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写”中提升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为何如此感人肺腑?带着学生的疑问,我仔细研究了文本,这篇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和始终贯穿在文中的“花”这个意象性的描写分不开的。经过这番思考,我决定以“花”为突破口,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用景让自己的记叙文靓起来”为目标,以“让景美化你的文章”为题,设计了三次“读写训练”,将“读”与“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景物描写的几种作用——鲜明形象、饱满情感、清晰脉络,于“写”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感悟景物描写可鲜明人物形象促“首写”
  师:有评论家这样评价林海音的作品:“人物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但作者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人事中发掘_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所写的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然而,昨天有同学在初读微感中这样写道:“我看了文章,最大的感受——想哭。其实,我不也有这样的爸爸吗?怎么作者就能写得这么感人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这篇文章。首先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你更喜欢哪一幅?
  (课件出示图片,一张照片只有人物,一张后面有背景)
  生:我喜欢第二张。第二张后面有背景,显得更加和谐。
  师:大家可以看出人物的情绪吗?
  生:比较低落。
  师:对,两张图片都表现了人物低落的情绪,第二张图片有了景物的衬托就更好了。有人说:一张照片就是一篇微型的文章。照片有了景的衬托,人才会更美,情才会更浓。文章亦然,《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就把爸爸置于“花”这样的背景之中。爸爸的一生以及英子的成长都与花连在一起,请快速阅读课文,把带花的文字都画出来。
  (学生阅读,画句子)
  师:好,你找到了哪些带花的文字?
  (生找出所有带花的文字并朗读)
  师:这么多写花的文字,我们先来读下面这几句:
  (课件展示,学生齐声读)
  师:大家从这些句子中读到了什么“花”外之意?
  生:这些花都对应了当时的季节。
  师:也就是给我们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生:第一句里面可以看出英子对韩老师的喜爱之情。
  师:英子为什么要送花给韩老师?
  生:因为韩老师教她跳舞了。
  师:那么这说明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感恩。
  师:也就是说写到玉簪花实际上对哪个人物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生:英子。
  师:对的,写玉簪花使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那么剩下的几句话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作用呢?我们一起再读一下第32、33自然段。
  生1:爸爸喜爱花,说明他有爱心,有生活情趣。
  生2:爸爸把茉莉花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说明爸爸喜欢花,更喜欢自己的孩子。
  师:同学们的分析这么出色,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这些句子以“花”为背景,鲜明了人物的形象。(出示课件)其实,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选择一两个景物,如雪花、月亮、寒风等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师:请同学们看材料中的片段一:妈妈·围巾。现在的这个片段就如同刚才的第一幅图片(点课件),请你在画线处添上一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训练1:
  妈妈·围巾
  ____________。妈妈轻轻地走到我身后,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条围巾。哇!好漂亮的七彩围巾,看上去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就在接过围巾的刹那间,我看见了妈妈的那双手:通红的手上布满了冻疮,好像刚刚涂过药,手指也肿得很厉害。我的眼睛模糊了,___________。
  哦,一条七彩围巾在寒冬里为我筑起一道美丽的锦屏。
  (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后交流)
  “疑为学之始”,学生的初读感受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时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最具个性的。笔者从学生的感受出发设计整个教学,通过两幅画的对比,简单明了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景物描写的作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提炼和概括语言的能力。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画出写“花”的句子,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内容,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最后通过再读这些写“花”的句子,品味“花”外之音,理解景物描写可鲜明人物形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地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笔者在引导学生感悟景物描写可鲜明人物形象之后,设计了第一次的写,选择了学生的作文片段让学生来修改,是借写话练习理解课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并学会用这种方法,为自己的作文片段增色,体现了理解与表达的有机统一。这时的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继续理解文本的大门,为学生与文本展开进一步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二、感悟景物描写可饱满人物情感促“再写”
  师:刚才我们的这两名同学写得真好,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恰如其分地烘托了人物的形象,那么景物描写还有别的作用吗?我们来看下列句子(课件出示),请朗读出色的罗怡婷来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把花读出了情味。
  师:很好,也就是读出了人物的情感。大家一起读一下第53自然段。
  师:刚才的同学分别读出了人物的心情,第53自然段是英子因为闯练成功而兴奋,后面展现了因为爸爸的身体状况而显得哀愁。作者分别写到了开得正茂盛的一花圃的蒲公英和散落得不像样的夹竹桃、石榴,使人物情绪更加饱满。(课件出示)   师:这些句子中有了“花”这个背景,就如同有了背景的第二幅画,读者能更强烈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了。
  请看手中材料的第二个片段:朋友·百合。请你在画线处添加景物描写使读者能更强烈地体会出人物的情感。
  训练2:
  朋友·百合
  ____________。今天是我生日,原以为没有人知道。虽然我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忙碌,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回到家,忽然发现门口有个纸盒,推开门,打开纸盒,里面是一枝百合。下面枕着一张漂亮的卡片:“知道你不喜欢其他花儿,所以就选了百合。在你16岁生日之际,我真诚地送给你最美好的祝福!”此刻,____________。
  哦,一枝百合在我的生日里给我的心情添上了温馨的一笔!
