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管理标准化

来源 :工程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信息化促进建筑业企业管理创新》一文中,论述了管理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过程。
  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都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标准化会随着管理实践不断修正,如图1。
  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是信息化与管理的结合过程:一方面体现在信息化服务企业的管理活动,或者替代手工,或者实现信息共享与积累,或者实现统计分析,或者跟踪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生命力首先是要在管理活动中“活下来”;另外一方面,企业管理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信息化生命力也要适应企业各类管理创新,要能够伴随管理创新不断“成长”。
  企业做什么样的信息化才有“生命力”?是信息化的“效益”。
  信息化后,管理的标准化了,“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做到哪里了?”
  信息化后,工作效率提高了;
  信息化后,信息方便共享了;
  信息化后,信息被方便积累和利用了。
  事实上,对这些效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是利用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能力”、“计算能力”、“共享能力”和“积累能力”等能力进行着管理创新实践,为管理服务。
  企业对于分包管理范畴的理解有大有小:范畴大的可以包括明确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合同”、包括总包项目对应的“劳务分包合同”、“配套服务合同”、“专业分包合同”、“设备租赁合同”、“材料采购合同”、“周材租赁合同”等,范畴小的,认为的分包是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
  企业在做管理信息化对象选择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环境与特点进行选择,管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信息化管理对象选择上,可以从目标、管理环境、资源等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某企业要对分包合同进行管理,该企业对项目采用“大”项目经理责任制方式(项目承包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关注“经营效益”(合同造价与项目部责任成本间的收益),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关键在风险管理:包括履约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企业在项目上常驻的是安全员和资料员,集团、分公司采用巡检、定期审计等方式监督项目;项目经理为项目“管理效益”(责任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收益)和“结算效益”(包括签证索赔收益、技术进步收益等)负责,全权负责项目分包、材料采购、实施组织、项目交付等一些列工作。这样的企业要管理分包(信息化定位为“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对象选择“项目经理负责制合同”是合适的,其他的如采购合同、劳务分包合同要进行全过程管理,就会缺管理环境:原本只做备案,现在要管理全过程,制度或职责是混乱的,没有管理环境。另外一方面,资源上的人力资源(只有安全员、资料员,没有经济类管理人员)欠缺的现实,也限制了对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等的执行的信息化管理。
  确定了管理对象后,我们需要设计该对象对应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设计时结合计算机的能力(标准化能力、计算能力、共享与跟踪能力、积累能力等)和管理对象的特点,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的思路来进行建设。
  如图2是用户对信息化的认识的变化,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管理应用”,不是“软件功能”。这里“软件能做什么?”,“软件要我做什么?”都是在思考“软件功能”,而不是思考管理应用。
  当然,管理对象不同,我们想管理的内容也会不同,可利用的信息化能力也不同,笔者按照分包合同类型做了一些总结,如表1。
  1. 项目经理责任制合同
  这里与其说是合同,还不如说是《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或者内部承包协议,但是由于非法转包、项目经理承包等“红线”的限制,企业往往对这个管理项遮遮掩掩,这样事实上是不利于管理。
  对于这类合同,首先我们要管,即利用信息化标准化能力,预先设置该类合同的标准化的合同模板:即《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模板经过实践的考验,经过法律顾问的条文优化,明确了公司与项目部间的责权利,又能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在应用这个信息化模板进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时,可以调用模板后调整修改该项目针对性的条文,通过协商后即可形成正式的责任书,如图3。
  对于项目执行的管理,传统管理模式下,资金在划拨给项目部后,项目经理挪用资金,到时导致项目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如何辅助管理?首先是预防,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计算和对比总包合同收款以及项目部用款间的“背靠背”的标准化控制:即支付比例不能超过收款比例的控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合格项目承包人”进行分级管理,一类项目经理扣除管理费后直接划拨款项;二类项目经理扣除管理费和风险保证金后划拨款项;三类项目承包人采取统收统支付,企业利用项目部发起审批《资金使用计划表》方式明确资金用途,利用信息化手段判断实际承包人的等级,按照等级进行标准化的控制。
  2. 材料采购合同的信息化应用
  对于材料采购合同的管理,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项目都有可能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可以总结一些规律,进行必要的管理。
  对于这些支付类的合同管理首先需要有管理的对象,即合同,如果合同都没有报备或共享,管理就无从谈起,那么如何让项目部报备合同?一个有效手段就是与资金支付的关联,利用信息化的标准化控制,对于“没有合同”、“没有请款单”、“没有发票”或者“没有项目余额”等情况拒绝支付,如图4。
  解决了共享与报备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标准化合同模板对项目部进行“服务”,可以利用标准化的流程控制对合同签订是否是“合格供方”,是否为“非集中采购物资”,合同执行是否可以支付等进行判断,这里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共享能力。
  3. 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与信息化
  劳务分包合同因现阶段劳务工资不断上涨,劳务用工不断上涨,新一代劳务工人价值观变化等原因,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务管理更加需要运用“方圆之道”,需要刚性的管理,也需要人文的关怀,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从履约、施工进度、现场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奖优罚劣。这里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利用标准化,控制与“非合格劳务公司”的再次合作,利用积累能力,将以往合作中各个部门的评价进行积累,在周期性评价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信息。
