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西安市中小学课外补习状况的调查,试图描绘中小学课外补习的现状,并解释课外补习市场宏大的原因。找出课外补习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对策。
关键词 课外补习 优质教育资源 过度城镇化c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1 课外补习的现状
课外补习是指我们主流的中小学之外的课程深化及课程完善,不包括在校老师无偿补习,只指学生利用主流学校学习之余的时间在校外参加的有偿的同步辅导、兴趣爱好特长班或心理辅导等成长指导。课外补习是对主流教育模式的深化和补充。在亚洲东部地区一些国家及地区普遍存在,在日本、香港、韩国及台湾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所发展,近些年在亚洲其他一些国家、非洲、北美及欧洲也有快速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小学的课外补习现状如何?也普遍存在吗?如果普遍存在,原因又是什么呢?
笔者对西安市新城区、长安区若干小学初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笔者对小学的三、四、五、六年级160名学生和对初中七、八、九年级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小学参加英语辅导的有82人占160人的51.3%。参加数学辅导有58人,占小学调查总人数的36.3%。初中参加英语辅导的有93人,占调查总人数240人的40%,参加数学辅导的有40人,占调查总人数240人的40%。西安市2010年有中小学有52 万,按此百分比计算,小学生大概有 26万人在补习英语, 18.7万人在补习数学。2010年初中在校生有48.9万在校学生,每学期大约有19.6万名初中生在补习数学,19.6万人在補习英语。
2 课外补习存在的影响因素
为何我们的课外补习有如此大的规模?国内有些硕士论文把它归结为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样的归因固然没有错,可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还没有看到问题的本源。试问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我们的城市的优质教育教育资源是不是同样有限?为何那时课外补习没有现在兴旺发达?显然用上述观点很难解释这一问题?
那又是何种原因使得原本不足的优质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的呢?笔者认为是我国工业、商业布局过于集中,这种过于集中的工商业布局导致了人口急剧畸形流动。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们要生存要就业,人们倾向于向工业商业较发达城市流动,特别是省会城市和东南沿海。也就是说,人口的流动是和就业紧密相连的。有的地方人口密度较小,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偏大。对于这些城市来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他们的学校发展速度,这也使原本就奇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显得捉襟见肘。
同时我们开始于隋朝的考试选拔制度也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到良好的教育。三四岁就开始尽力为子女找相对好一些的幼儿园,然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找到好一点的工作,从而过上富足的生活及幸福的人生。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按自己设计好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家长们的这种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天分、爱好等实际情况合理分流于各类学校,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导致了普通中学的在校人数在城市地区居高不下。由于学生多而优质的中小学少,导致我们的广大农民工子弟在城市并不能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好多学生家长掏了赞助费托关系才能让自己的子女在好一些的中小学求学。随着生源的增加各所重点初中、高中的门槛也水涨船高,特别是升学率较高的重点大学附属初中通过增加奥数、英语的加试题的方式来增加考试的难度,从而达到他们筛选优等生和敛财的目的。各重点初中、高中也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择优录取中考分数较高的生源为的是提高升学率从而进一步敛财。大部分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进入重点初中与高中选择了迎合重点学校的考试选拔的方式,于是家长开始利用聘请家教或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辅导班的方式来提高成绩已达到升入重点学校的目的。
学生是否补习,同时也受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私家车是一个家庭经济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尺,有私家车的家庭,经济情况九成处于社会的中上层。在对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调查的160名学生中有66个学生家里有私家车,在这66人中52人本学期至少参加了一门课程的补习占66人的78.8%。对初中240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是有146名学生的家庭有私家车,在这146人中128名学生参加了至少一门课程的补习,占146人的87.7%。也就是说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更倾向让自己的学生参加补习,并且年级越高百分比有上升的趋势。
教育期望、父亲职业 对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影响,同时我也对这400名3~9年级参加调查的的父亲职业及学生自己对自己教育期望和是否参加课外补习进行了统计,在这400名的学生中期待自己大学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的学生有312人参加了至少一门的课外补习,占总人数的78%。父亲的职业和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这一调查中父亲是一般职工和私营企业业主的家庭有287人本学期参加了课外补习占400人的71.8%。从这一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父母是一般工人或私营业主和对自己有较高教育期望的学生更倾向参加课外补习。
3 结论与建议
过于城市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课外补习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我们有关部门只有加以规范和引导。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只注重主流学校所学课程的的补习,对于自己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没有意识到应通过课外补习的形式加以完善。例如,理财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正因为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学校课程的成绩,使得上述诸如理财教育等有特色课程课外补习市场只占很小的份额,课外补习的课程显得单一,为了完善课外补习课程分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以引导。同时应该对补习市场的良莠不齐的师资力量加以规范,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外补习才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课外补习 优质教育资源 过度城镇化c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1 课外补习的现状
课外补习是指我们主流的中小学之外的课程深化及课程完善,不包括在校老师无偿补习,只指学生利用主流学校学习之余的时间在校外参加的有偿的同步辅导、兴趣爱好特长班或心理辅导等成长指导。课外补习是对主流教育模式的深化和补充。在亚洲东部地区一些国家及地区普遍存在,在日本、香港、韩国及台湾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所发展,近些年在亚洲其他一些国家、非洲、北美及欧洲也有快速的发展趋势。而我国中小学的课外补习现状如何?也普遍存在吗?如果普遍存在,原因又是什么呢?
