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发明都是新的媒介,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或包装,而是承载着新的“讯息”。也就是说任何新技术都将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这种影响必将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电子网络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媒介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各种媒介自身的技术及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这就使得大批传统媒介在新媒介的整合和自身的革新中不断消失和边缘化,由此大批的媒介“遗留物”产生了。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引用《庄子·天地篇》中的一段故事来说明新媒介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还带来了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的重建。我在这里引用它想说明两方面内容。首先和文章原意相同--新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社会和文化进行重塑。虽然故事中的为圃者可以拒绝机械,可作为当代人,“有机事”的媒介就像我们的宿命一样让我们在劫难逃。这是一个媒介无限更新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被媒介拥抱的环境里,应用享受媒介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媒介的演变过程中被媒介整合所淘汰的旧媒介的遗留物的分析,探讨在当代生活中媒介与信息发生的角色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找到当代媒介对于人的“机心的塑造方式”。引用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对原文的转述、翻译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解转述的过程。麦克卢汉引用了庄子的故事把古汉语转译成了英文。《理解媒介》的译者何道宽直接找到庄子的原著把原文替换了回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庄子原著而不是经过拼音媒介文字滤过的《庄子·天地篇》。我很好奇把麦克卢汉转述的庄子故事翻译过来是什么样子,中国古代文字和拼音文字同样作为文字媒介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我们很难想象把中国的古诗词译成英文会是个什么效果。不同媒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可以说明媒介的遗留物是其他媒介方式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种唯一性是导致它们没有跟随旧媒介一起消失掉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可以说明在媒介整合的时代中似乎是纸质书进步成了电子书、杂志报刊进步成了搜索引擎,但实际上这种进步便是一种对传统媒介的彻底的终结。就像故事中的机械一样是对为圃者载道的终结,虽然瓮和机械都是工具,但它们所载的道或者载道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媒介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遗留物给予关注,试图对当代媒介与文化的深层规律进行探讨,在“媒介遗孤”的“新生活”背后解读当代媒介文化概貌。这些媒介遗留物被分为样式、质感、解构、符号和内容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解释。在媒介中只有那些媒介本身作为形式的部分才会成为遗留物被历史保存下来。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媒介们依旧在他们已经缺席的年代里产生着影响——像素画、一次成像的lomo相机、文革宣传画图像等。这些影响是出现在“部落化”了的后现代情境下的必然结果。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是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的公式,他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去概括人类的历史。这个公式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整合化?——分割化——重新整合化。此前一切媒介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机械媒介是分裂切割、线性思维、偏重视觉、强调专门化的。这样的人是被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电子媒介使人整合,回到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在印刷时代开始被分裂的感官在部落里面重新整合在一起。媒介遗孤们作为被分割感官延伸的遗留部分也在这里获得了拼合的可能。它们可以轻易地脱离开原有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获得最大的自由。在需求层面集体记忆是人对媒介遗留物需要的主要方面。记忆是提供存在感的依据。我们在共同经历的事件的时候,这种对于存在过的认同感更加明确。媒介的广泛性把拥有同样记忆的群体范围不断变大,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会拥有同样的媒介的集体記忆。最后这些媒介孤儿们被无所不能的数字电子技术重新赋予了生命。“数字上帝”之手使媒介遗孤们在当代获得了“拟像”式的新生。
基金课题:辽宁省教育厅2017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 《文化创新视野下大连产业微纪录片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J057)
大连工业大学教改立项《基于心性论观念架构的当代艺术美育理路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JGLX2018128)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引用《庄子·天地篇》中的一段故事来说明新媒介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还带来了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的重建。我在这里引用它想说明两方面内容。首先和文章原意相同--新媒介的诞生总是会对社会和文化进行重塑。虽然故事中的为圃者可以拒绝机械,可作为当代人,“有机事”的媒介就像我们的宿命一样让我们在劫难逃。这是一个媒介无限更新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被媒介拥抱的环境里,应用享受媒介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媒介的演变过程中被媒介整合所淘汰的旧媒介的遗留物的分析,探讨在当代生活中媒介与信息发生的角色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找到当代媒介对于人的“机心的塑造方式”。引用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对原文的转述、翻译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解转述的过程。麦克卢汉引用了庄子的故事把古汉语转译成了英文。《理解媒介》的译者何道宽直接找到庄子的原著把原文替换了回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庄子原著而不是经过拼音媒介文字滤过的《庄子·天地篇》。我很好奇把麦克卢汉转述的庄子故事翻译过来是什么样子,中国古代文字和拼音文字同样作为文字媒介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我们很难想象把中国的古诗词译成英文会是个什么效果。不同媒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可以说明媒介的遗留物是其他媒介方式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种唯一性是导致它们没有跟随旧媒介一起消失掉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可以说明在媒介整合的时代中似乎是纸质书进步成了电子书、杂志报刊进步成了搜索引擎,但实际上这种进步便是一种对传统媒介的彻底的终结。就像故事中的机械一样是对为圃者载道的终结,虽然瓮和机械都是工具,但它们所载的道或者载道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媒介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遗留物给予关注,试图对当代媒介与文化的深层规律进行探讨,在“媒介遗孤”的“新生活”背后解读当代媒介文化概貌。这些媒介遗留物被分为样式、质感、解构、符号和内容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解释。在媒介中只有那些媒介本身作为形式的部分才会成为遗留物被历史保存下来。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媒介们依旧在他们已经缺席的年代里产生着影响——像素画、一次成像的lomo相机、文革宣传画图像等。这些影响是出现在“部落化”了的后现代情境下的必然结果。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是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的公式,他从媒介演化的角度去概括人类的历史。这个公式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整合化?——分割化——重新整合化。此前一切媒介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机械媒介是分裂切割、线性思维、偏重视觉、强调专门化的。这样的人是被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电子媒介使人整合,回到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在印刷时代开始被分裂的感官在部落里面重新整合在一起。媒介遗孤们作为被分割感官延伸的遗留部分也在这里获得了拼合的可能。它们可以轻易地脱离开原有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获得最大的自由。在需求层面集体记忆是人对媒介遗留物需要的主要方面。记忆是提供存在感的依据。我们在共同经历的事件的时候,这种对于存在过的认同感更加明确。媒介的广泛性把拥有同样记忆的群体范围不断变大,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会拥有同样的媒介的集体記忆。最后这些媒介孤儿们被无所不能的数字电子技术重新赋予了生命。“数字上帝”之手使媒介遗孤们在当代获得了“拟像”式的新生。
基金课题:辽宁省教育厅2017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 《文化创新视野下大连产业微纪录片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J057)
大连工业大学教改立项《基于心性论观念架构的当代艺术美育理路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JGLX20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