
  四、结语
  总的来说,舞蹈作为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沟通心灵,振奋精神的运动形式。德谟克利特认为:“身体的美,若不和聪明才智相结合,就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人在舞蹈时,身体就已经得到了锻炼,疏通了筋骨和血脉,增强了体能和肺活量,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还得到了心智上的愉悦。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谓:“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舞蹈者自己得到了锻“炼”,观舞者也得到了锻“炼”,前者为了表现感情,把喜怒哀乐释放出来,后者受到感染也把喜怒哀乐随着表演者一同释放出来。在这虚拟的表演世界里,情感随着释放,而变得轻松自如。舞蹈就是这样一类艺术,所以保持心情愉悦、强身健体。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58.
  [2]隆荫培,徐尔充.艺术的起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91-92.
  [4]毕研洁,冯涛.寻找锅庄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61.
  作者简介:李宣霖(1992.09-),男,汉族,河北,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现传为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与《西园雅集图记》的文本记载略有出入,文本中的雅集场景中有“孤松”、“凌霄”符号,在《西园雅集图》中不见记载,在后世的关于雅集的场景作品中屡有表现,是文本的再现还是符号的借用。通过对文献的对比,梵隆的《述古图》即为传为李公麟《西园雅集》,从流传收藏的时间和图中符号对比,基本可以确定其为参照文本和李公麟原作的符号修订而来。  关键词:西园雅集;梵隆;文本;符号  关
期刊
摘要:《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者各有侧重,均在文学史和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与《汉书》均以写人艺术见长,人物传记中都表现出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但是,受司马迁、班固二人治史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和史观笔法等因素的制约,二书在人物评价方面迥然不同。本文从《史记》与《汉书》中五十五篇重叠篇目中选取《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以汉高祖
期刊
摘要:《詹姆斯 穆勒一书摘要》是马克思立足现实社会经济领域并对其进行分析的重要著作。本文主要基于对此的研读,试图从经典文本入手来对社会显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哲学分析,尤其是对人在交往活动中人格与现实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的哲学探析。  关键词:交往中介;社会关系;人格  一、交往中介——货币到人格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发展,使人本身脱离了除了
期刊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日趋深入,传统的中国画面临着新的挑战。有人认为中国画的传统部分桎梏了其发展,西方的艺术才是最先进的艺术。有人认为中国画不应被西画与时代影响,要坚持其固有的画法。中国画大师刘国松在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从刘国松的创作着手,分析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该如何继承传统。  关键词:刘国松;中国画;传统  徐悲鸿曾经说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
期刊
摘要:作家迟子建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温情、宽容的胸怀关注并书写着北国的原始风景和淳朴敦厚的民俗风情。她熟悉世间的悲欢离合,坚定地守护着人类善良的秉性,看似朴素的文字下却蕴含着脉脉温情,这种温情来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憧憬。在小说《白银那》中,作者用全知视角和日记体交互呼应的方式叙事,温情书写的同时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加之朴素的生活化语言,使小说呈现了独特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迟子建;白银那
期刊
摘要:在人类不断追求高效的社会中,任何慢的事物都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在唯效率至上的社会里,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更多地认同“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现代生活的口号,所以人们开始探索制衡快设计方法,慢设计理念由此诞生。“慢设计”是一种反潮流的理念,它强调一种环保、舒适的生活方式。对于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设计方法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不断追寻“慢设计”理念的脚步,我国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叙事与抒情是通过对空间场景的布设,形成特定的故事环境,且融入相应的情感,最终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叙事空间。本文通过对留园的空间设计探讨,展开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叙事性特征与抒情研究,从点状、线性、网状、诗意空间四个方面揭示了古典园林的叙事空间与其情感蕴予,为当代景观设计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新角度,从视觉审美到情感深入提升当代园林空间的意蕴与品质提供一个新的思
期刊
摘要: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也是复古主义运动的领袖。元初书坛上承了南宋的不正之风,一味强调意趣和精神的极度放纵。赵孟頫力图扭转时弊,推尊“二王”,回归古法,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的著名论断。  关键词:赵孟頫;用笔;结体;千古不易;复古  一、“用笔千古不易”的提出  (一)赵孟頫所处的时代背景  1927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偏安南宋最终灭亡,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与此
期刊
从古至今,传统京剧舞台上往往没有专业的布景设计,更不要说专业的灯光设计了。但是灯光对于戏曲或是京剧表演带来的可能性,却是最不可估量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因为,“灯光”在舞台上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有着极高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我国京剧演出引入灯光的使用,最早是在上海,是由西方剧场的舞台设备观念而来。据京剧大师梅兰芳回忆录记载,灯光在京剧演出上的运用,一般只具有照明的功效,无法表现更真实的布景、时间季节
期刊
摘要:现如今,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给众多中小型企业带了巨大机遇,同时这些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更高阶段的品牌竞争。国内大型企业开始重视起企业设计策略和产品开发战略的重要性,然而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对设计策略的研究是一片空白。本文将从设计策略,商业策略和产品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小熊电器品牌作为案例,探析中小企业设计策略的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设计策略;商业策略;产品设计;小熊电器  一、设计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