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培养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对于物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课外拓展学习的时间甚少。而物理知识内容较多,仅依靠课堂时间难以有效地展开学习。因此,课外拓展学习既是初中物理课堂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实验、动手制作、结合生活、社会调查,将课内时间与课外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阶段;物理;课外拓展;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开始系统地接触物理知识,其主要的学习时间都集中在课堂中,课外展开拓展学习的时间甚少。然而,物理知识内容较多,学生仅仅依靠上课的四十五分钟的学习难以见到物理世界的全貌。为了延展学生的物理视野,扩大教学时间空间,教师不妨借助课外的实验、制作、调查、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知规律、实践创新、解决问题、理解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自主实验,强化规律认知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则容易受到场地、时间条件的限制,二则不一定能够确保学生都体验实验的过程。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实验,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律认知。
  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时,教材在拓展性实验中证明了“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一物理规律。然而,根据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有限,并不能完全复制教材的实验。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规律认知,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对这一规律进行求证。有的学生在水中放了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在两个乒乓球之间喷水,发现两个乒乓球没有向两侧分开,而是由于两侧水的压强不一致,向中间靠近。有的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在两张纸的中间猛地吹一口气,两张纸瞬间吸在了一起。学生们纷纷发动智慧,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
  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夯实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开放式的器材选择、实验方式补充课内实验的不足,就可以强化他们对物理规律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動手制作,引导实践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常会参加一些假期科学小制作,而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少再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然而,科学制作是学生直接体会物理、理解物理的方式,并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电与磁”这一章节后,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兴趣,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拿出一节电池,并让一块磁铁和电池负极吸引,之后拿出一节铁丝,按照电池的大小进行扭折,连接其正极和负极,此时,神奇的现象发生了——铁丝开始自动转动。看完后,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也十分想参与科技的制作。我便布置学生在课外自主动手完成这一制作,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回家收集所需要用到的制作材料:磁铁、细铁丝、干电池,虽然学生们经历了数次的失败,但他们不断地修改设计方法,甚至弯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吸铁石,使“发电机”达到不同的旋转效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将课外科技小制作引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其必然性和优势性。由于课堂实践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时间里使学生充分放飞自我,而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兴趣,又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之中不断提升的。因此,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结合生活,解决具体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迅速地理解讲授的知识点,通常会在伴随着教学的进度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但这些问题主要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现有知识点,因此有着很多的限制条件和情境设置。基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妨联系生活实际现象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时,在我给学生进行课前引导时,学生们对为什么会产生浮力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我认为这是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探究的良机,便顺势将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课下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结合有关“浮力”的生活现象,以及查阅资料、预习教材内容,解决“为什么会产生浮力?”“浮力的产生条件有哪些?”这两个问题。各组学生在课后积极地预习教材内容,并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水在不同深度的情况下压强不同,物体由于存在厚度,上下两面受到的压力
  (F1>F2)也不同,这个压力差便产生了浮力。
  物理知识普遍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些物理知识时,经常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摸索中,培养问题解决逻辑,夯实知识基础框架,在形成自主解题能力的同时,巩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社会调查,理解应用路径
  在课外拓展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还可以将初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关于实际社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意识,还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认识物理知识应用的新路径,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
  例如,“安全用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在向学生讲解完课程主要内容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调查自己小区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学生在拿到作业之后,马上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涵盖了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等方面。之后便以问卷为基础,在小区内进行走访。结果发现,大多数人的安全意识都并不是很强。这时学生们纷纷化身“小老师”,主动讲起了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动力电路的电压为“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等等。
  学生们接触物理知识普遍通过教材和题目,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一样的物理知识,不仅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还可以回馈到生活中进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升华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课堂中开展物理拓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通道。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课内时间与课外时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综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君.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75.
  [2]王雪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87.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数学有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选择的任何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及教学规律,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形式,并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高段的阅读量是低中两段总和的两倍。因此,小学高段引导学生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城市地区学生人均课外阅读量不断升高的今天,农村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着实令人堪忧。因此,本文着重在分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师怎样指导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
【摘要】近年来职业倦怠已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亦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师。本文拟聚焦于社会环境、课堂与学生、师生关系、教师自身探寻初中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寻找缓解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
【摘要】基于传统的高中教育,只注重知识点传授、统一步调的培养模式,满足不了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为了高中教育与时代接轨,改变“千校一面”的现象,实现特色化高中“百花齐放”,普通高中学校走多样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关键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涵义;必要性;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成就令人瞩目,并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对存在的一些“短板”进行完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前研究,主动思考问题,快乐地探究方法,在“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在“交流”中增知,在“互动”中提升,快乐地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传统教学的突破与补充,它能促使教学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生生多边互
【摘要】基于广东省义务教育英语适切教研的探索研究和佛山市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实际,以佛山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设计为例进行分析,从地级以上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构想、活动设计、活动流程及活动实施等方面,提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教研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适切教研;技能大赛;专业发展  教研工作的核心是研究、指导和服务,所谓适切教研就是开展与教研背景因素相适切的(context-app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智慧地面对孩子们的错误,分析孩子们犯错的原因,并且透过错误挖掘相关的问题,在错误方面做文章,将“废”变为“宝”,利用这一“错误”资源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课堂;错误;精彩;创新思维  数学错误随着数学学习的开始也产生着,对于错误,很多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甚至想简简单单地、迅速地绕过这块倒霉的“绊脚石”。而我却觉得数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屈原。屈原为什么创作《离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有一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放”即放逐,流放的意思,和贬谪意思相近。屈原最终投江了,汨罗江里永存着一缕忠魂。笔者认为,屈原的投江与在课文里体现
【摘要】针对当前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的现状,为班主任减负,转变班主任的观念,由“教师自己管理班级”转变为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构建学习合作小组,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小组学习;自主管理;家校合作;课外延伸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活跃。这时,班主任可以转变观念,由“教师自己管理班级”转变为由“学生自主
所谓动态的观点,笔者认为就是对事物秉持一种批判的精神,用变化的视角审视,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有利实物发展的原则做出必要的补充修改,直至比较完善的一种观点。笔者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比较在意教材的编写,也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反映新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新课程(人教版第三版)的内容安排在听取各地使用意见后,不断做出补充,调整;跟前两版比起来,把《二次根式》提前到八年级下学期,把《反比例函数》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