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具有鲜明时代性和中国特色,这种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以民为本,核心内容是执政为民,即把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提高人民素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置于首要地位的治国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民本主义;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20-01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一生的价值追求。正是以这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挚爱为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符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一邓小平理论,对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的探究并给予正确把握,对于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一)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邓小平做出任何决策时,始终不渝地把握“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前提。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邓小平以“民本”的标准去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认为,如果两极分化即少数人的富裕、大多数人的贫穷是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站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可以看出,邓小平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尺度来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其中的一个有利于就是以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标准的。而“三步走”战略理论中,从“温饱”到“小康”到“比较富裕”,每一个实现目标中都包含了人民生活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理论、还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论,无一不体现出他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理念。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邓小平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在回顾农村改革的奇迹时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来源于人民群众中蕴涵着的巨大创造力,所以,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由实际经验创造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也是邓小平民本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他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正是由于至始至终把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和实践创造作为自己理论创新的依据,才使得邓小平理论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与时俱进的理论。
  
  (三)尊重人才,创新观念
  当前,人们素质上的竞争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根本和核心。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在选人用人上要坚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持任人唯贤使用人才、坚持客观公正评价人才、坚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的原则,干部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这是对党在新时期选人用人标准上精辟的界定和概括。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和表率作用带动下,我们党在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及观点,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迅猛趋势和中国面临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现了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对指导确立新时期的人才工作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党坚持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就是对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和继承。
  
  (一)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群关系密切不密切严重关乎我们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以及充分调动了他们积极性、创造性。邓小平说:“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对人民事业的顺利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切实实现有着现实意义,在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上也意义深远。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求,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完成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二)务实为民,加强改善党的建设提供哲学依据
  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只有科学的党建哲学才能完善党建理论,指导实际党建工作。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思想对密切党群关系和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哲学依据,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只有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改进,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和维护。邓小平同志民本主义哲学思想中坚持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理念,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保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我们党只有密切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固化,才能提高黨的执政能力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三大块,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前言  随着新时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当今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写作评估现状为研究背景,分别运用三种不同的评分方法对大学英语课堂作文进行评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最终发现分析评分法对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整体评分和机械纠错评分效果不明显。由此认为,分析评分法由于能促进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而更加适合大学英语课堂写作的评估。  关键词:整体评分;分析评分;机械纠错;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民族志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它呈现了一个整体论研究方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民族志的发展研究,深入分析了关于格尔茨文化观的深描概念,进而运用深描来解答民族志研究的科学性。  关键词:民族志;深描;文化观;科学性  中圖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8-01    一、民族志的发展    民族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民
期刊
摘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借批判之名对理性的一般认识能力进行分析考察,而使康德对理性迷信的独断梦惊醒的确是休谟,众所周知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基本思想是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的理性主义认识论,正是休谟的思想使康德怀疑以往所坚信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开始了新的思考,走向了批判哲学开启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在此意义上,本文主要分析了休谟关于理性主义的批判对康德思想形成的影响及康德对休谟批判的解答。  关键词:莱布尼茨
期刊
摘要:如今,新闻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上万毕业生。在日益严重的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成为适应当代新闻机构需要的新闻人才。就得从新闻人才的培养抓起,现在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学生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极大地不适应,角色转换慢,甚至会出现一些极为幼稚的错误,新闻专业的教育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  关键词:新闻人才;实习;知识杂家;报德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等几个阶段,作为利益分配的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一定的价值伦理取向,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公共政策坚持正确的伦理价值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伦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43-02    公共政策是现代公共
期刊
摘要:以“主客二分”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哲学观实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立的哲学思维,在该种哲学观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现代环境问题。梳理近代西方哲学观的产生、发展、变革进程,反思其深刻的矛盾性,理性对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良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主客二分;主客一体;环境哲学;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2-
期刊
摘要:“健康重庆”明确指出促进人在体质、生理和心理等几方面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作为重庆的主要文化阵地,高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也就尤为重要了。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主要主要涉及两大群体: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通过对这两个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的收集和整理,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建设进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积极心
期刊
摘要:司马迁是中国史学史上继孔子之后的第一人。当今史学界研究司马迁及其著作的文章有很多,但是一直没有对其卒年及死因形成一个能够被大家都接受的结论。长期以来,关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司马迁自杀说和被武帝斩杀说两种争论,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值得商榷之处,认为司马迁是善终。  关键词:司马迁;死因;善终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42-0
期刊
摘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有效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又能推动工作的持续发展,确保工作效果的持久发挥,有助于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有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9-02    高校作為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