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情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是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的一首纪念鲁迅的诗歌。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对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本单元刻画“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加深鲁迅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烙印,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在教学本课时,我们可以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读中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在加深对鲁迅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并通过对比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学情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安排在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体会到鲁迅的人格魅力,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只需利用诗歌继续引导学生研读感受其伟大人格即可。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通过多读感悟诗歌的内蕴。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师语言引导: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什么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1936年10月19日不幸逝世。“赶快收殓,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但是,我们能忘记他吗?(不能)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49年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和臧克家简介。(师作介绍)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巩固旧知,加深对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认知,使学生自然融入新课的学习,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注意认真倾听。
  2、(自由读)模仿录音范读,把诗歌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漏字不添字。
  3、指生读,师生评价。
  4、齐读,注意读出节奏(不仅要准确,还要流畅,把每一句读流利)
  5、整体感知:全诗共有几节?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每小节后2行)再仔细观察:哪两个小节之间存在着联系?(前面2—4节写了两种待人民的态度,后面5-7节写了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指生问答,师作小结)
  (设计意图:录音范读,从中获得对诗歌的初步感受,把握诗歌整体印象,又让学生自主概括,互相启发,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主要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三、精读诗歌,体味内蕴
  
  1、课件出示思考题:
  ①诗中第一节写了哪两种人?说说你对第一节的理解。
  ②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③本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读诗歌(可以轮流读,分节读,齐读等),读后讨论上面思考题的学习心得。
  2、交流汇报,理解诗歌含义。
  (教学流程:读相关诗句——学生自己谈理解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师生评价)
  ①诗歌第一节中的两个“死”字和两个“活”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活”字,是指肉体活着,第一个“死”字,是指“精神腐朽了”,第二个“死”字,是指“肉体死了”,第二个“活”字是指“精神永存”。
  ②诗歌的第一节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请你探究其所包含的哲理(为人民服务的人,虽死犹生;与人民为敌的人,虽生犹死)
  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学生自主感悟,自由表达,理解重点诗句
  a、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第一种人对人民的态度是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第二种人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课件出示鲁迅在《自嘲》中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齐读,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的精神。
  b、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第一种人对荣誉的追求是活着为自己死后想留名,第二种人则是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愿献身)
  △课件出示课外收集到的《野草》中的资料:“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本,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将歌唱。”学生齐读,感受鲁迅先生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胸怀。
  c、“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第一种人的生活目的是侵害别人的利益,第二种人则捍卫别人的利益)
  d、5—7节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下场
  △课件出示两种人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的资料。
  师小结: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己死去,而“野草”生命力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④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对比),并举具体诗句作说明。
  3、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们对诗歌中的两种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诗中又用了对比的写法来表现鲁迅先生的这种精神,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突,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自主感悟,自主表达,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鲁迅的为人,体会作者情真意切地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四、熟读成诵,深化主题
  
  1、师范读,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师评价点拨(①分男女生对比读每小节前后两句话②第2小节和第5小节,第3小节和第6小节,第4小节和第7小节对比朗读)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体会诗歌内蕴
  3、男女生对比赛读,并推荐优秀者上台诵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环节在理解诗意含义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老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诗歌的理解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袁隆平、焦裕录、郑培民、任长霞……)
  2、读了《有的人》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3、老师赠语: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努力,发愤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本环节注重熏陶感染,践行了正确道德导向。)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办一期“鲁迅在我们心中”的小抄报
  板书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反动统治者——作威作福,欺压人民——批判
  对比
  鲁迅(们)——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怀念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本文首先阐明了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接着从物理课堂案例中说明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给出了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阐明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发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形成了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真正进入“自主、合作、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中立时滞系统的无源性的充分条件,并推广了中立时滞系统无源的结果。  关键词中立;非线性;无源;李雅普诺夫函数  近年来中立时滞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工程系统可由中立微分方程建模,如包含气液体管道的热量转化过程 ,全波等效电路 等。而中立时滞系统经常出现在自动化控制,人口动态等问题的研究中 。目前对中立时滞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稳定性上,而对于线性中立时滞
期刊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是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实验教学是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教学活动。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与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大力的开展创
期刊
新课程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并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基础。因此,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
期刊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重要思想,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实际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体现了辩证唯
期刊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做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教师 学生     引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我们对高中学生提出 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 素质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走进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化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态度,从实验现象中,提出探究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首先要求勇于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在实验中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
期刊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只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练习,降低了学英语的热情,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难以达到,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于是我尝试着将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就是想以此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强调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
期刊
小雨:你好,你喜欢蓝颜色吗  赵老师:我喜欢五颜六色   小雨:哦  赵老师:呵呵,当然也包括大海和天空的颜色了   小雨:我就喜欢蓝颜色,好多人说他代表忧郁,是吗  赵老师:大海的广阔和天空的辽远,是忧郁的吗   小雨:我相信你说的  赵老师:我可以给你说一说服饰的颜色对人心理的作用——人对颜色的刺激有着极其敏感的应激反应。衣着的颜色不仅影响着人的情绪,而且也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人们在选择衣服时
期刊
思维科学认为,思维形态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层次,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先有形象思维,后有抽象思维。正确地、巧妙地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数学认识活动中,一方面按照逻辑思维的活动规律,不断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另一方面又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多层次地思考,并对逻辑思维的结论进行取舍,一旦达到统一就进入创造性思维集中活动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