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实用和道德藩篱的近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一些人有着相似的成长足迹:他们都从中国农村的私塾走进西洋的高等学府;都经历了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都以中国的教育发展为己任;都为他们钟爱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他们是那个时代精英的缩影,充满着学识、气魄与责任。蒋梦麟就是其中的一位。蒋梦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归国后供职于江苏省教育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1919年任《新教育》杂志主编。1923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0至1945年任校长,主持北大前后达17年。此外还担任过浙江省教育厅长、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蒋梦麟的作品中透露出学者的敏锐、教育家的使命感和政治家的冷静沉着。
  《西潮》是抗日战争时期蒋梦麟在西南躲警报时,在黑暗的防空洞里用英文撰写的,他说这部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该书在台湾出版后,受到青年读者的极大欢迎;这对蒋梦麟鼓舞很大,因此他决定撰写与《西潮》衔接的《新潮》,可惜的是作品还未全部完成,他就去世了。《西潮与新潮》一书收录了两部书的原稿,作者以极其平实的笔触记录了成长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悟,见证了西潮冲击下一代知识分子思想与实践的轨迹。
  一、解答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5卷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这个著名的问题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而蒋梦麟恐怕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
  蒋梦麟的求学经历镌刻着时代的斑驳烙印,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在这里交汇。童年的蒋梦麟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儿童一样,枯燥乏味的诵读日复一日。青年时代他参加过科举,也曾在新式学堂就读。之后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习教育达9年之久。中西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经历让蒋梦麟在中西文化差异方面有了直接的发言权。
  蒋梦麟看到了近代中国科学的落后,产生了“中国为何未能发展出纯粹科学”的疑问。蒋梦麟认为,所谓纯粹科学是以探寻真理本身为目的的科学,不带有其他功利的目的,西方在生活、军事等方面的领先正是从纯粹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人更关注科学的实用意义和道德意义,思想和实践始终囿于实用和道德的范围之内。
  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然科学的价值只是因为他们能够产生实际的用途,中国学者的座右铭就是“学以致用”。在《西潮与新潮》中,蒋梦麟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如果有人拿新奇的东西给美国人看,他们多半会说:‘这很有趣呀!’碰到同样情形时,中国人的反应却多半是‘这有什么用处?’”可见,我们中国人对一种东西的用途,比对这种东西本身更感兴趣,关注实用的习惯使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为科学而科学的观念。
  除了重实际之外,中国人还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观念。我们之所以对外部世界的规律产生兴趣,是因为它们有时可以作为行为的准则。《大学》中曾提出了求知的一般步骤,是从格物、致知开始的,但是根本的目的却不是“物”和“知”,而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体系。因此我们关注的科学往往是更具有道德意义的,是能够用来解决人际之间关系问题的,而并不关心科学规律本身。苹果落地,牛顿可以想到万有引力定律,而中国人却能找出道德意义。“一件东西成熟了就自然掉下来,意味着你如果好好地做一件事情,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结果;如果你家花园的苹果不是往地下落,而是往天上飞,那倒可能使中国人惴惴不安,认为老百姓即将遭逢劫难。”蒋梦麟就是用这样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诠释着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根基,读者不免为他的犀利与精辟折服,罗家伦先生曾以王安石的两句诗来评价蒋梦麟的自传:“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蒋梦麟从美国学成归国后,一直未曾离开教育界,因此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付诸于实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和校长,蒋梦麟试图将中国的教育和先进的文化融合,在抗战胜利前的二十多年中,他一边反思,一边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教育寻求振兴之道,反思和重建科学教育的努力为世人所称道。
  二、科学教育的反思与改革
  蒋梦麟是教育学博士,是研究教育学的专家,他反复强调科学和科学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改造中国人仅对科学的用途感兴趣的心理状态。他指出科学的重要实用价值:“没有科学,生活是不会丰富的。科学能驾驭自然力,供给人生的需要。”然而,蒋梦麟又引用杜威的话警告大家:“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切实用。”显然,他希望人们用科学装点生活,但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仅靠追求实用是无法实现的,这样获得的只能是最表面的认识,科学教育必须经历一个从运用科学进而研究纯粹科学,再到接触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在蒋梦麟的著作中,从来都充满着冷静的思索。不守旧,不唯新;不激进,不绝望,这种态度在那个时代显得很是另类,然而正是这种寻觅中庸之道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谦逊使他能更透彻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教育与文化。
  他在论述中国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另一大阻碍——过于强烈的道德观念时亦是如此。蒋梦麟的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A Study in Chines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分析研究孔孟以来中国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制度,他对中国传统道德持批判与继承兼有的态度,虽鼓吹西化,却并非全盘西化。一方面,他指出中国现代的科学教育应穿越道德宇宙的藩篱,去探求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不是伦理法则,为知识而求知识;另一方面,他也认可中国道德体系在中国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在《西潮与新潮》中,他指出:“中国的道德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庙宇,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可见,在伦理道德方面蒋梦麟持有谨慎的态度,他虽不认同中国教育中过多的道德成分,却并不主张彻底的颠覆,而是主张发掘传统道德在科学内容和科学态度方面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与西方走一条并行不悖的道路。
  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开始将科学教育的思想转化为实践改革。他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他告诫青年:“科学的发展有赖于人们全力以赴,需要对超越人事之外的真理持有梦寐以求的热忱,并且有赖于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思维和不偏不倚的精神去探索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成为具有独立清晰思考能力的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蒋梦麟在北大的工作重点也是加强自然学科建设。他于1931年聘请李四光出任北大地质系主任,先后建立了多所实验室和研究室。此外,蒋梦麟运用现代的图书馆理念,将原来的图书部扩建为美国式的图书馆,从筹款、设计、建造到人事,无不亲自负责。蒋梦麟的理想是,北大不仅要研究西洋已发现的科学,还要开展自己的研究,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科学界的前列。这位北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为北大日后的学术积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此外,蒋梦麟也在为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寻找道德体系上的支撑和调和点。他认可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使儿童的本性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教育中,“善”逐渐演变成了受古代传统所规范的某些道德教条,发展本性在事实上只是遵守传统教条。而真正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养成健全之个人”,也就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兴趣的教育,这是对性善论的现代诠释。他主张将中国儿童从不合现代需要的刻板的行为规律中解放出来,启发儿童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发展儿童的个性。这些要求正是蒋梦麟担任《新教育》主编时该杂志的指导思想原则。蒋梦麟主持北大的时候,也格外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他鼓励学生自治团体的充分发展,给学生张扬个性和表达自由思想的平台;改革北大课程设置,实行选科制,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程;此外,他还力邀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来北大讲学,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兴趣。蒋梦麟培养学生个性、兴趣的思想和改革实践在北大历史上,甚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蒋梦麟在《新潮》的引言中称:“这本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掩卷沉思,蒋梦麟先生究竟和我们分享了什么经验?
