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天津市南开中学依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需要,传承并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推动历史名校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自2010年开始,南开中学实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0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南开中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同年,教育部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南开中学作为国家教育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学校以实验基地和试点单位为契机,持续进行了6年招生模式改革实践。2011年,经市教委批准,开设六年一贯制“拔尖创新型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与学校高中“拔尖创新型人才实验班”上下贯通,形成初、高中拔尖创新人才联动培养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南开中学先后与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推动了中学、大学不同教育阶段的紧密衔接,使高中阶段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整教育链的关键一环。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载体。近年来,南开中学还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载体——南开公能讲坛,形成了以大师对话、创意体验、艺术熏陶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新框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南开公能讲坛”,是南开中学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到校演说的传统做法的延续,也是南开公能教育的时代新发展。目前讲坛已成功举办一百余讲,主讲人是各个领域的大家,他们的演讲或对话极大地拓宽了学子视野,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成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力补充。
  南开中学还与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逐步建设完成代表国内先进水平、反映前沿科技的“南开中学体验创意中心”。体验创意中心建有“传统工坊”“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实验室”等19间实验室,以此为载体开设选修课程,为南开学子开展有创意的实验和实践提供了平台。
  南开中学在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学校组建了以合唱团、交响乐团等11个学生艺术社团为集群的“南开中学艺术中心”,聘请知名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高水平开展。
  筑造“允公允能”的“南开公能”课程体系。南开中学的课程建设着眼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要求,遵循课程建设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依据育人指向不同,划分为“允能课程”和“允公课程”两大类。“允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允能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之能力”。两大类课程共同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动态发展,相互凝聚,相互贯通,共同实现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目标任务。按照能力发展指向,两大类课程又各自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自主课程”三个子类。“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起点,针对全体学生培养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注重课程的普适性;“拓展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提高点,针对全体学生的更高层次能力的培养,突出南开育人特色;“自主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点,旨在满足部分学生的多元需要,使学有余力学生的超群潜能得到更充分挖掘。
  在“南开公能”课程体系构建中,南開中学不断更新理念,把课程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全部内容的总和,以大课程观整合全部教育环节,有助于规范课程、突出特色。
  “南开公能”课程体系构建进一步推动了南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例如,“义工服务课程”明确要求学生每学年须完成50小时义工活动,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再如,学生通过合作式、探究式学习,主动改变和更新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创新创意作品大量涌现。
其他文献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市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持之以恒,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久久为功,夯实学前教
期刊
天津市以“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为指南,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快资源建设、补足配齐短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与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与天津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顶层设计统领建设“双一流”  2017年9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获批国家
期刊
天津大学自“双一流”建设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一流大学建设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不断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推动学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  改革科研体制机制,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天津大学以重大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
期刊
近年来,南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以质量和特色为基准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围绕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学科为牵引的人才、教学、科研、开放等相互贯通衔接的一流大学建设。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中心任务,推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南开40条”。按照“聚力登峰、集群发展、前沿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化学、数学、统计、材料科学与工程
期刊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新的征程,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新定位,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推动教育深层次变革的内生变量。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天津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于2019年2月发布了《天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2.
期刊
“千秋伟业,始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兴国必先强师”。山东省潍坊市积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他们实行文化引领,关注教师成长需求,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搭建立体化的教研平台,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让教师充分体验到职业价值感,促进教师
期刊
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现实中老师“用书本体罚逃课学生”而受到“双重处罚”、老师因课堂劝架遭家长索赔后跳河自杀等悲剧事件,虽然只是个例,但反映了当下家长的焦虑给学校带来的冲击。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无法忽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关系的共建也应与时俱进。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天然的生力军、决策者和资源库,让家长参与学校变革,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是学校推进家校共建、
期刊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今秋华丽转身,正式启用高品质新校区,并与高校联合办学挂牌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在新一任校委会的带领下,运用“舞台教育理念”和CMC教育模式,构建“定位、关联、融合”的教育思维系统,推行“发现-实现-呈现”的3X课程改革,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悠悠汉江水的孕育下,一颗教育明珠正在焕发其独有的光彩。  历史定位其文化基因  走进郭茨口小学,迎面看到
期刊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甘肃省教育厅以“甘肃省陇原名师工作室”为抓手,以培养“四有”好教师为目标,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发挥专业引领,精准帮扶基层  2011年以来,全省已评选出陇原名师185名。所有名师均成立了一级名师工作室,同时积极鼓励名师在异地成立二级工
期刊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五千年。”黄河波涛阵阵,奔腾而下,见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也激荡着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甘肃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的教育发展,以“教育者受教育、教育者谈教育、教育者抓教育”为基本思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省级同享大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