  (学生写,师巡视指导后交流。)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将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写下来,或沿着文章的思路进行拓展延伸,或是借鉴文章的写法模仿创作,而不是将写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导致“写”没有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需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将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归类,然后将写的训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读的重点,设计了第二次写,对于基础并不好的农村初一学生而言,这样一步一步读,一步一步练,能真正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写”中提升。
  三、感悟景物描写可清晰文章脉络促“三写”
  师:刚才我们通过读前两组句子,感受到了景物描写能鲜明形象、饱满情感,不仅如此,它还能清晰脉络。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下面的句子。
  (1)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2)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请学生齐读这组句子)
  师:文章以花开头,以花结尾。花旺盛时爸爸健康;花垂落,爸爸的生命也终结了。中间多次提到花,用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这样可以做到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使文章脉络更为清晰,使文章浑然一体。所以昨天有同学在初读微感中这样写道:“读到最后的时候,我想哭。”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让我们一起再读这一组句子吧。
  (生齐读)
  (背景音乐)
  师:是的,“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花开时美,花落时也关。因为它会化作春泥去呵护来年的花。
  英子就在那醉人的芳香中渐渐长大,在爸爸生命的陨落中长大。不久前,她还在央求爸爸给她壮胆;不久前,她还在质问爸爸为什么不可以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不久前,她还想着要给爸爸看看新发下来的毕业文凭。可是,这一切都随着老高那句“你爸爸已经……”结束了。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情了,我就去医院。”英子平静地、镇定地说,我们感受到小英子在“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中成长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的花儿却正在绽放!
  爸爸、英子都是平凡的人,他们所经历的也都是平凡的事。但作者用花这一美景弹击着每个读者的心弦,使文章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和人情的美好。课后请你修改前两个片段所添加的内容,并结合自身体会,写出第三个片段,让三个画面串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读中求法,通过读课文的句、段,或多或少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奥妙。再通过迁移把领悟到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运用到另一结构相似的词句或片段中去,做到“知”“行”并举。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重点,但笔者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平铺直叙,几乎很少涉及景物描写,缺乏画面感。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感悟到了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可鲜明人物形象、饱满人物情感、清晰文章脉络,有意使用,往往能增加作文亮点,甚至妙笔生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知”,才使笔者的第三次练笔有章可循,让学生在课内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这次的“写”深化课堂的知识,而且这样由片段到篇章,由简单到复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2005年,我在我市的三个县巡回上过一节《纸船——寄母亲》的诗歌教学公开课。课上过之后,自己对这节课还比较满意,于是就写了一篇题为《我让学生当了一回诗人》的教学体会的文章,投给了《中学语文教学》。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发表了,与之发表的还有特级教师邓彤老师的文章《逻辑缺位:语文教学沉疴依旧》。对邓彤老师的批评,我基本上持不接受的态度,于是我写了一篇题为《目标环节与技术——兼与邓彤老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一课本第四单元题为“像山那样思考”,导语提示说:“文字不是绘画,如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如何摹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郁达夫先生在《江南的冬景》中就用他的那支笔构图敷彩,摹声拟音,文笔细腻得宛如江南的细雨,将“江南的冬景”似有若无地播洒在读者的心间。  “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黑女擦上脂粉本来是为了不让人看出本来的肤色,这里却依然能看出黑黑的
期刊
一  语文课堂效益,是一个老话题,它又是一个长青话题,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一个不可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的问题:只要存在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效益”的探究必然永远伴随着执教者,不管是初涉教坛还是语文课堂把握游刃有余的成熟教师。  二  不时能听到“有效课堂”与“无效课堂”的讨论或评论。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读了12年的语文,又读了大学四年中文本科,而后初涉语文讲坛,一时之间语文课堂把握还有点拿捏不准因而影响了
期刊
为弘扬优秀传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新型语文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与《语文世界》《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读写月报》五家期刊联合举办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  主办单位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  叶圣陶研究会(民进中央主管)   《语文世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   《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
期刊
在教学中刻意煽情、追求花样、标新立异,这样的课堂如浮光掠影,根本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也是造成学生语言“零生长”问题的重要原因。提到根本任务,叶圣陶老先生讲过,语文这门学科有它的独当之任,独当之任在形式上,在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上。也就是说,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的运用”,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体需求,更是发展学生言语智能的根本途径。  一、聚焦标点,在容易忽略处发现“生长”机遇 
期刊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因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备受一线教师的欢迎。我校自承担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运用‘问题教学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行为的策略研究”的研究任
期刊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悟语言,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如何上,有哪些切实有效的课型?笔者就最近实践的《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系列指导课来谈谈。  一、引导在前,有法可依——课外阅读导读课  进行这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一般是在阅读文学作品初期,为的是克服放任自流现象,减少学生自读的盲目性。“导读”一词中的“导”就是
期刊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主要致力于片段训练。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书写片段感兴趣,能掌握片段描写的基本方法,那么到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就能得心应手了。那么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上路子呢?我听了扬州市名师陶艳敏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写清活动过程”的习作指导课,有种顿悟的感觉。她在这节课里开展了“吹泡泡”的游戏活动,用游戏的精神解放了陈旧习作理念对孩子的束缚,释放出孩子自由独特的个性,促进
期刊
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课题。作文教学主要是两个阶段,一是作文指导阶段,一是作文评改阶段。在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用“赏析一领悟一评改一提高”的“四步”作文评改法,收到明显成效。  一、赏析:赏佳作,感受美,析不足  佳作1(节选)  俗语:早起的乌儿有虫吃。  5:35分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扰乱了我的美梦,我用力翻了个身,睁开蒙
期刊
《雨后》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作。作者冰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图景,读来不由让人会心一笑。这首诗虽然贴近孩子生活,但诗歌中小哥哥和小妹妹的矛盾心理(即小哥哥明明摔了一跤,嘴里说着糟糕,可为什么“脸上还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呢?小妹妹明明也想像哥哥那样摔上痛快的一跤,可为什么还要“轻轻地小心地跑”?)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学习第3节,学生自然地对小哥哥的矛盾心理产生了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