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注重语文同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有效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研究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时必要和有意义的。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历史知识在语文学科的意义”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两大方面做了粗浅分析。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和本人业务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知识;初中语文;运用
俗话说:文史是一家。自古以来,语文包含历史,历史也包含语文。语文学科和历史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语文教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教育。
一、历史知识在语文学科的意义。
一)、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法》强调:中学语文学科是有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它是教学同时也是教育;它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技能的培养;它是语言活动,同时也是文艺鉴赏。而历史知识在语文知识中频频被运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陈涉世家》就是历史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就是知识性课文。教他们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学习他们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相关的学科成为它的研究基础,它需要用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可以从相关学科中再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从生物、化学、物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了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学生重点掌握逻辑顺序的特点。而《出事表》则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叙述,让学生掌握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色。在初中教材上,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而最终达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为目标的课文还有很多。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也实现了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其目的是要通过历史熏陶和涵化,提高學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学会做人。它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如教育思想家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章善于比喻、巧于辩论、语言流畅、富于气势的写作特色。同时还懂得“人心向背”的重要性。而《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让学生明确了“不辨礼仪而追求富贵”就是“失其本心”,即失掉了人性固有的良心,懂得舍生取义是一个人最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历史知识能让学生懂得关注人生意义与价值,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介绍写作背景,领悟文章思想情感。好文章常常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对于事物的判断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或内容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的文章,学生对主旨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因此恰如其分的做好文章的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口头描绘春天来临时自己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学生兴趣很浓,真相表达。等到学生安静下来,我说:“是的,春天是美好的,它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开始。但是有一个人他对春天的感受却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接着,我改用低沉忧伤的语调故事般讲述着杜甫仕途坎坷,历经“安史之乱”,被判军囚于长安与家人离散的痛苦背景。成功创设情境后,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很快把握了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爱国思家。然后我再指导学生体味作者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能很快的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文章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2、用历史知识阐释文章蕴含的哲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富于哲理,彰显诚信。学史以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和人生境界。“文以载道”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也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的理念。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中,运用战国时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南宋诗人文天祥宁死不降的历史故事以及“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典故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优良品质,做有骨气的人。要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恰当运用历史知识来加以引导。
三)、用历史知识促进写作能力。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可以从诸多方面去追求文采。我认为,行文之中。根据文章内容恰当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名言,诗词佳句,不但能含蓄地体现文章主题,而且能锦上添花,增强文学品味。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多姿多彩的”为主题的作文。就有学生这样写: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语文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语文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这样引用学过的诗词入文,将“语文的多姿多彩”写得具体形象,富有文采。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写道:我爱语文,语文教我要富有献身精神,更富有浩然正气,教会我超脱于豁达……。这样表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再如一次布置学生写一篇以“苦”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一名学生拟题为“吃苦是福”,作为论点。他先引用古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作为开头,下笔引入,接着列举曹雪芹和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做论据,说明成功是与苦难环境中的磨砺分不开的。然后由古至今用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和表演艺术家愈振飞先生的话“不经一番寒霜苦,那得梅花扑鼻香。”进行佐证,展开时,名人话语自然引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加上该作文结尾语言优美流畅,给文章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如果学生对历史不了然于心,对诗书不烂熟于胸,一定不会写出如此文采飞扬的佳作。其实,在许多优秀的文章中,历史知识的引用比比皆是,可见历史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实现个学科知识的沟通与融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2]《新世纪教师素养》
[3]《中学语文教学法》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历史知识在语文学科的意义”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两大方面做了粗浅分析。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和本人业务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知识;初中语文;运用
俗话说:文史是一家。自古以来,语文包含历史,历史也包含语文。语文学科和历史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语文教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教育。
一、历史知识在语文学科的意义。
一)、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法》强调:中学语文学科是有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它是教学同时也是教育;它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技能的培养;它是语言活动,同时也是文艺鉴赏。而历史知识在语文知识中频频被运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陈涉世家》就是历史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就是知识性课文。教他们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学习他们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相关的学科成为它的研究基础,它需要用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可以从相关学科中再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从生物、化学、物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了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学生重点掌握逻辑顺序的特点。而《出事表》则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叙述,让学生掌握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色。在初中教材上,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而最终达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为目标的课文还有很多。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也实现了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其目的是要通过历史熏陶和涵化,提高學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学会做人。它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如教育思想家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章善于比喻、巧于辩论、语言流畅、富于气势的写作特色。同时还懂得“人心向背”的重要性。而《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让学生明确了“不辨礼仪而追求富贵”就是“失其本心”,即失掉了人性固有的良心,懂得舍生取义是一个人最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历史知识能让学生懂得关注人生意义与价值,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介绍写作背景,领悟文章思想情感。好文章常常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对于事物的判断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或内容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的文章,学生对主旨难以理解或理解不透,因此恰如其分的做好文章的写作背景的介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口头描绘春天来临时自己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学生兴趣很浓,真相表达。等到学生安静下来,我说:“是的,春天是美好的,它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开始。但是有一个人他对春天的感受却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接着,我改用低沉忧伤的语调故事般讲述着杜甫仕途坎坷,历经“安史之乱”,被判军囚于长安与家人离散的痛苦背景。成功创设情境后,我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很快把握了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爱国思家。然后我再指导学生体味作者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能很快的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文章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2、用历史知识阐释文章蕴含的哲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富于哲理,彰显诚信。学史以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和人生境界。“文以载道”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也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的理念。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中,运用战国时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南宋诗人文天祥宁死不降的历史故事以及“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典故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优良品质,做有骨气的人。要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恰当运用历史知识来加以引导。
三)、用历史知识促进写作能力。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可以从诸多方面去追求文采。我认为,行文之中。根据文章内容恰当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名人名言,诗词佳句,不但能含蓄地体现文章主题,而且能锦上添花,增强文学品味。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多姿多彩的”为主题的作文。就有学生这样写: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语文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语文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这样引用学过的诗词入文,将“语文的多姿多彩”写得具体形象,富有文采。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写道:我爱语文,语文教我要富有献身精神,更富有浩然正气,教会我超脱于豁达……。这样表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再如一次布置学生写一篇以“苦”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一名学生拟题为“吃苦是福”,作为论点。他先引用古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作为开头,下笔引入,接着列举曹雪芹和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做论据,说明成功是与苦难环境中的磨砺分不开的。然后由古至今用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和表演艺术家愈振飞先生的话“不经一番寒霜苦,那得梅花扑鼻香。”进行佐证,展开时,名人话语自然引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加上该作文结尾语言优美流畅,给文章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如果学生对历史不了然于心,对诗书不烂熟于胸,一定不会写出如此文采飞扬的佳作。其实,在许多优秀的文章中,历史知识的引用比比皆是,可见历史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实现个学科知识的沟通与融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2]《新世纪教师素养》
[3]《中学语文教学法》