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校本教学资源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理解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教育政策等内容。教学资源是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主动地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善高效的学习环境。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教学案一体化资料既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学案一体化资料不仅能沟通教与学,还要承担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即引导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和使用,可以正确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建设与使用的优势
  1. 落实了集体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减轻了教师负担
  原来每位教师都要单独备写教案,自己操作,孤军奋战。实施“教学案一体化”后,备课组内的每位教师轮流执笔,共同讨论定稿,以“一人主备,人人参与”的模式构建教学案,是一个集体智慧释放的过程。上完课后,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以便下节课改进。这样既落实了集体备课,又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教学案”替代了备课本,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 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案的使用能使学生的自学或课前预习有章可循,促使学生去读书,了解本课要学的内容,完成有关的练习,真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和听讲,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学得容易,教师讲得得心应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搭建了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以往的教学都要求学生准备作业本、练习册或其他的课外复习资料,而这些复习资料往往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实际,而教学案将上述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可谓“精”而“少”,既省时又高效,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教学案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激活了枯燥、沉闷的课堂,师生之间和睦共处、教学相长。
  三、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原则
  在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资料的编写坚持从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出发,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1) 从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出发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各省制订的教学要求是英语教学的准绳,离开这三点,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方向。围绕这个原则,教学案编写时强调几个“不要”:大纲、课程标准和省教学要求不作要求的不要,繁难偏怪的不要,高考题中基本不出现的不要。这几个“不要”确保了教学案的难度适中,针对性强。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资料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充分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适当的地方留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学习。
  (2) 从教材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离开了这个载体,教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细心研究,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材无论从词汇、话题、语篇、语法讲解、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独具匠心,用好用足手中的教材是每个教师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因此,在教学案的编写中强调回归教材,紧扣教材,强调对教材中词块句块的积累,强调例句的选用尽量来源于教材,强调教材中重要知识点和经典句型在巩固性练习中的变式训练。
  (3)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案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到课后的巩固反馈都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这一点在一些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教学上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讲解名词性从句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名词、从句了解的基本情况,然后借助例句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储备进行串联,从而由简单到复杂,举一反三,并在语境中触类旁通,最终理解掌握名词性从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用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体的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其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料编写上要体现层次性,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于学习并且学有所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案的设计编写上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给学生留有自我反思、提高的空间。
  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序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的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学生发展的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得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教学案编写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系统性。从大的方面看,要把三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小的方面看,要把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编写计划。二是内容上的系统性。要以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提升并重。以高一英语为例,教学案的编写内容包括:基本词汇和知识点讲解、语法讲解和训练系列、阅读训练系列、书面表达训练系列、美文欣赏系列、滚动纠错系列、词块句块的积累系列等。基本词汇和知识点学习的内容贯穿授课的始终,阅读训练系列、书面表达训练系列、美文欣赏系列每周一次,滚动纠错系列和词块句块的积累系列每两周一次,语法讲解和训练系列随教材内容的安排进行。因此,只有保证资料编写的系统性,才能提高资料编写和使用的质量。
  3. 反馈性原则
  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控制论用于教学,把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从而提出反馈教学原则及其一系列教学方法。反馈教学法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及时调控教与学,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馈性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学案的编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精心设计配套的反馈性练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授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把新的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紧密地融为一体,并储存下来,使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充分和完善,并进一步检验学习的效果。反馈性原则的第二个方面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教学案的编写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有教师曾经上过一节完形填空的示范课,该节课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该教师在每篇完形填空题的下面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摘录文中重点的短语和句型,并写下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反馈,如果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也能借鉴采用,并坚持积累下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性原则的第三个方面是指注重收集学生对教学案使用情况的合理化建议,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从而及时改进和补充,不断完善编写的内容和形式。
  四、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优化与实施