笔者对西安市新城区、长安区若干小学初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笔者对小学的三、四、五、六年级160名学生和对初中七、八、九年级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小学参加英语辅导的有82人占160人的51.3%。参加数学辅导有58人,占小学调查总人数的36.3%。初中参加英语辅导的有93人,占调查总人数240人的40%,参加数学辅导的有40人,占调查总人数240人的40%。西安市2010年有中小学有52 万,按此百分比计算,小学生大概有 26万人在补习英语, 18.7万人在补习数学。2010年初中在校生有48.9万在校学生,每学期大约有19.6万名初中生在补习数学,19.6万人在補习英语。
2 课外补习存在的影响因素
为何我们的课外补习有如此大的规模?国内有些硕士论文把它归结为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样的归因固然没有错,可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还没有看到问题的本源。试问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我们的城市的优质教育教育资源是不是同样有限?为何那时课外补习没有现在兴旺发达?显然用上述观点很难解释这一问题?
那又是何种原因使得原本不足的优质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的呢?笔者认为是我国工业、商业布局过于集中,这种过于集中的工商业布局导致了人口急剧畸形流动。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们要生存要就业,人们倾向于向工业商业较发达城市流动,特别是省会城市和东南沿海。也就是说,人口的流动是和就业紧密相连的。有的地方人口密度较小,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偏大。对于这些城市来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他们的学校发展速度,这也使原本就奇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显得捉襟见肘。
同时我们开始于隋朝的考试选拔制度也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到良好的教育。三四岁就开始尽力为子女找相对好一些的幼儿园,然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找到好一点的工作,从而过上富足的生活及幸福的人生。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按自己设计好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家长们的这种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天分、爱好等实际情况合理分流于各类学校,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导致了普通中学的在校人数在城市地区居高不下。由于学生多而优质的中小学少,导致我们的广大农民工子弟在城市并不能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好多学生家长掏了赞助费托关系才能让自己的子女在好一些的中小学求学。随着生源的增加各所重点初中、高中的门槛也水涨船高,特别是升学率较高的重点大学附属初中通过增加奥数、英语的加试题的方式来增加考试的难度,从而达到他们筛选优等生和敛财的目的。各重点初中、高中也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择优录取中考分数较高的生源为的是提高升学率从而进一步敛财。大部分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进入重点初中与高中选择了迎合重点学校的考试选拔的方式,于是家长开始利用聘请家教或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辅导班的方式来提高成绩已达到升入重点学校的目的。
学生是否补习,同时也受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私家车是一个家庭经济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尺,有私家车的家庭,经济情况九成处于社会的中上层。在对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调查的160名学生中有66个学生家里有私家车,在这66人中52人本学期至少参加了一门课程的补习占66人的78.8%。对初中240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是有146名学生的家庭有私家车,在这146人中128名学生参加了至少一门课程的补习,占146人的87.7%。也就是说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更倾向让自己的学生参加补习,并且年级越高百分比有上升的趋势。
教育期望、父亲职业 对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影响,同时我也对这400名3~9年级参加调查的的父亲职业及学生自己对自己教育期望和是否参加课外补习进行了统计,在这400名的学生中期待自己大学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的学生有312人参加了至少一门的课外补习,占总人数的78%。父亲的职业和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这一调查中父亲是一般职工和私营企业业主的家庭有287人本学期参加了课外补习占400人的71.8%。从这一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父母是一般工人或私营业主和对自己有较高教育期望的学生更倾向参加课外补习。
3 结论与建议
过于城市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课外补习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我们有关部门只有加以规范和引导。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只注重主流学校所学课程的的补习,对于自己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没有意识到应通过课外补习的形式加以完善。例如,理财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正因为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学校课程的成绩,使得上述诸如理财教育等有特色课程课外补习市场只占很小的份额,课外补习的课程显得单一,为了完善课外补习课程分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以引导。同时应该对补习市场的良莠不齐的师资力量加以规范,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外补习才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