  他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记述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思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探求中国教育的振兴之道。文化只是一个载体,国家教育的强盛才是目的。“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出现?”“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蒋梦麟为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做了他所处时代的解答,但却并不过时,70年后的今日我们依然在热议如何走上强国之路。他期盼着中国的科学和科学教育能够冲破实用和道德的藩篱,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蒋梦麟先生不仅把这种理想和期望当成一生荣枯的重要因素,还脚踏实地地躬身践行着一个教育家的强国之梦,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书写出波澜壮阔的篇章。
  文中所引除标明的以外,均出自蒋梦麟著《西潮与新潮》一书,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其他文献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是大学求生存、求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教风。教风是学风的影响源,是校风的支撑点,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生长点。教师是立校之本,深化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优良学风建设,关键在教风。因此,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事求是地说,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是认真的,教风是好的,但也有个别教师教学不认真,应付了事。他们虽然人数不
教师的教育和素质与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不断的摸索中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旨在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二战后,日本国内百废待兴,国家也重视教师教育的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教育水平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按照历史沿革,对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内容展开比较,分析其政策制定的特点,并在比较中思考和借鉴。    一、二战后
话题主持:朱蒙  参与嘉宾:程赛珠(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  范玲玲(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一小)  雒红军(陕西省眉县常兴中学)  代安荣(重庆市铜梁县大庙中学)  廖学军(四川省绵阳市滨江小学)    朱蒙:民生问题无小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生活的改善有目共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愿景,已经或正在逐步实施,这是国家进步、强大的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和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发表了重要的831讲话,向全社会强调了“三个必须”:“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向全国教师提出了“四个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上大学前,我也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儿,因为有一个厨艺不错的爸爸,把我的嘴巴养得很刁。进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很愉快,唯独一进食堂就揪心。食堂里的任何菜都是煮出来的,只有冬瓜最好吃,因为冬瓜越煮越好吃。  那时候学校的后门口有个小食堂,我们叫“小炒”,实在馋得很的时候,就会去那里解解馋。小炒的菜名都用粉笔写在一张黑板上,其实也就是蒜苔炒肉、青椒肉丝、红烧丸子等一些家常菜,可对于久不见荤腥的学生,那
案 例  2020年12月19日,張莹通过某网络外卖平台,在一家名为“老张鲜肉大包”的快餐店花了20元买了5个“狗不理”包子。因急着出门,她在外卖平台上选择“到店自取”。  到店后,张莹刚咬一口包子就吐了出来,她说:“肉很干,没有弹性,很难吃。除口感不佳外,包子里的肉馅还有股臭味。”她跟包子店老板理论,但老板说她无理取闹,还让店员强行推她离开。  气不过的张莹在外卖平台上给了差评,并留言称“包子又
《纸的秘密》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0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比较”这种区分事物的科学方法——以“纸”为载体,让学生采取各种方法探究纸的秘密,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纸进行比较,从中经历科学比较的过程。笔者的第一次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活动准备  让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包括纸制品),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有关纸的信息。  二、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究纸的秘密。同学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  漫漫20載,母亲慈祥和善的音容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不时浮现。毎当此刻,心就颤抖,眼就发热,鼻就发酸。仿佛是梦,依稀母亲还活着。母亲一生平凡,但母亲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我的影响却现实而深远。历历往事如铁流一般浇铸于心,平淡而峥嵘,潺缓而澎湃,纷繁而清晰。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  1998年农历10月27日,这个黑色的日子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那天中午我下班回家正准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思考,目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在乎自己的评价会对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随口评价,对评价的目的缺少把握;二是评价的模糊性,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评价语言,没有差别,没有区分,一律是“很好”“不错”“请坐”;三是评价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师不能够针对学生的答问、学习的具体情况作出针对性评价,不能够判断出学生的问题而给以启
时下,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所谓的“深度”,沉浸于文本的深度阐述而漠视学情,这样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一堂好课应致力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即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近日重读一位名师的关于《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教学札记[1],对此更有感触。  一、“深度”语文: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  1.备课:是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度,还是致力于多向性的对话  不妨梳理一下那位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