  部分企业对于劳务的管理,已经衍生到对劳务工的管理,这里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标准化能力和手段进行辅助管理,比方说进行劳务工实名登记后,信息系统可以自动提醒项目上所有劳务工的生日,每月举办项目现场生日会,进行人文关怀。
  另外,对于设备租赁合同、专业分包合同,配套服务合同,周材租赁合同等,都存在其特有的管理特点,我们只要理解了管理与信息化能力的关系,就不难设计出适合的应用,我们不再进行详述。
  4. 结语
  综上所述,分包合同作为施工总包企业十分重要的的管理对象,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合同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程序也相对稳定成熟,通过支付控制,执行力也不会差,关键是就结合我们企业的管理环境、现有资源,明确管理对象、设置管理精度、定义管理频次,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管理业务中去,真正做一个有“生命力”的分包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其他文献
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打造的三个途径是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焦;实现总成本领先又离不开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管理思想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落地需要信息化工具的支持(如图1)。  信息化的建设不能脱离管理,同时要重视和应对“管理变化”对信息化的影响,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管理信息系统。  1. 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宏观调控持续进行、民工工资
期刊
摘 要:为了找出影响毕业生招聘网站求职满意度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对招聘网站求职的满意度,实现毕业生高质量的求职。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招聘网站的信息内容、可靠性、关怀性、交互性、易用性是否会影响招聘网站服务感知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感知是否会对求职满意度产生影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内容、易用性、关怀性、交互性会影响求职者对招聘网站服务质量的感知,服务质量感
期刊
摘 要:目前,全世界有135个国家设立了自由贸易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美国的对外贸易区,是世界上自由贸易区建设较为成功的一个。论文在介绍美国对外贸易区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措施、海关监管措施等三个方面介绍美国对外贸易区的建设经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以借鉴美国对外贸易区的建设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由贸易取得建设:(1)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2)完善优惠的税收政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纷纷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国也在强调绿色发展。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湖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期以来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且取得阶段性成就。但是,湖州绿色建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依旧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阻碍其发展。为此,本
期刊
本报讯 记者林培报道 近日,201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在北京发布。  2013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思路开始转变的一年。在国家“稳中有进”宏观经济政策及相关货币信贷政策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回暖势头,自住性需求不断释放,改善性需求持续增加,市场不断向好发展。  据测评成果显示,在房地产业持续调控的背景下,行业内部正在加速分化,呈现出强者更强、大者更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出,它将给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文章主要介绍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且借助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启发,得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并采用案例分析法说明:以数字化为前提创新借贷模式,通过推广“P2X”借贷模式和“N+N”供应链融资模式,打造高端的融资平台,将有助于融资难题的解决。最后,笔者认
期刊
摘要: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侧重产地转移,易忽视产业背后的产权转移(投资商属地),产权转移才是产业转移中最根本的转移。基于产权转移变化这一要点,文章首先分析了2015年全球PCB百强企业的具体状况及近三年百强企业的变化状况,包括数量比例、产值比例、平均产值、最高产值、平均年产值增长率等;之后,依据入选百强企业的数量比例和产值比例这两个指标,分析了PCB投资商近九年的变迁历程;最后,预测了未来十年PC
期刊
摘 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创新是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两者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和结合浙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新型城镇化与创新驱动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专家访谈结果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驱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算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总体的耦合发展阶段处于颉颃期向磨合期过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非导向的SBM模型,对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和2014年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仍旧不高,在相对无效的细分行业中,除信息化学品制造和计算机零部件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稍高于平均水平外,其他细分行业均低于平均水平且偏低;无论是综合技术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东部地区相对有效的省份最多,西部次之,中部最少。同时,三大地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推进“十万企业上云”为背景,从政企、企业、运营商视角分析运营商关于企业上云的战略意图与市场洞察,并提出运营商转型发展新思路:以政府打造为依托,加快布局“企业上云”,以“强化优势、聚合生态、集中运营、差异竞争”发展策略,在云业务运营和云生态合作中逐步打造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新常态”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企业上云;企业战略;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