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巴金的一次游斗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在工宣队浩浩荡荡进驻上层建筑不久,上海文化系统组织了对巴金的游斗。据说是他们认为巴金著作三部曲《家》《春》《秋》在民众中很有流毒,特别是对工人群体心灵有所毒害,必须批倒批臭,于是拉起了一个“批判组”,由奉贤五七干校押来巴金,到我作为上海图书馆成员参加时,已经游斗了多天。
  这家临时搭的、非常松懈的“小分队”,由工宣队带队,为了壮大行色,还请了市劳动模范裔式娟参加。但我们都是客串,跑龙套,主要角色一个是能招引人的大作家巴金,知其书更盼能见其人的所谓“黑老K”;另一位就是上海作协青年理论家周介人。周介人职责就是当着巴金念批判稿。每场批判会不长,当周介人念完不长的批判稿后,就结束了。于是又押着巴金,一起乘卡车驶往另一家工厂。
  每次批判会按此流程进行,井井有条,很有秩序。周介人每次都是念同样文字的批判稿。他的声调抑扬顿挫,也是一种语气,巴金心领神会,很好地配合批判会表示自己的姿态。
  可是一个念稿,一个要根据文字动作,虽然努力合拍,也有不銜接时。
  有一次,在某厂批判会上,当周介人念稿时说了“巴金,你不老实”,接着要念后一句 “巴金,你站起来”,这时,坐在长板凳上的巴金,没有按照节拍,已经抢先站起来了,比周念的话要快了半拍。原来多次批判问话,巴金早已习惯在此话后,必有要他站起来的那话,就无条件地反射了。这个动作竟然闹得全场大笑,周介人笑了,我们在台下一角也笑了,巴金也笑了。
  事后,我问周介人,你未读要“巴金站起来”,见到巴金已站起来时,就可以灵活插上另一句话,或做个不相应的动作。周介人说:不行,这稿子是经工宣队上司的上司审定,必须原原本本地念,不得增添一句一字的。
  巴金游斗批判又演了几场,就结束了。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白杨是抗战时期话剧舞台上“四大名旦”之一,也是新中国影坛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和建国40周年十大电影明星之一……她一生光环无数,是观众喜爱的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今年是白杨百年诞辰,我不想讲述她在艺术长河中如何认真刻苦,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执着追求最高境界的精神,而是要回忆她作为我们家庭一辈子的老朋友,给我留下的几件情深谊重的往事。  白杨的艺名源自我父亲的笔名  白杨阿姨与我父亲杨村彬在青少年时期就相识
期刊
在那个特殊年代,《毛主席语录》曾风靡一时,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偏僻乡村,随处可见,而这些语录是需要有人抄写的。当年,我被选中抄写这些语录,竟使我练出了一手好字,也由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1967年冬,我从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崇明务农,正好乡里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的热潮,每个生产队都要挑选几个字写得好的人抄写语录,我也被选中,与队里另一位青年,负责三个生产队的语录抄写。于是,每天出工就拿着一支毛笔和一桶红油
期刊
王伯群与旧上海三大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来往有年,其中尤与杜月笙过从甚密。上海是近代留学日本学生最大的集散地,1905年,王伯群作为贵州首批公费留学生浮槎东渡。途经上海时,只见“洋场十里,崇楼杰阁,排云而立”,便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就读中央大学研究院的王伯群受章太炎之邀,迅即从东京返沪投身革命,参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创办《大共和日报》。1919年,王伯群受孙中山派遣,代
期刊
林汉达教授曾以林迭肯之名研究拼音文字,我是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者,曾經经常去请教他。  有一次林教授说,他曾和鲁迅先生一起学习,这让我大感兴趣。我还问林教授,鲁迅先生说的是什么语言?林教授说,鲁迅先生说的是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可见当时地下党让一些进步文化工作者一起学习的。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期刊
巍峨雄踞于武夷山西麓,蜿蜒奔流于赣东抚河上游,有一块上扬枫叶形的地域,这就是素称“万绿丛中鱼米乡”的江西省黎川县。黎川县地处赣浙闽交界,三面环山,有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要求。黎川县委、县政府在精准扶贫上除了农村基础建设,还发展了特色产业并根据黎川县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如开发油画产业和旅游业等。在油画产业的引
期刊
“乒乓外交”通常是指:1971年4月,毛泽东指示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向美国传递出中方希望彼此交流、实现正常化关系的愿望。此举打破了20多年中美关系中的坚冰,双方关系逐渐改善,直至正式建交。还应看到,“乒乓外交”对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其要义与推进中美关系几乎平行。实际上,周恩来还巧妙地运用“乒乓外交”,与朝鲜改善了关系,修补了由“文革
期刊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一些社会活动家主张劳动者要以自愿为原则成立合作社,在资本剥削的社会大环境中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思潮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马上获得了一批进步人士的积极响应。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第一位倡导合作社的政治家。  孙中山先生秉承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投身改造社会的活动。早年经历使其深知
期刊
母亲从《参考消息》上察觉到高考招生制度发生了变化  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对于当年参加高考的570万名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作為570万名考生中的一员,当我回望1977年的高考,自己之所以能够大胆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对我的鼓动与支持。40多年后,重新整理1976年4月至1978年2月我在上海崇明跃进农场工作
期刊
在方增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我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之邀,出席“《方增先口述历史》出版座谈会”。这本刚出版的新书称得上是方老一生的精彩回放,书中有史料、有故事——耐人寻味;有照片、有作品——赏心悦目。我拜读新书仿佛又和先生见面,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对后辈的热情勉励、温和率真的性情,令我难以忘怀。  先生鼓励我“在哲理漫画方面  探索一条路出来”  1992年10月,我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开设“智
期刊
最初听到林放(赵超构,笔名林放,1910-1992)的名字,尚读初二,也是在父辈们聊天时得知的。都说他文章写得好,却从未读过。当时偶读《新民晚报》,也都是体育新闻或者长篇连载《芦荡火种》之类的。没想到10年之后的1974年,我参加《辞海》修订工作,竟遇上了林放先生。  《辞海》编辑室在陕西北路上,一次坐21路公交车上班去,途经西藏中路,上来一位瘦小的老者,还没站稳,车已启动,一个趔趄撞到我座位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