  1. 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高质量的教学案编写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各校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都非常重视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强调“四定”“五备”和“六统一”。“四定”指的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预先写好发言稿,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要充分讨论研究和补充。“五备”指的是备教学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六统一”指的是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检测反馈。
  2. 规范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过程
  (1) 教师大量占有资料,广泛做题
  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编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就需要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做支撑,教师的前瞻性做引导,也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一名研究者,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试卷,这样,教师在编写时才能具有较强的敏锐性,才能保证编写内容的针对性。教师首先要大量占有资料,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了解高考的命题方向,这样才能在备课和资料的编写过程中做到心中有谱,有的放矢,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精选典型题例,写出初稿
  每一份教学案编写之前,首先确定两名主备人(按照传统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老搭一新),由两名主备人在集体备课之前拿出初稿。初稿既要有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有相应的变式训练,还要有典型高考题的分析;既要注意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学重难点,同时还要体现备课人对所涉及词汇和语言点的理解,留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空间。
  (3) 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后定出二稿
  主备人形成初稿后,在集体备课时交由全组教师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采纳集体修改意见后定出二稿。
  3. 注重教学案一体化资料的个性化使用
  教学案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依托和载体,如何优化使用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思考,这种个性化思考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所教班级的学情,二是个人的教学风格。摈弃了这种个性化思考,教师的教学就没有任何特色,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各学校备课组坚持每周一节示范课的做法,教师轮流上课,上课以后根据最初的教学目标、备课内容、教师实际的授课过程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案个性化使用情况。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蜀国非常富有,秦惠王很想吞并它。可是通往蜀国的道路太难走了,军队根本无法到达。  有人给秦惠王出了一个主意,说:“蜀王非常贪婪,我们用石头做一头牛,跟蜀王说里面装满宝物,是要专门送给他的。”  果然,蜀王听说有人要送宝物来,马上派人開辟山路,填平谷地,修好了一条可以过车马的路,等着秦惠王来给他送宝物呢。可是,他等来的是秦惠王的军队。军队很快就把蜀国占领了。  贪婪的蜀王因为小小的宝物而失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具有想象性质的直觉整体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和形象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受阅读个体的意识思想、生活经验所制约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感悟的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能力。因而,语感能力培养就是对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  然而,英语语感能力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未能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的语感培养操作系统。因此,如何进行语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新增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深刻,因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引入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的突变成为可能。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从预设走向生成,已成为新课程进一步推进的契机,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探究式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构建,其实质是新旧知识经验的沟通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千差万别,当二者矛盾的时候
SOLO分类理论[1]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理论.提出者比格斯和科利斯认为,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的概念,无法直接测量,称为“设定的认知结构(HCS)”.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关键不在于发展阶段或设定的认知结构,而在于他回答具体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即“可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结构(SOLO)”. 比格斯根据学生回答出的不同复杂程序的学科具体问题,将循环出现的反应层次具体分成前结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给他取名叫“文睿”。“睿”是聪明、智慧的意思,父亲希望他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在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读书期间,陶行知深入学习了明代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学说,即先有知识,才有实践,故改名为陶知行。  1915年,他借钱去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跟随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研究教育。回国后,他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将杜威的教育学说运
一、问题的提出  徐州师范大学鲍继平教授曾对当代国内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英语教育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几多几少:1. 学的多习的少;2. 读的多知的少;3. 背的多用的少;4. 抄写的多创造的少;5. 以体力相拼事倍功半的多,智能化讲究效率学习的少;6. 在社会,聘名师、请家教加班延点、休息日坚持开学习小灶的多,开开心心有玩有学、学玩有机结合的少;7. 家庭中,对孩子在班里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一再求好求高
一、活动背景    目前我区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特点之一就是年轻化。在这支队伍中,35周岁以下的历史教师占68%,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31%。因此,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引领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魅力?如何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都成为课改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也是我们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为此,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开展系列教研活动,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和开展教学,努力使历史课教学既有趣味又有深度,让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有兴趣,有动机,激发兴趣;有情趣,有感觉多重体验;有理趣,有思考,感悟深切;有妙趣,有拓展,提升能力。本文以必修Ⅲ“百家争鸣”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追根溯源,存疑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
星期天早晨,风和日丽,是放风筝的好天气。我约飞兰去公园的大草坪上放风筝。  当我们来到草坪上时,天空中已经飞满风筝:有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有勇猛高飛的老鹰,有长着无数只脚的蜈蚣……我赶紧拿出心爱的燕子风筝,飞兰则过来帮忙。见飞兰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扯着线,向前飞奔,我连忙高举着风筝,跟着飞兰跑。耳旁的风呼呼地叫着,我幻想着风筝已经飞上天空,大家正朝我欢呼……想到兴奋之处,我情不自禁地向大家挥手致谢。这
傻瓜出生沒多久,就被医生确诊患有先天性痴呆,父母便给他取名为“傻瓜”。傻瓜总是着一身褴褛破旧的衣服,咧开嘴傻笑,说话口齿不清,还时不时地流鼻涕。因此,同村的孩子都不愿意跟他玩。傻瓜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年幼的妹妹和母亲三个人相依为命。  傻瓜很勤快,经常跟母亲一起到山上采摘野菜,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傻瓜对妹妹很好,每逢母亲说家里要添新衣服,或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都会摸摸自己的后脑勺,咧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