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比较强,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探究性阅读。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探究性阅读,讨论如何将探究性阅读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并分析探究性阅读的运用效果和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
  一、探究性阅读的介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指导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探究性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文章进行品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同时让学生能从文章中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结论。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挑战性、综合实践性等特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语文课程,有利于初中学生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阅读情境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也要通过创设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春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中“红”字的意思、“红”在这句话里的意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讨论,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的艺术精华,学习阅读方法。
  2.加强师生互动
  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能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能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自说自演,而不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空间。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要与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文学素养。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自己开始,让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讲述再塑自己生命的人是谁,通过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爱与美好。讨论完以后,让同学们自己思考:这篇文章的标题“再塑生命的人”有怎样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会说“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到后面又说,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作者是怎么通过文字来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课堂学习效率。
  3.调整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
  初中生语文基础比较差,所以教师在讲课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展现文学阅读的意义。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文章布局的技巧等详细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切身体会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情感,让他们品味作者是如何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的。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作业,让他们将文章中优秀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写作中。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手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4.丰富课堂形式,尊重学生的兴趣
  丰富的课堂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积极构建新型、高效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另外,老师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课堂形式。特別是在新《课标》要求下,老师不仅要学会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还要学会丰富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老师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巧妙、合理运用教学素材,适时进行课堂提问,实现课堂互动。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知识储备,而且要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做不仅能扩散学生的思维,还能及时发现课堂提问和互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便于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
  三、加强探究性阅读的感受
  对于那些优秀的、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文章进行赏析,学生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通过组内分析来感受不同的、值得写作时借鉴的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欣赏的深度。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绪飞扬的年纪,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交流互动的空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更喜欢和同龄人交流,这些交流会让学生那些独特的想法得到拓宽与延伸,也能促进同学之间友爱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赵红娟《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课题探究》,《〈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年。
  [2] 胡建民《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4期。
  [3] 卿晗《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年。
其他文献
  
1.有一个女孩,她非常、非常喜爱动物。她的抽屉里住着一只聪明的松鼠。她的衣橱里住着一只安静的兔子。她的床底下住着一只爱干净的小浣熊。她的沙发下面住着一只淘气的小山狸。
1、松鼠培培看到一棵好粗好粗的“大树”。2、咦,“大树”在移动!培培吃了一惊,连忙躲在树叶后面,小心地盯着。
摘要:古诗词是华夏民族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宝珠,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如何坚守古诗词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古诗词诵读这个角度,试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古诗词诵读;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项艺术性的实践课题。笔者认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古诗词
摘 要:如何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件事情在小学校园内落到实处,让学生从小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语言文字,这是“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的大问题。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利用周边校外资源和校内创客园区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按创客园区分类建立传统文化模型,以科创、艺创、文创这“三创”合力为抓手,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性体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抽象的理性学习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措施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达标,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仍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
西班牙著名小说家、诗人塞万提斯曾经说过,笔乃心灵之舌。他所说的“笔”就是指写作,也就是说写作是自己心灵最真实的表达,要具有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在小学高年级写作中,写作真是至关重要,而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现阶段小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而作文内容也多是空洞乏味,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对语文素材以及写作方法的掌握比较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整组教学不是简单的单元内容的组合,而是立足于文本,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突出某一主题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利于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本文对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整合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意义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与夏丏尊所说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语文教学一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而作文教学作为其中的
摘 要:微作文是高考中出现的作文新形式,在微信、微博盛行的背景下,“微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也逐渐流行。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学生和老师都比较头疼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笔者想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微信、微博中的经典阅读片段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字、文段、文章中学会积累,在阅读的基础上尝试微写作,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关键词:“微”时代 语文 阅读与写作 选修课  一、“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